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在校園招聘中面臨的新挑戰和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面對不斷擴大的建筑市場規模,建筑企業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校園招聘是建筑企業補充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來建筑企業校園招聘工作遇到一些新的挑戰。本文在分析成因的基礎上,提出加強校企互動、調整招聘策略、重視見習期管理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建筑企業 校園招聘 人力資源管理
2018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235086億元,同比增長9.9%。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建筑業國外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建筑企業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校園招聘是建筑企業補充人力資源的重要渠道,但是,近年來建筑企業開展校園招聘工作時卻出現了一些新的挑戰,致使許多企業無法完成年度招聘計劃,“招聘難”逐漸成為常態。在分析當前建筑企業校園招聘新挑戰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企業改進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借鑒和參考。
1.面臨的新挑戰
1.1人才爭奪加劇
應屆畢業生的最大優勢就是可塑性強、綜合素質高。近幾年,建筑企業為了完善產業鏈,進行側供給改革,新成立機構如雨后春竹涌現。另外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壯大,逐漸重視自主培養人才,畢業生需求迅速增加,陸續加入校園招聘的人才大戰。這些都加劇了人才爭奪的激烈程度。在每年度的秋季校園招聘和春季校園招聘的黃金季節,工程類高校的校園專場招聘日志都是排滿的。
1.2招聘行程安排困難
現在招聘企業來校招聘的時間越來越早,而且采取吸引眼球的措施越來越多。如果按照正常的招聘行程,競爭對手可能提前到該校已招聘部分學生,造成校園招聘現場意向就業的學生減少。
1.3求職學生減少
因建筑業的行業特殊性,建筑企業校園招聘對象是以本科生主。隨著高校研究生的擴招,考研門檻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選擇考研再就業。另外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生家庭經濟環境都大幅改善,很多學生不愿意提早工作,愿意在家待業享受青春時光。據武漢某高校就業處老師介紹,超過60%的本科生畢業后考研或出國,10%左右的本科生選擇自主創業或待業,只有30%的本科生愿意找工作就業。該校研究生就業數量即將超過本科生,而用人單位招聘研究生計劃并沒有大量增加,造成了研究生就業難的現狀。
1.4違約率增加
互聯網信息時代,學生簽訂就業協議書后,他們會到處尋找信息,為了自己發展的更好,他們可能與下一個東家洽談,或者考研、出國。一旦成功,他們便會向公司提出解約。這幾年“騎驢找馬”的事經常發生,據中國鐵建二級子公司的一名招聘主管介紹,與該公司簽約畢業生的違約率高達20%。
2.成因分析
2.1建筑業自身行業特性
建筑行業流動性大,工作地點不穩定,工地多處郊外,現在的年輕人不太愿意接受這樣的工作;建筑企業多與磚、鋼筋、水泥等打交道,大多在露天作業,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工作生活環境沒有城市白領好;建筑企業因現場施工需要,休息時間比較彈性,沒有固定的雙休,因施工工藝流程無法實現固定的8小時工作制;建筑企業的生產一線基地建設相對簡單,業余文化生活少,社交圈子也比較單一,與年輕人追求的小資生活存在差距;建筑企業的畢業生薪資與社平畢業生工資拉開的差距不大,吸引力下降,導致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該行業;建筑企業男女職工比例失調,正常情況,男性職工占比超過70%,年輕人的婚戀很難解決;建筑企業屬于艱苦行業,基層的生活和工作比較艱辛,管理也相對粗放,網絡上對建筑企業的評價比較負面,輿論上對行業發展不利。上述的情況直接或間接造成部分畢業生放棄進入這個行業,轉向其他行業,增加了校園招聘的難度。
2.2畢業生自身特性和高等教育的缺位
一是現在的畢業生大多是1995年出生,受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多為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父母不希望孩子離家太遠,進入建筑企業意味著需常年在外漂泊,無法照顧家庭。二是這個年代的畢業生都在網絡和信息爆炸時代下長大,思想比較獨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接觸的信息比較廣,新興朝陽行業或創業項目對他們吸引力較大,而不太喜歡進入建筑這類傳統行業。三是現在部分高校培養人才方案與社會實際需要脫節,很多專業知識和實踐教學沒有有效結合實際,造成很多學生對職業定位不清晰,在求職應聘過程中猶豫不定,錯過機會。
3.對策與建議
為應對這種新的挑戰,筆者認為在校園招聘前、中、后三個環節上都應下功夫,招聘工作開展前,應在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要有目標的跟蹤優秀學生,采取措施讓意向學生能夠提前了解認可企業,在招聘工作過程中規范招聘流程、重視招聘技巧,在招聘工作結束后,要重點關注畢業生第一年在企業生活工作情況,創造好的成長氛圍。
3.1加強校企合作互動
根據需求專業鎖定重點招聘院校,并與重點招聘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主要做法有:建立實習生制度,可以讓重點招聘院校的相關專業大二、大三學生暑期到公司工地實習,通過對實習期間的觀察,鎖定適合在建筑企業工作的苗子并進行跟蹤,通過這種途徑招聘的畢業生穩定性最高;企業高校合作建立產學研基地并掛牌,通過這種掛牌合作平臺可以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學術交流等多層次接觸,獲得師生認可,吸引畢業生加入,這種途徑招聘的畢業生素質較高;設立企業基金模式,在招聘重點院校的重點專業中設立企業基金,包含獎學金、助學金、社團活動贊助費等,通過這樣的形式提高企業在學生中的關注度,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后,會主動來應聘,這種途徑招聘的畢業生對企業熱情度高。通過建立校企合作互動模式,企業與招聘重點院校得到緊密互動,為企業與學生之間搭起一條增加了解的橋梁,把校園招聘活動貫穿于校園教學活動中,為建筑企業尋找合適、穩定的人才提供保障。
3.2調整招聘策略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來,建筑業人才需求量有所增加,在校園招聘活動中出現了“搶人”現象,所以要取得招聘好成績,還要講究策略。首先,公司要有一個非常專業的招聘核心團隊,團隊成員對企業實際整體情況了解并且相對穩定,公司對核心團隊進行招聘演講、招聘技巧、招聘流程等方面的技能培訓。然后,在充分掌握競爭類企業的招聘日程后,有針對性的確定公司招聘日程,盡量避開與強勁的競爭企業同時段招聘。接著,將招聘核心團隊分成多個招聘小組,同時間段分別前往不同地域的重點院校開展招聘工作,形成同時間全面開花的局面,在短時間內完成招聘。最后,安排專人負責對簽約畢業生進行報到前期的管理,協調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確保順利到公司報到。
3.3重視見習期管理
畢業生到崗后,公司要安排見習期對他們進行培養。一般本科生的見習期建議為1年左右,期間開展好“導師帶徒”活動,要多組織學習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特別是要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全方位幫助他們快速成長融入企業。特別要避免因公司自身管理不到位,與他們造成對立和矛盾,同時,申訴渠道不暢,造成在網絡上發布對公司不利的負面信息,影響公司聲譽。
4.結語
在建筑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企業需要通過校園招聘補充人力資源。但是,目前建筑企業校園招聘工作正面臨著人才爭奪加劇、招聘形成安排困難、求職學生減少、違約率增加等新的挑戰。造成這一問題既有行業原因,又有畢業生及高等教育缺位等因素。改進建筑企業校園招聘工作需要加強校企互動、調整招聘策略、重視見習期管理。
參考文獻:
[1]江華.淺談如何提升建筑企業校園招聘效果[J].福建建設科技,2018(5):89-90
[2]鐘正輝.建筑企業校園招聘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職業圈,2007(2):104
[3]渠天鑫.企業“校園搶人”攻略[J].企業管理,2018(九):89-90
[4]肖麗娜.淺析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5):57-58
[5]廖度.建筑施工企業校園招聘策略[J].現代商業,2011(11): 77-7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1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