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初期對科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提高政府會計信息質量,規范政府單位會計核算,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政府會計制度,作為科學事業單位在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初期,梳理執行前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執行初期對存在問題的改善情況,以及發生的幾點變化。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科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2.062
1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及作用
隨著我國財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在不斷改進,為科技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科學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式仍然偏重預算會計制度,不能完整反映負債、成本費用等績效及預算執行情況,不能滿足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的需求。為滿足需求,黨中央及時調整,從2019年1月1日起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滿足了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提升單位財務和預算管理水平,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
2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前科學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問題
2.1 各單位執行不同會計制度,不便于橫向歸集數據及比較
在執行政府會計制度前,各科研機構、高校及其他事業單位使用不同會計制度,會計核算不同,會計科目不同,反映單位的財務信息不同,對共同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核算造成差異,影響科研項目結題驗收。
2.2 科學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單位內部對管理制度認識程度不高,沒有意識到管理制度對科學事業單位的積極作用,內部管理制度不僅僅針對財務部分,在其他管理方面也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內部管理制度不系統,不全面,沒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樹,相關制度規定沒有形成閉環。缺少監察環節,沒有相關制度規范業務活動及監察程序,容易造成組織結構混亂,無章可循,內部管理混亂,不規可守。
2.3 預算績效評價不能可靠計量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精神,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財政部為推進落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研究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財預〔2018〕167號)政策文件,并明確提出解決當前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構建好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防控體系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國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政府和財政改革的方向,其核心是如何按“一個部門、一套指標”來設計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冃гu價結果是預算安排、項目調整、后續支持的重要依據。但由于部分科研人員及管理人員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認識上的欠缺,未能真正意識到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要性,績效評價工作并未做到實處,再加上科學事業單位的支出科目種類繁多,項目內容較多,科研活動專業程度較高,績效評價的指標取得相對困難,不能可靠計量,績效評價目標不能統一標準。以應用類科研項目為例,在產出成果的計量方面,在效益的歸集方面,在服務程度的反饋方面,原有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能快速、準確反映,急需改善。
2.4 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監督執行不力
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包括很多內容,但由于單位本身不重視內部控制,缺少內部控制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意識,不可避免的出現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的現象。隨著國家近年對科研工作的重視,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越來越重視科學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情況,已經開展年度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制工作,但部分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不能隨著這些變化而做出相應的改變,致使財務管理相關制度與實際情況嚴重脫節,不能改變內部控制體系。沒有完善的內控體系,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單位內部的管理層沒有相應的風險意識,內部監察審計人員沒有完善的內控機制作為依據開展工作,在工作中執行力度不夠,容易被干擾,忽略了違規現象,帶來了不良影響。
3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初期對上述問題的改善
3.1 統一會計制度,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政府會計制度適用于各類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統一各類會計制度,統一單位基本建設投資核算,會計核算具有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功能,實行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雙軌制,能夠比較全面、清晰的反映單位財務信息與預算執行信息情況,更能對不同類型的科研單位共同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有準確的反映,進一步完善了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更符合黨中央、國務院對科研經費的管理要求。
3.2 結合政府會計制度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管理制度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為建立健全既遵循科研活動規律,又符合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規定要求的科研資金管理機制。在政府會計制度初期,結合中央對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要求,制定以人為本、遵循“放管服”要求的單位內部管理制度。結合政府會計制度與本單位實際,管理和支撐部門在廣泛征求科研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基礎上,編制預算調整規定,在提高間接費用比重,加大績效激勵力度的要求下編制績效激勵管理規定,進一步優化服務,解決科研經費“報銷繁”問題,編制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差旅會議、基本建設、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良好環境。同時,制定紀檢監察管理規定,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確保不發生違法違紀情況。
3.3 政府會計制度為預算績效評價提供了準確的財務信息
政府會計制度引入權責發生制原則,將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進行了規范,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能夠全面、清晰、準確的反映單位的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方便了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計量和取得。 3.4 政府會計制度促進單位制定更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單位內部控制機制
為保證政府會計制度在本單位順利落地執行,單位需要制定相應的報銷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政府采購、合同管理、績效評價、基建投資等制度。加強報銷管理,完善財務基礎工作;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流程與制度,將固定資產折舊做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政府采購與合同管理,嚴格規范采購環節;政府會計制度引入成本、績效等概念,使數據能夠合理歸集、真實反映科學事業單位的運行費用和履職成本,科學評價科學事業單位耗費資源、成本邊際等情況,為建立績效評價制度建立了信息基礎,有助于科學事業單位對預算績效支出做出評價,相應的單位需要制定制度加以規范,有效的完善了單位內部控制機制。
4 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初期科學事業單位有以下的幾點變化
4.1 建立信息化核算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政府會計制度要求的賬務處理方式更加復雜,工作量更大,要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功能, 平行記賬,“兩套表”,增加工作量,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債權債務等往來款項、課題核算要求更高。現有系統不能滿足“平行記賬”的要求,需要對財務信息系統進行重建,目前中國科學院ARP財務模塊已經能夠實現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雙重核算,通過ARP財務系統與銀行共同搭建的“銀企互聯平臺”,經辦人在ARP網上報銷系統中填寫報銷單,提交財務審核,審核通過后直接由“銀企互聯平臺”付款,完成報銷。整個過程中經辦人都能在ARP財務系統中查詢到該報銷單處于的狀態,什么時候完成報銷,付款成功一目了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能及時解決,避免出現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縮短了付款時間,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久后將借助“智能云財務共享平臺”,大幅提升財務資產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力爭實現政府會計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
4.2 加強培訓,提升財務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
單位積極安排財務人員進行政府會計制度學習,加強培訓,通過系統培訓宣傳,大幅提升財會資產隊伍人員素質,促進實現從“核算型”會計到“參與管理型”會計的轉變,將財務管理和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5 總結
總而言之,政府會計制度執行初期,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不僅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完善了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了預算支出績效評價能力,加強了內控制度體系建設,還建立了高效實用的會計信息化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培養了一批更具管理能力的會計人員,為我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基礎信息與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娟.淺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實施給基層事業單位帶來的變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
[2]黃超群.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基層預算單位的影響及應對[J].中國經貿導刊,20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5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