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松弛與應對策略淺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不斷深入,全面預算管理中的預算松弛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如何正確認識和應對預算松弛問題,成為一個現實而重要的問題,本文就預算松弛的內涵、產生原因、影響和應對措施進行了淺要闡述。
【關鍵詞】財務管理 預算管理 預算松馳 應對策略
預算松弛是指預算執行者為了較輕松的完成預算,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傾向于制定較為寬松的預算標準,所預算的資源量大于實際所需的資源量,或預算的產量小于可能的產量。其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一是高估成本和費用;二是夸大完成預算的難度、低估產量或收入,從而低估利潤;三是為爭取新的投資項目,在項目申報時壓低支出預算,當項目批準后,投資支出又不斷上升追加。一般而言,預算松弛意味著預算目標低于可能實現的目標。
1預算松弛產生的原因
1.1預算本身的局限性
預算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起點,預算編制要求從實際出發,盡可能接近實際情況,提高預算符合率。但作為對未來的經營活動的預測和籌劃,預算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國家政策、經濟周期、自然環境、科技水平和人等,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既有可預期的又有不可預期的,因此最終的預算結果幾乎不可能與實際情況一致。尤其是不可預期的因素,使預算缺乏預測和籌劃的依據,預算的準確性就難以保證了。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就有很多這樣的問題,例如國家對石油行業的調控帶來的稅費增減、世界經濟周期的變化帶來的油價波動等。預算編制部門和個人利益,這是預算松弛產生的根源。從經濟學上來說,各個企業都是“經濟人”,都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利己動機在各預算編制部門普遍存在。在全面預算管理中,預算考核是上下級業績評價的主要指標,為獲得好的業績評價,預算編制部門會傾向于制定較寬松的預算目標。另外,預算編制部門為規避生產經營風險,防止上級壓減必需的預算指標,也會選擇夸大難度,為自己保留一定得彈性空間,同時避免下一輪產量指標上升和總成本下降,從而多報預算支出,造成預算松弛。
1.2信息不對稱
在全面預算管理中,企業與企業、部門與部門,部門與下屬單位之間,其預算范圍、預算職責、預算側重點及對實際情況的了解程度存在較大的不同。往往下級預算執行部門直接擁有或接觸與全面預算有關的各類信息,而上級管理部門只能從下級預算執行部門那里得到間接的信息,這就使得下一級預算執行部門在提供預算信息的時候,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對上級的信息供應量加以控制、修飾甚至發生虛報,從而形成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由于時間、專業性及信息渠道等原因,上級管理部門即使知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也無法獲得準確的數據,不能及時正確的做出決策,使得全面預算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預算編制人的綜合素質。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系統管理過程,需要運用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和會計學等方面知識,這就對各級預算編制人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不僅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還要詳細了解本部門本單位實際情況,從而導致預算編制人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預算編制的質量。未來經營活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其本身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況且預算編制各級部門職責不同,對存在的不確定性的認識也不一致,預算編制人在綜合能力欠缺的情況下,很難對未來情況準確把握,從而導致預算與實際情況之間總是存在差距,在預算編制人通常同為預算執行人的情況下,預算松弛現象難以避免。
2預算松弛的影響
預算松弛有助于部門或個人實現目標,容易取得較好的業績評價,并獲得相應利益,因此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夠激發出執行者的工作熱情和自信。但是,對于企業整體目標而言,其消極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不利于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全員全過程的,如果有些部門出現預算松弛,勢必會影響到其他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出現缺口和斷層,不利于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有效實現。
不能體現公平的思想。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各部門統一按預算指標進行考核評價,如果有的部門按實際情況申報預算,得到較差的業績評價,而有的部門卻因虛報預算指標,得到好的業績評價,這樣的預算考核結果,不僅不能體現公平,反而會影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運行,降低企業經營效率。
不能實現企業總目標。企業的總目標和內部各部門目標不總是一致的,在企業總目標一定的情況下,部門之間若各顧自身利益,則會影響企業總目標的實現。而且,預算松弛不能及時的發現管理中的弱點,不利于找出無效成本,提高整體效益。
3預算松弛的應對策略
3.1建立科學的預算外管理制度
預算外管理制度,就是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預算外事項進行規范管理的各種制度的總稱。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使得預算不可能與未來經濟活動完全一致,反而總是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預算外事項,但作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一部分,又必需認真對待,嚴格處理。據此,有學者認為預算外管理是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到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與否。規范預算外事項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將預算外事項納入正常預算管理范疇,且不影響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在全面預算管理中,要認真制定預算外事項的管理制度,建立嚴謹的預算外事項管理流程。
3.2實施戰略管理會計
通過戰略管理會計,用戰略的眼光看待企業的內部信息,深入成本動因分析和價值鏈分析,整合企業總體目標和部門目標,確保各級預算結果最優化。運用成本動因分析,可以識別每種經營活動的成本動因,做到明確相對成本的形成和變化的原因,為改善價值活動和強化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徑。運用價值鏈分析,則能確定企業的價值鏈,明確各價值活動之間的聯系,提高企業創造價值的效率,增加企業降低成本的可能性,為企業取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提供條件。
3.3建立合理的預算考核指標體系
預算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應根據各預算指標的重要性加以權衡,區分主要指標和次要指標,并分別建立考核標準和制度??己藰藴实慕ⅲ瑧獙⒈締挝?、單位內部和兄弟單位進行橫向縱向比較,經充分論證后確定??傊?,預算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應以調動各部門和全體職工的積極性為目的,考核標準也應做到合理可行。
3.4充分發揮激勵的作用
各項制度政策的落實,需要具體執行人的主觀能動性,而這則需要科學有效的激勵制度,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獎罰制度,調動職工參與管理,積極管理的愿望,實現管理效益最優化。
作者簡介:朱敏(1979-),女,四川榮縣人,大學本科,經濟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29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