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脆弱性與金融風險應對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現代金融業迅猛發展,金融危機不斷地沖擊著整個金融系統,金融系統脆弱性也日益加劇。剖析中國金融體系脆弱性的成因和表現形式,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應加強中央銀行對金融業監管,完善金融風險指標體系;優化金融組織和產品結構,分解金融脆弱性;加大網絡安全監管,全面開展社會信用建設;完善金融機構風險控制制度,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
關鍵詞:金融脆弱性;金融危機;金融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9)05-0106-02
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制度結構出現非均衡導致風險積聚,金融系統喪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金融狀態。金融脆弱性最早起源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性假說”,其認為金融系統具有內在的脆弱性,伯南克的“金融加速器理論”也認為金融系統內存在周期性變化特征。因此,金融脆弱性的顯現通常伴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當金融運行系統被金融創新、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等一系列因素激發時,金融脆弱性就會呈現出來,具體表現為金融危機不斷爆發。
一、金融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ㄒ唬┗ヂ摼W金融創新引致金融脆弱性
金融創新包括金融的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及制度創新。從20世紀70年代起,為了規避金融監管,大量金融創新活動應運而生,如歐洲貨幣市場的誕生、指定日期的定期存款、不受利率限制的美國貨幣市場基金以及“ 隔夜回購協議”等,都是解除金融管制的標志,世界各國也都由此開始了金融自由化進程。
當前,中國金融衍生品交易平臺在互聯網上迅猛發展,網上交易成本降低,利潤率較高,金融杠桿率和虛擬化程度也不斷提高。在中國金融法律不適用于互聯網金融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公司存在著真空地帶進行套利經營活動,一旦不能保證足夠的資金儲備,則會引起客戶恐慌,情緒蔓延就回逐漸威脅到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過度的金融產品和組織創新可能導致網絡金融市場與監管制度的扭曲和非均衡,從根本上加劇中國的金融脆弱性和系統性風險。
?。ǘ┙鹑谧杂苫觿〗鹑诖嗳跣?
金融創新加劇金融自由化進程,也會增加金融脆弱性顯現的頻率,主要體現三方面。一是金融自由化縮小了銀行同業之間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距離,金融系統變得易于受到單一金融管理漏洞的影響。二是金融機構之間激烈競爭,加劇了金融風險。利率以及匯率管制的解除引起市場范圍內的更大波動。金融自由化引起的國際資本迅速且大面積流動,對金融監管提高了難度。三是不對稱信息以及逆向選擇的現象加劇了金融脆弱性出現的頻率,由此可能導致一定程度的金融危機。
?。ㄈ┙鹑谑袌鋈蚧陆鹑诖嗳跣?
在金融市場發展進程中,金融市場全球化是金融自由化不可避免的結果。從經濟學視角看,在全球資源分布中金融市場全球化扮演著重要角色,開放的金融系統能夠使得資源從低價值區域向高價值區域流動。全球金融市場以及金融脆弱性相互影響,加劇了金融風險的滲透,在一定種程度上會導致金融系統脆弱性不斷顯現,也會加大整個金融系統危機的風險。
二、中國金融體系脆弱性的表現形式
?。ㄒ唬┕善笔袌鰞r格泡沫與脆弱性并存
中國證券市場目前尚未成熟,在個性特征因素、信息不對稱、輿論與政策、信息處理能力因素、賭博心態與求利因素、投資市場主力因素的影響下,產生中國股市獨特現象,即交易量與價格之間存在一個穩定的、共漲共落的關系,追風行為尤為突出。中國股票市場投資主體結構的主要特征是短期投資者與長期投資者之間、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數量對比嚴重失調,股市沒有形成分散力量的制衡體系。當股市看漲時蜂擁入市,對股市上漲起推波助瀾作用。一旦股市下跌則瘋狂出逃,造成股市更大幅度下跌,因此,我國股市脆弱性與投資者的追風行為密切關聯。
?。ǘ┱推髽I隱形債務負擔率較高
某些國家爆發金融危機是由債務引起的,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一場國際性金融危機。中國隱形債務危機表現在地方政府、企業及個人方面。從地方政府負債率視角,雖然有的地方賬面體現不高,但潛在的負債率都很高,其主要原因是PPP項目和產業引導基金。一是由于盲目擴大PPP項目,甚至包裝PPP項目,表現為企業負債,實際上該項目需要政府回購,也是政府負債。二是地方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地方財政往往通過銀行借款,表現為企業負債,實際上也是政府財政背書的負債。從企業負債率視角看國有企業的負債率偏高,已遠遠超過了警戒線,中央提出去杠桿的重中之重是降低國有企業負債率。從個人負債率視角看,近年上升很快,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這些都是金融脆弱性的隱形體現。
?。ㄈ┥虡I銀行整體風險較大
與世界排名前列銀行比較,中國銀行業在管理模式、經營體制、資產實力和人才結構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隨著外資銀行加快入住,會加大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整體風險,從而使其脆弱性增加,相應的抵御風險能力降低。主要表現四方面:一是銀行體系中的不良資產率問題,隨著貸款力度的提升,不良貸款也會不斷增大。二是商業銀行體系還沒有擺脫國有制性質,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壟斷性。三是利率還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民間借貸、企業間融資和官方指定基準利率存在差距,導致了資金配置和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四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還亟待完善,中國社會失信懲罰制度的缺失也加劇了商業銀行體系脆弱性。
三、中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中央銀行對金融業的監管,完善金融風險指標體系
加強中央銀行的監督管理是金融系統防范金融風險的第一道防線,要加大對金融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和創新制度的監管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外部約束,嚴格分業經營,避免混業經營所帶來的風險,加強各類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管理,落實金融機構定期報告制度,對于中國金融體系提高防范風險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ǘ﹥灮鹑诮M織和產品結構,分解金融脆弱性
金融體系脆弱性與金融體系結構相關性高。單一金融結構易使脆弱性集中化,整個金融體系應多樣化和平衡化發展。充分培育各類非國有金融機構和非國有機構投資者,實現金融主體的多樣化。加大貨幣市場、票據市場、企業債券市場的比重,將過份集中于銀行系統的脆弱性分散化,實現金融市場的多樣化。開發金融產品和衍生品,滿足金融市場多樣化需求。
(三)加大網絡安全監管,全面開展社會信用建設
中國需要以互聯網平臺建設為起點,加大網絡安全投入力度建立金融科技風險感知平臺,構造金融系統壓力測試指標,提高中國金融監管的預判能力,加強對中國金融市場的宏觀監控。在金融脆弱性演化發展成為金融風險之前,隨時警覺到金融市場領域出現的新風險,進一步更快、更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化解風險措施。同時,注重調動各種有效資源,積極構建誠信社會服務系統;加快建立有關信用法律法規,促進專業化信用服務機構的發展。建立全國的、開放的信用評價平臺;建立企業以及個人的誠信檔案,建立有關社會失信懲罰及獎勵的長效機制,全方位的建設完善的社會信用機制。
?。ㄋ模┩晟平鹑跈C構風險控制制度,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
一要完善貸款管理責任制度,落實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辦法,健全完善內部稽核制度。金融機構要切實落實和完善貸款風險責任制度、貸款審批權限制度、信貸審貸分離制度等各項信貸資產風險控制制度。嚴格控制新發貸款風險,減少新的不良資產,嚴格實行審慎經營。各中央銀行要加強對商業銀行、非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內部稽核制度是否健全的監督考核。
二要建立健全各類風險補償制度。各類金融機構應按規定保證呆賬準備金的足額提取。中國現行的呆賬準備金制度存在提留過少的問題,一些金融機構不能保證足額提取。抗風險能力較弱的金融機構應做好全國性的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工作,以避免出現由于單個金融機構的風險引起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三要逐步構筑特大風險應急制度。特大金融風險的出現對整個金融體系、信用制度的穩定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除了采取一般性的防范措施外,金融機構必須建立特大風險的應急制度,在特大風險出現時,能夠應付自如,化險為夷,降低重大金融風險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李佳琦.金融創新對我國金融脆弱性的影響機制——基于金融監管的視角[J].商場現代化,2019(1).
[2] 何 暢,邢天才.中國金融體系脆弱性指標體系構建及其風險因素分解[J].上海金融,2018(10).
[3] 左正龍.金融脆弱性引致系統性金融風險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7).
[4] 關浣非.中國金融業如何克服自身脆弱性[J].中國經濟周刊,2018(9).
[5] 許友傳.金融體系的結構性脆弱性及其系統性風險[J].復旦學報,2018(7).
[6] Gennaioli, N.,Shleifer, A.,& Vishny, R.(2012). Neglected risks,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04(3): 452-468.
[7] Brealey,R.A.,Myers,S.C., Allen, F.,& Mohanty, P.(2012).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Tata Mc Graw Hill Education.
[8] Hull, J. (2012).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b Site?(Vol. 733). John Wiley & Sons.
[責任編輯:方 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2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