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風口下的智能汽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各國共識,美、德、日等汽車強國紛紛加快戰略布局,各大科技巨頭大舉投資并購,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呈現出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基礎支撐加快完善、產業生態漸趨成熟的良好態勢。
在科技革命浪潮下,人工智能領域在近年迎來大爆發。在不同產業中尋求落地時,汽車似乎成為了踐行互聯網+人工智能最值得期待的行業之一。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自動駕駛技術為代表的智能汽車,讓很多人充滿了幻想。因為這種技術的核心是要通過穩定、精確的機器取代人類司機來駕駛汽車,人們只要坐在車上當乘客就能到達目的地。這種曾經只存在于科幻小說里的情景,一旦成為現實,讓人們感到很興奮。然而有時候,人們卻又對自動駕駛技術感到擔憂,畢竟現有的技術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才能更好地保證在公共道路上行駛的安全。
無人駕駛汽車何時能得到長足發展?何時能安全上路?這些問題,引起了人們太多的好奇和關注。
自動駕駛研發火熱
所謂“智能汽車”,就是在普通車輛的基礎上增加了先進的傳感器(雷達、攝像)、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運用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新一代汽車。簡言之,智能汽車就相當于給汽車裝上了“眼睛”“耳朵”“大腦”和“手腳”。
如今,智能汽車己經成為世界車輛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和汽車工業增長的新動力。
美國時間2018年10月24日,谷歌CFO Ruth Porat在會議上透露,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已經開始商業化,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放的無人車,于第三季度向乘客收取費用。這是全球第一個自動駕駛技術向公眾開放,并進行商業化的案例。這代表著自動駕駛技術正式從研發階段步入量產階段,也改變了全球出行的方式。谷歌無人車的出現無疑推動了智能駕駛的發展,同時也鼓舞了智能駕駛行業從事者的信心。
自2012年谷歌推出一款無人駕駛汽車以來,各大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一直都在競相開發無人駕駛機器人出租車。寶馬在2016年宣布與科技公司Mobileye達成一項開發協議,戴姆勒則在2017年與汽車供應商博世(Bosch)達成了合作協議。寶馬和戴姆勒將在2020年和2021年之后開始推出第一代無人駕駛汽車,這些汽車將利用計算機和高清地圖在高速公路等預定義的地理區域內行駛。德國權威財經媒體Manager Magazin報道稱,據公司內部的消息人士透露,寶馬、大眾集團和戴姆勒以及大型德國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和博世正在展開談判,計劃聯手開發一種無人駕駛系統。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技術牽動著各大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神經。自動駕駛技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奔馳、寶馬、奧迪、大眾、福特等全球知名的汽車巨頭們都在著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特別是最近10年,谷歌、英特爾、蘋果等科技廠商也加入了自動駕駛的研究之中。
針對自動駕駛的等級劃分,目前主要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由美國交通部下屬的NHSTA(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所制定,另一個則是由SAE International(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所制定。其中SAE的標準更為清晰、簡潔,所以目前通行標準是SAE International的標準。SAE將自動駕駛技術分為L0、L1、L2、L3、L4、L5共6個等級,其中L3為有條件自動化,L4為高度自動化。目前包括奧迪、寶馬在內的全球各大車企都在進行高級別自動駕駛研發。在人們的預期中,L3級可能在2019年-2020年有重大突破。
在我國,各車企、互聯網巨頭紛紛涉足智能汽車,智能汽車的研發同樣火熱。
早在2014年年底,樂視就宣布將打造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2017年初,百度推出自動駕駛平臺Apollo(阿波羅),正式向外界開放其軟件、算法,國內多家主機廠,包括奇瑞、江淮、北汽、長安、長城等都在其中。2017年年底,騰訊在其全球合作伙伴大會,重點展示了自動駕駛技術框架、仿真測試平臺。阿里則在2017年年底云棲大會上介紹了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公布了首批研究項目,其中包含了機器學習、下一代人機交互、智能網聯等產業領域。
經過幾年的發展,自動駕駛汽車正在從前沿的概念性時代走向乘用車時代。2018年年底,一汽紅旗發布了國內首款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表示,2019年年底,這款新紅旗自動駕駛汽車將會實現小批量生產,2020年年底實現大批量量產,首批開放城市將會有北京、長春等。而長城汽車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奧特貝睿(AutoBrain)正在合作研發L3級自動駕駛汽車,并計劃于2020年將其投向市場。在這項研發中,長城汽車主要負責汽車設計,以長城旗下的WEY VV7作為該L3級自動駕駛汽車的原型車,目前該車已經在封閉試車道以及位于中國天津的高速公路上通過了小規模測試。
美國當地時間2019年1月8日-11日,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癇AIDU WORLD @LAS VEGAS 2019”(2019百度世界大會美國場)發布會正式亮相。會上,智能駕駛商業化解決方案Apollo Enterprise正式問世。Apollo Enterprise提供給全球汽車企業、供應商和出行服務商的,是一套加速實現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量產、定制、安全的自動駕駛和車聯網解決方案。百度總裁張亞勤介紹,“Apollo Enterprise的發布意味著,在智能駕駛下一階段的發展道路上,Apollo將與合作伙伴一起為客戶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量產解決方案?!?會議現場,威馬汽車正式加入Apollo Enterprise,雙方將在L3及L4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領域達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其中L3高速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在2021年實現量產,預計未來搭載L3高速自動駕駛功能的威馬汽車銷量將達到數十萬輛。 智能汽車全球競賽
如今,智能汽車已站在時代的風口上。
在實現自動駕駛的全球競賽中,不少國家都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搶占技術和市場先機,并制定長遠的城市計劃,包括針對遠程信息、標識、碰撞障礙、車道寬度和限制的道路基礎設施改建,公共交通體系、共享拼車、數字化服務等商業計劃整合。
2013年,德國交通運輸部建立了自動駕駛圓桌會議,匯集產業、學術界、協會和公共管理部門提供自動駕駛咨詢;2017年通過自動駕駛路測法案。
2017年5月,瑞典政府生效了一項關于自動駕駛汽車開展測試的法令。該法令規定汽車制造廠商開展自動駕駛汽車公共道路測試前必須擁有許可證,而瑞典運輸機構負責審查并有條件地授予許可證。
2018年4月,比利時官方公報發布了一項法令,允許完全無人駕駛的車輛在公共道路上進行有限測試。
2015年7月,英國政府發布了《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道路:道路測試指南》,針對自動駕駛汽車開展測試時的駕駛人、助手、車輛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美國的谷歌、特斯拉、通用等汽車公司和科技公司都對未來自動駕駛技術作出明確規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因擁有52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放測試基地。
2016年5月,日本警察廳制訂了《自動駕駛測試實驗規定》,對自動駕駛汽車開展公共道路測試安全保障措施、測試流程、自動駕駛系統、測試數據記錄、交通事故處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韓國已經規劃到2020年開售自動駕駛汽車,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在韓國國內總長達到320公里的部分公共道路上進行行駛測試,此外政府還對位于首爾南部的一條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跑道的建設提供支持。
新加坡從2014年就開始了面向交通駕駛的公共政策研究,陸路交通管理局基于道路安全第一,對駕駛數據為依據的事故調查和責任索賠提出了要求;2017年通過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允許自動駕駛汽車在進行公共道路測試,這使其為自動駕駛時代的降臨做好準備。
在眾多發展自動駕駛的國家中,彭博社指出,中國的自動駕駛發展經驗值得各國借鑒。
早在2016年1月,工信部、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就“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示范應用”項目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國家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區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長城汽車投資6000萬元,在徐水經濟開發區建設了該示范區。通過開展智能駕駛、智慧路網、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等多個應用示范,推動構建5G、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探索新技術新模式的產業化應用落地?!拔覀冏?009年就開始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示范區的建設更是提速了這一進程?!遍L城汽車主管工程師張瀛說,他們聯合華為、百度、中國移動、大唐電信等信息產業龍頭企業,在自動遠程駕駛技術、高精度地圖等方面進行合作,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駕駛系統,預計2020年將實現首款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
2017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工信部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隨后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杭州、深圳等城市先后頒布智能汽車測試試行管理辦法。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引發廣泛關注?!缎袆佑媱潯诽岢龅?020年,實現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取得突破。
各項政策的出臺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
智能網聚車路協同
隨著人工智能、計算架構、5G通信、互聯網與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并與傳統的汽車工業融合創新,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將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新趨勢。
2018年12月18日,由騰訊汽車主辦的第二屆全球汽車AI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隨著產業技術升級以及用戶消費理念、消費模式的改變,必然帶動生產制造、交通管理上的升級,以及出行生態的全方位變革。智能車載系統讓汽車變得更聰明、讓駕車體驗更舒適,大數據和AI技術讓汽車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更高效,未來路網協同系統建設讓城市交通更智能?!罢l抓住這一波技術浪潮,誰就能把握住發展機遇。例如奔馳、寶馬、福特等車企,已經將定位從傳統的車商升級為‘移動出行服務商’?!?
對于智能汽車的發展,業內人士指出,汽車發展方向不僅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無人駕駛,更重要、更現實、更可行的是基于混合智能的人車協同,以更簡單、更高效、更經濟的方式實現汽車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性價比地運行。也就是說,要真正實現無人駕駛,不僅要有“聰明”的車,也要有“聰明”的路。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正成為各國紛紛搶占的戰略制高點。在2018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主辦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近年來,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并加速向各領域滲透,催生豐富多彩的新產業、新經濟形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各國共識,美、德、日等汽車強國紛紛加快戰略布局,各大科技巨頭大舉投資并購,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呈現出核心技術加速突破、基礎支撐加快完善、產業生態漸趨成熟的良好態勢。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將之作為解決交通安全、道路擁堵、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的重要手段,帶動汽車產業技術變革和加速升級。
同時,苗圩也指出,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共識雖已形成,但在前進道路上,依然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
汽車的智能網聯涉及汽車制造、人工智能、電子信息、交通系統等多個產業領域。想在推進智能汽車的發展,勢必要促使多產業迅速融合發展,難度極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各界都在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但智能網聯芯片供應仍有缺口,大量芯片進口自美國,給產業帶來一定風險。希望在國家相關政策指導下,今后國內芯片企業能夠和主機廠攜手,盡快彌補短板,保證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順利發展?!?
江淮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副總監吳瓊則表示,國家應從整體層面系統謀劃、協調推進自動駕駛設計的各項技術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的智能駕駛汽車技術創新體系,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上海汽車集團前瞻技術研究部副總經理項黨建議,進一步加快高速公路、內部道路等更加復雜、區域更廣、場景更復雜的社會道路的放開力度,分等級逐步完善智能網聯汽車上路測試和公告監管,讓智能網聯汽車企業可以一級一級“通關”,逐步提升安全等級,積累經驗、快速成長。
為此,各地也在不斷嘗試著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步伐。
僅以北京為例,2018年12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年-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访鞔_提出,要以“冬奧會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全面應用”為2022年發展目標,2020年在重點區域完成5G車聯網建設等規劃措施。此前,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北京車聯網發展條件已較為成熟?!氨本┦芯哂衅囍圃?、集成電路、信息通訊、大數據、人工智能、軟件信息服務等優勢領域;擁有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聚集了一批自動駕駛創新團隊,形成了國內技術水平最高、環節最完整的產業鏈條。”
是困難同樣也是機遇。
中國坐擁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近些年來網絡、通信、基礎設施等高速發展,汽車產業規模、結構不斷優化,這些因素都為智能汽車發展推進提供了天然土壤。談及中國智能汽車發展前景時,沃爾沃汽車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充滿信心:“中國完全可以在智能汽車領域成為引領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05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