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公共外交中國家形象的塑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肯尼思·博爾丁提出,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國際體系中其他行為體對它認知的結合,是一系列信息輸入和輸出產生的結果。國家形象關乎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文章將從中國制造、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國家庭觀、文化輸出等幾個方面對中國國家形象塑造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通過國家形象的構建,可以提高中國公共外交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更加順利地實施公共外交、實行國家營銷。
  [關鍵詞]公共外交 國家形象 塑造
  中圖分類號:D820 文獻標志碼:A
  公共外交是指在政府外交以外,以各種形式向外國公眾表達本國國情,意在提高外國公眾對本國形象的認知度的國際交流活動。就中國而言,公共外交的基本任務是向世界說明中國、促進外國公眾認識真正的中國,同時也回答外國對中國的疑問,從而改善中國的國際輿論環境。
  一、國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為了能夠使國家形象塑造事半功倍且具有明確指向性,在公共外交的開展過程中,應當設定幾個較為鮮明的特點,著重推進國家形象的建立,這會使得公共外交具有更好的效果。例如:美國通過電影、電視等渠道向全世界傳達其美國精神——自我、獨立、自由、三權分立、司法獨立。不管其真實性如何,但就其公共外交的效果上來說,這無疑是成功的。
  而對于中國來說,似乎缺乏一些能夠引起世界共鳴的特色價值觀作為國家形象的核心。例如,中國努力向其他國家推廣自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這些對普通民眾而言缺乏趣味性,在公共外交上不占優勢。國外的一般民眾其實很少關心政治,他們中絕大部分人對于中國的印象是極其模糊的,對于中國的城市最多只知北京,對于中國當前的發展情況還停留在20世紀。因此若通過比較刻板的內容向國外民眾進行公共外交,可以說收效甚微,無法引起民眾的興趣[1]。
  二、對國家形象塑造的建議
 ?。ㄒ唬┩怀鲋袊圃?
  “中國制造”一度讓國人認為是會被發達國家所鄙夷的一件事。然而,這種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科學的。第一,中國制造代表著中國工業水平的發展。只有具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之后,才能成為世界的工廠,中國制造的覆蓋面越廣,越能證明我國在工業化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凝聚深厚的工業基礎,能夠在國家、社會的發展上提供更多的養分、燃料。工業制造是一個國家的命脈,與國家的強盛息息相關。我國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在航天、軍工、科研開發、智能產業等領域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進步,而這些都離不開基礎工業制造的扎實積累。第二,中國創造必須以中國制造為基礎。創造與制造并不矛盾,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事實上,創造業的突破離不開制造業的積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步登天,創造和設計必須要有精湛的工業制造基礎才能轉化為現實產品。因此,中國制造的發展非但不會削弱中國創造的實力,反而能為中國創造提供堅實的基礎。當然,中國制造的國家形象建立,并不是說要在“量”上下功夫,而是應該突出中國制造的“質”。在目前的世界印象中,德國制造、日本制造代表著質量好、給人放心的感覺,中國制造在發展過程中,也一定要以提高質量為使命。而德國制造、日本制造雖然名聲在外,但并不影響這兩個國家在創造業上的造詣,相反的,日本創新和德國的產品創新都是非常有聲望的。制造與創造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其中創造的發展無法人為控制,也無法去重點推進或提升,但制造業是可以能夠作為重點行業推進的,水到自然也就渠成[2]。
 ?。ǘv史與現代文化
  中國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且歷史源遠流長、綿延未曾絕,這是非常獨特的。我國人民引以為豪的古代文明,沒有必要去遮掩,而是應該大方地使用,向全世界介紹“自己”。介紹的方法也極其重要,國外民眾對于中國的了解往往還停留在清朝末期或剛解放的時期,他們不愿,也沒有渠道去了解現在的中國。我國可以通過電影、電視劇、網絡社交平臺、報紙雜志等方式傳播文化。除了古老的文明,我國的現代化發展也非常值得推崇。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至今40余年,我國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成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國家,這其中的經驗非常值得其他國家借鑒,尤其是在目前世界經濟環境較差之時??梢哉f,我國既有古老燦爛的歷史文明,又擁有富有成效的現代社會管理經驗,這都是可以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合作的領域。另外,在對外宣傳、強調我國的歷史文化的同時,還應當突出人們享受文化、享受生活的一面,與西方民眾拉近距離。西方人往往覺得東方文化神秘、原始、無法親近,因此要讓他們看見在現代社會中中國的文明也能發揮極大的影響力,而我國民眾也是能夠去輕松享受生活的一群人,熱愛生活、熱愛文化,傳承嚴肅的歷史文明,卻又能舉重若輕,創造著屬于這一代人的現代文明[3]。
 ?。ㄈ┲袊彝ビ^
  中國人的家庭觀是獨特而又根深蒂固的,古有“父母在,不遠游”,現有祖孫多代共聚一堂。例如:近期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中也有非常明顯的中國家庭觀色彩。曾經有段時間,媒體總在鼓吹美國的個人獨立精神,例如18歲即離開父母、習慣獨立生活,等等??傮w來說,相比中國的成年人家庭,美國家庭之間的關系的確不那么親近,但也不是完全為零。例如:在美國電視劇集“摩登家庭”中所體現的,便是兒女各自組成家庭后,一個大家庭仍然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的故事,溫馨且值得借鑒。這是一部分美國人的真實寫照,或者是美國社會所需要推崇的一種家庭相處模式。所以,中國家庭觀也必然能成為拉近兩國民眾距離的一個切入主題。當然,進行公共外交的途徑必須要恰當、恰如其分。我們國家現在極需要外界能夠來了解我們、認同我們。但任何的傳播和影響,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可操之過急。
 ?。ㄋ模┪幕敵鲋腥A文化博大精深,弘揚中華文明,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對中國國家形象無疑有巨大幫助。而文化輸出的一個比較常見并且便捷的方式就是影視劇的傳播。影視劇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外國民眾了解一個國家的主要方式,因為影視劇往往會涉及一個國家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歷史、經濟、城市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觀念等。例如,《西游記》《甄嬛傳》等經典影視劇被翻譯成英文在美國上映,有助于美國人民了解中國的歷史。電視劇《蝸居》等被翻譯成各國語言在數個國家放映,讓各國人民了解到中國民眾面臨的社會問題。這些都非常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國。同時也讓世界看到真實的中國。所以,加大在文化方面的輸出,可以使各國民眾更容易了解中國,有利于塑造真實的中國國家形象。
  三、結語
  正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個國家的品牌形象是不能面面俱到的,找到最具特色、最具影響力的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對外國家形象塑造上沒有主心骨,那么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文章從中國制造、歷史文化、中國家庭觀、文化輸出等四個方面對我國公共外交中國家形象的構建提出了建議,建議國家形象塑造從上述四個方面著重推進,讓他國民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中國、認識中國人民,拉近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距離,讓他國公眾腦海中抽象的中國變得更加具體、更加鮮活。
  參考文獻:
  [1]張昆.理想與現實:40年來中國國家形象變遷[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23):84- 91.
  [2]駱夢麗.淺析中國電影的海外輸出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影響[J].視聽,2019(2):58.
  [3]武和平.樹立國家形象意識 講好中國故事[J].對外傳播. 2019(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44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