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養與提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界定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及其必要性的基礎上,闡述了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育內容,并提出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養與提升的策略與建議。
  關鍵詞: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3.081
  市場組織與企業經營模式的快速變化,必然引起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需求規格與培養模式的變革。區別工學及其他學科,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畢業后主要就業去向是企業,就業崗位也是以人、財、物方面的資源整合崗位為主。區別于重點高校的理論探索和高職院校的職業培養,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培養常常處于理論不足、實踐不夠的尷尬境地。以培養和提升優化能力為抓手,優化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是提升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1 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界定及其培育的必要性
  目前,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的優化能力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伏紅勇等根據經濟數學的“學以致用”的應用能力目的,闡述了強化經濟數學能力的必要性和要求。而有的很多學者直接把優化能力等同于實踐能力,或者認為優化能力是實踐能力的一種形式。筆者根據前人總結的基礎上,認為優化能力是此類本科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運用于批判性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資源整合能力。首先,優化能力是以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去指導的,后者也是前者形成和提升的根本;其次,此類優化能力最終體現在利用知識和技術去發現、分析和解決所見所聞,甚至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諸多問題。簡言之,以理論知識、方法,批判的眼光,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能力。
  (1)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及理性分析問題的基礎。優化能力培養與形成是以經濟數學(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門課程) 、市場調研、管理運籌學等課程為基礎的,而這些課程不僅能培養本科生的基礎計算能力,而且對學生的邏輯推斷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是培養提升本科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實踐能力的培養被越來越多的地方高校所重視,但現實中,往往因為教學方法與課程體系的慣性、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等方面的約束,實踐能力培養與提升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以工商管理校企合作為例,本身作為連接學校和社會的實踐教學主陣地,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除了在利益與成果分配的機制存在缺陷以外,更多的是企業抱怨畢業生中:專業基礎不扎實,實踐操作能力不強,創新能力不夠,缺乏良好的工作態度、適應能力與團隊精神等,而這些反饋無不包含著“優化能力”培育的缺失,因此,培育和提升此類專業畢業生的優化能力,是提升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3)是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和商業經營的新模式對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的必然要求。當前,人類經濟社會全面步入“互聯網+時代,智慧制造、智慧工廠、智慧社會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維、新策略和新常態”。生產經營組織新模式層出不窮,信息資源日漸豐富,作為今后企業的經營者與管理者,如何在現有的理論日漸式微的環境中,實現管理方法與理念的創新,培養優化能力是應有之義。
  2 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育內容
  針對工商管理類專業具有的“發展性、實踐性、創新性”等特點,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育內容也可以大致的分為三個層次,本文以湖北文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為例,來闡述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育內容。
 ?。?)基礎層。此階段教學目標為熟練掌握優化能力所必需的基礎理論與方法,教學內容上包括經濟數學、計算機及編程基礎、經濟學與管理學原理等通識性必修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教學時間集中在第一至第三學期,旨在為接下來的數學建模與分析和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鞏固層。此階段教學目標為結合專業課程的學習,鞏固和發展優化能力階段。教學內容涵蓋管理運籌學、計量經濟學、市場調研與預測等工具性課程,也包括了物理配送管理、運輸經濟與運輸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專業課程,一方面教學的重點在于工具性的課程掌握;另一方面在于將優化工具應用于專業課程的學習,教學時間集中在第三至第六學期。
 ?。?)創新層。此階段為優化能力的形成和實踐應用階段。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仿真實訓、專業實習、畢業實習與論文、學科競賽、創新創業活動等,教學的重點需要轉移到學生的實踐應用,大賽指導、新優化方法介紹等方面,此階段教學時間應集中在第五至第八個學期。
  需要強調的是,以上三個階段的劃分,僅僅是從優化能力的形成和培養階段來定義的,三個層次之間不僅不是相互獨立的,而且還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其中,基礎層是優化能力形成和培養的起點,是鞏固層和創新層的基礎,此階段的學習效果如何,直接影響著鞏固層中的課程學習與能力形成;鞏固層是連接基礎層和創新層的關鍵,在此階段,不僅可以將所掌握的優化工具應用到專業課程的學習,為后續的實踐應用打牢基礎,還可以通過學習中的反饋,發現基礎層中的學習不足之處,以便查漏補缺;創新層是優化能力的最終體現,也是與實踐活動緊密聯系和形成實踐能力的方面。
  3 培養與提升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的對策和建議
  作為隸屬于管理學的一級學科,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10個專業,每個專業優化能力的目標與培養內容也各不相同,但在這種能力培養過程中仍然有許多共同的環節和要求。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作為本科階段教學方面總的規劃和指南,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尤為重要,通過與社會、行業、企業的及時互動,明確社會人才需求規格,特別是在量化管理、優化配置等方面的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應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社會需求規格,加大各類課程實踐教學學時的比例;注重新舊課程及理論知識的替換,課程的開設順序,以及課程的綜合化程度等。  ?。?)夯實實踐教學體系。打造以建設課程實踐、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為內核的實踐教學平臺,為工商管理類本科生優化能力培養和提升提供載體和用武之地。為避免校企合作關系流于形式,除了要有制度、有實體、有互動等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準備”,這些準備不僅體現在師生課程實踐及校內實訓等方面的落實情況,也取決于優化能力基礎層掌握程度、鞏固層的工具與專業課程的結合程度、優化創新意識形成等。只有廣大師生的以優化能力為基礎的實踐能力大幅提升,真正為企業發現、分析、解決問題,校企雙方的合作才是良性的高層次的合作關系。
 ?。?)豐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與學是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在教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必須依照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把握課程的難易程度,以培養優化能力為主線,適當增加案例教學及情景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針對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的實際,可以在優化能力基礎層中經濟數學的教學環節時,多增加一些難易適中的練習,而過多的證明與推演可以留給少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對一般學生不做要求;可以通過課程競賽、學科競賽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方面,工商管理類專業大部分學生原為文科生,對數學及量化計算存在著畏難情緒,可以通過適當編組,形成興趣學習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互幫互助,也可以借助于微課、翻轉課堂、視屏公開課等多種形式達成學習目標;同時,課程考核的形式也可以“因課制宜”,采用開卷、口試、小論文、課程設計、文獻綜述等多種方式進行多樣化的考核方法,豐富對學生能力檢查的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構建全方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體現在兩個全面上:一是教學質量監控主體更加多元和全面,比如,除了學校、學生、同行這些教學質量監控主體之外,還可以引入用人單位、校企合作單位、應往屆畢業生等,形成全方位評價體系。二是構建全方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還要體現在監控內容的全面上,相比以往的重理論、輕實踐、重考試、輕考查等監控特點,優化能力培養與提升,必須還要依據人才培養規格和目標,對一些實踐教學環節和實驗課程教學效果、教學目標達成度等進行評價和打分,以促進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多環節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伏紅勇.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經濟數學應用能力培養的教學研究[J].中國市場,2014,(25),130-131.
  [2]阿爾馮·斯博特霍夫,等.工業4.0(實踐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3]張有緒,孟潔.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3):84-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42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