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蘇州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現狀及碳減排路徑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現基于蘇州市2011~2017年統計數據,全面探討蘇州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特點與碳排放的現狀,深入分析發達國家工業企業低碳發展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提出落實工業低碳化目標責任考核;深度推進工業結構優化發展;強化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力度;深入調整能源消費低碳轉型;完善節能減排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低碳發展財稅金融政策體系等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蘇州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碳減排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5-0122-04
  一、引言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面臨著嚴峻的生態環境危機,能源消費量日益增大,碳排放問題日趨嚴峻,霧霾天氣嚴重,極端氣象災害頻發,中國的碳排放問題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十二五”以來,蘇州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高達9.5%,年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率為3.3%,呈現同步增長的態勢。作為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和循環經濟示范城市,蘇州該如何主動響應國家低碳發展戰略,在碳排放約束日益趨緊的背景下,保障經濟高速平穩增長的同時,持續降低能耗強度和控制碳排放,當好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先行軍、排頭兵,成為新常態下蘇州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課題。
  二、蘇州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現狀
 ?。ㄒ唬┕I經濟總體運行平穩
  2017年,蘇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3萬億元,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七名(含直轄市),比上年增長7.1%,2011年以來年均增長達到8.3%。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2011年的2.82萬億元穩步增長到2017年的3.20萬億元,繼續保持全國第二大工業城市地位。然而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則呈現出U型結構,即2011年的增長率達到最高值17.7%,隨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影響,工業增長率則出現2012年的急速下降和隨后幾年的緩慢下降,2017年又快速回升至10.4%,確保了工業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態勢。
  (二)單位GDP能耗呈回落態勢
  “十二五”以來,蘇州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呈現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0.695噸標煤/萬元GDP下降到2017年的0.567噸標煤/萬元GDP,年均下降4.27%,綜合能源消費量從2011年的7 452.91萬噸標準煤增長到2017年的8 222.28萬噸標煤,年均增長率為2.23%,節能效果明顯,但是仍高于江蘇省平均水平。
  分地區看,蘇州市各區縣中,張家港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的占比最高,達到44.34%,接近整個蘇州全市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的半壁江山,充分顯示出該地區鋼鐵、電力、化工行業能源消費的嚴重程度以及節能減排的任務之艱巨。能源消費占比最小的地區為昆山市,占比僅為4.75%,而常熟、太倉、市區、吳江區的工業企業能源消費占比分別為17.71%、13.18%、13.08%、6.99%。
  分行業看,“十二五”以來,蘇州六大高能耗行業的綜合能耗所占比重一直保持下降態勢。而從六大高能耗各行業的能耗比重看出,大部分的高耗能行業呈現能耗下降的趨勢,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行業的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非金屬礦物和紡織業。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行業的能耗占比仍逐年增加。這說明電力行業的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的效果最顯著,降低能耗的效果最明顯。
 ?。ㄈ﹥炠|能源消費比例有待提高
  蘇州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特征明顯,近年來煤炭消費量年均減少0.56%,說明煤炭消費量有下降的趨勢。而原煤消費占到蘇州市主要能源消費總量的60%左右,“十二五”以來,該比例也體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由2011年的67.91%下降到2017年的59.98%。蘇州市能源消費占比第二位的是電力,其占主要能源消費量的12%左右(按當量值計算),全市對于電力的消費量也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年均增長率達到3.95%。同時,由于蘇州市的可再生資源稟賦相對比較匱乏,無開展大規模非化石能源發電條件,導致非化石能源生產和消費量較小,且較為分散,主要為分散式太陽能發電、地熱系統和小型風能利用系統。
  從能源終端消費角度看,蘇州市規模以上企業主要消費電力、焦炭、原煤、熱力、高爐煤氣與天然氣。從圖2可以看出,終端原煤占比重最大,且五年下降7.9個百分點。焦炭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位居第二。電力占比增加1.2個百分點。通過集中供熱工程的實施,熱力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環保又高效的天然氣比重保持基本不變,高爐煤氣作為煉鐵的副產品,通過近幾年大型鋼鐵企業循環工程的建設,得到了有效地回收再利用,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
 ?。ㄋ模┕澞軠p排政策成效顯現
  利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碳排放量系數進行碳排放測算,基于2011~2016年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計算出“十二五”以來各年份的碳排放量,結果如下表。
  由表2計算的數據可以看出,蘇州市的碳排放總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尤其在2013年和2014年的碳排放增長顯著,而2015年以來,全市的碳排放量卻迅速下降,這說明實施節能減排政策以及低碳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ㄎ澹┨紖R碳源比重逐年遞增
  “十一五”以來,蘇州市堅持“生態、景觀、長效”定位和“四沿兩點一區”發展思路,大力實施了河湖林網構建、綠色通道提檔等重點工程建設,至2017年末,全市森林資源總量達到217.3萬畝,覆蓋率由2010年的23.7%上升到2017年的29.8%,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8%。全市共實施太湖流域濕地恢復項目九個,恢復濕地面積893.3公頃,新增林地、綠地59.7萬畝,相當于2000年前全市林地、綠地的總和。在此基礎上,2017年市區新增綠地面積400萬平方米。
  2005年以來,蘇州市碳匯與碳源的比重逐年增長,碳匯量由2005年的94.72萬噸逐步增長到2017年的301.50萬噸。2017年,蘇州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的20%,能源活動排放占比達到95.36%,而碳匯(主要指森林吸收并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僅占排放量的1.6%。根據《蘇州市“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假定在2017年后,碳匯與碳源的比重維持“十二五”期間的趨勢發展,到2020年,蘇州市碳匯總量將達到345.75萬噸。盡管碳匯顯著增加,但由于碳排放量的逐年遞增,碳匯與碳源的比重變化并不是很大。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增加碳匯僅能作為蘇州市今后降低碳排放的助推力量,而降低碳排放的工作重心則應放在減少碳源方面。   三、經驗和啟示
  (一)政府激勵引導
  近年來,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政府為了推動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實施重振制造業的計劃,堅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美國政府投入一千多億美元的資金,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來推動工業企業的順利轉型,為工業企業的綠色發展添加了新的活力。除此之外,還采取了各種稅收激勵政策,同時研發新能源產業的相關技術,使用可再生能源而摒棄高碳的能源。歐盟也采取了新的低碳發展方式,即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完善排放權交易體系,成功的使用了技術與市場完美結合的方式來推動歐盟工業企業的綠色發展。日本政府投資300億美元,研發了五大綠色技術來重振制造業,即通過技術的創新,來調動工業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加快綠色發展的步伐。
  由此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工業企業綠色發展的順利推進,離不開政府的激勵引導,即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來引導或者強制企業的行為,進而推動工業企業綠色發展。從技術創新和能源轉型的兩個角度來考慮措施,可以更好地為工業企業發展做引導。
  (二)產業界積極響應
  發達國家的汽車、鋼鐵、家電、化工等傳統產業面對低碳、綠色發展的大環境,在加快中低端產能轉移的同時,根據新一輪產業變革提出的綠色發展新要求,在技術升級、產業融合方面做出更為積極的響應。這些傳統產業通過加快合縱連橫、組建各類戰略聯盟、共同攻克新技術難關等方式,共同推進行業綠色轉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制造業服務化成為發達國家當前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目前,發達國家工業部門正在由單純的產品制造轉變為圍繞著產品生產提供全價值鏈的服務,降低了工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消耗,成為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重要助推力。
  因此,在目前的形勢之下,僅僅依靠單純的制造業已經不能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是以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才能推動經濟的低速發展。在信息化的時代,工業企業要實現低碳發展,就必須要改變目前資源配置的結構,在優化產業鏈的同時,減少對煤炭等高碳的自然資源的依賴,開發一系列可再生的新型能源。
 ?。ㄈ┢髽I自主行動
  面對日益加劇的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發達國家企業經歷了由被動適應到主動轉型的過程。20世紀中后期,德國制造企業曾經反對政府實行環境稅等環保和減排措施。但隨著形勢變化,德國企業逐步認識到減排是大勢所趨,開始采取自主管制的方式,即在產業聯盟主導下,由產業界的五個全國性組織和14個行業協會自主確定減排目標,實施減排計劃。相對美國政府在較長時間內對節能減排的消極態度,美國大企業走在了政府的前頭。2002年,柯達、通用電氣、通用汽車等大企業與美國環保局結成伙伴關系,開始施行“氣候領導者計劃”,旨在通過自主減排使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美國和德國的案例都說明了調動企業自主性的重要性,以及節能減排的順利進行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只有一方付諸實踐是達不到碳減排的目的。
  四、對策建議
 ?。ㄒ唬┞鋵嵐I低碳化目標責任考核
  蘇州市應加強低碳發展制度創新,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從根本上消除不利于低碳產業發展建設的制度壁壘,逐步形成產業協調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不斷優化的現代城市治理制度。應設計構建新型的低碳發展制度體系,用法律約束加強工業節能減排,從源頭上減少能源消耗碳排放。要根據蘇州市高能耗行業企業用電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分地區的企業消耗定額,完善差別化和階梯式的能源價格政策,逐步引導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加快轉型和依法有序退出。要把能源消費總量、碳排放量和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目標作為各區縣節能減碳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制定完善節能減碳目標考核評價和行政問責制度。
 ?。ǘ┥疃韧七M工業結構優化發展
  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重點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工業行業,盡可能地降低產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做強做大現有高端產業功能區,打造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原則上禁止建設高能耗項目,新建項目原則上采用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在重點耗能行業深入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全面推行工業行業能效對標,通過清潔能源改造等方式,減少煤炭用量,基本實現企業生產用能清潔化。同時強化企業節能管理,鼓勵企業建立全流程綠色管理體系,深入實施低碳清潔生產,強化節能減碳目標責任評價考核。
  (三)強化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力度
  蘇州市應狠抓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加強節能減排標準約束和準入管理。加強規劃引導,完善政策機制,強化標準規范。同時,應進一步修訂重點行業能耗和環保技術標準規范,制定發布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鼓勵企業瞄準國際同行業標桿全面提高產品技術、工藝裝備以及能效環保等水平。要以關鍵技術研發、重大工程建設與應用市場培育為重點,加強智能電網、大容量儲能電池、新型太陽能光伏光熱材料及元器件、地熱能轉換、生物質能轉化等領域關鍵技術及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推進核心裝備研制、運行體系建設與示范應用。
  (四)深入調整能源消費低碳轉型
  加強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推廣使用優質煤、潔凈型煤,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等相關工程。實施煤炭消費目標責任管理,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和比重,加快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改造。繼續提高清潔低碳電力在終端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積極引進外埠清潔優質能源。要繼續大力發展天然氣,因地制宜推動太陽能大規模和多元化利用。出臺鼓勵政策,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和優化用能方式,堅持能源清潔化戰略,構建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太陽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為輔的多元化的能源供給體系。
 ?。ㄎ澹┩晟乒澞軠p排服務體系建設
  蘇州市要以鋼鐵、電力、化工、建材等行業為重點,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研發生產。要積極研究開發并推廣應用能源高效利用技術、新材料技術、替代能源技術、生物技術、智能電網技術等一系列碳技術,有效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重點扶持和建設國家級新能源實驗和工程中心,進一步強化蘇州市新能源和能源新技術研發能力,加強清潔能源領域關鍵技術攻關,重點在智能電網、分布式光伏系統集成、燃氣鍋爐超低碳燃燒等一批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建設,支持基于互聯網的能源創新。加強節能減排技術評估體系和科技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減排科技企業和服務基地,建立一批節能科技成果轉移促進中心和交流轉化平臺。
 ?。┙∪吞及l展財稅金融政策體系
  安排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節能改造、燃煤設施改造、清潔能源的改造和發展等節能減排項目。要運用財政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實施低碳清潔生產,補償生產企業節能改造的費用,對能效、碳排放強度達到更高標準的先進企業給予鼓勵,對清潔生產、開發利用新能源等項目給予貸款補貼優惠。通過對碳排放比重較高的行業征收碳稅,對低碳排放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和獎勵,對從事低碳技術研究和推廣的企業給予稅收支持等稅收政策來激勵企業的低碳發展行為。同時要推動投資方式的多元化,發揮債券、股票和項目融資等多種融資渠道的潛力,健全市場化綠色信貸擔保機制,以分散投資的方式盡可能多地吸引社會資金的進入,提高節能減排的投資總量。
  參考文獻:
  [1] 陳向陽,李奕君.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理論機制與實證檢驗[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8(5):98-108.
  [2] 韓秀艷,孫 濤,高 明.新型城鎮化建設、能源消費增長與碳排放強度控制研究[J].軟科學,2018(9):90-93.
  [3] 王仲瑀.京津冀地區能源消費、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7(1):82-92.
  [4] 盧 娜,曲福田,馮淑怡,邵雪蘭.基于STIRPAT模型的能源消費碳足跡變化及影響因素—以江蘇省蘇錫常地區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11(5):814-824.
  [5] 張 盼,熊中楷.基于政府視角的最優碳減排政策研究[J].系統工程學報,2018(5):627-636.
  [6] 周瑩瑩,賀 倩,李 楠.江蘇省重點工業行業碳減排驅動因素研究[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8(8):7-11.
  [責任編輯:王功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8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