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有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國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目的是維護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轉,保證國有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本文通過分析兩種工作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分析兩種工作對國企管理產生的重要影響,論述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管理方法在國有企業如何實際操作。
【關鍵詞】國有企業 內部控制 風險管理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有企業面臨了更多的挑戰與機遇,我國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快、更高的要求。國有企業需要通過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強化風險管理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此來應對時代對國有企業提出的嚴峻考驗。
一、國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聯性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國企強化自身的兩大法寶,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是相互輔助的關系同時又具有極強差異性。內部控制是從國有企業內部進行自我管理,是極強的自律管控,是國有企業對內部環節流程進行動態監控的手段,通過明確企業制度,加強活動管理才實現宏觀調控。風險管理是對企業運營中可能遭受的風險進行及時測評與監管,監管預估業務經營、資金成本、運營預算、投資管理、資金回籠等企業行為可能為企業造成的風險,通過數據分析,為企業的合理運轉提供更加科學的方法。內部控制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前期手段,為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有效數據支持,而企業依靠風險管理的監控數據進行內部調控,二者在國有企業的管理中相互支持,互為動力,同為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創收的強大助力,是國有企業改革路上的核心元素,是實現國企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劑。在科技高速發展,信息迅速更替的今天,國有企業需要通過國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雙管齊下來增強國有企業應對挑戰的能力。
二、國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意義
?。ㄒ唬┍WC企業前進動力
完善的內部控制是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能使國有企業在運行中層級分明、責任分明,合理化的流程制定有助于簡化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流程,加強審核強度、嚴控監督環節有助于保證國有企業在經營中平穩前進,最大程度降低國有企業的運營與最初制定計劃背道而馳的可能性,有效降低管理制度不能適應國有企業實際運營情況的可能性,使國有企業面對不可控的危機時,也能快速調整錯誤,即時彌補失誤,保證國有企業能夠按照最初設定成長軌跡一路前行,實現國有企業長期發展的美好愿景。
?。ǘ┙档推髽I經濟成本
國有企業對運營情況及時進行風險預判有助于企業準確的掌控前行方向,及時改正不良因素,通過對風險預估使管理層有效掌握企業運行情況與行業動態信息,保證管理層下達決策的準確性,進而有效保證國有企業正常運轉,防止資金外流,為財務監管提供切實可行的標準,為企業的內部控制提空依據。風險管理能夠完善審計工作的流程化、系統化,防止國有企業資源的不明流失與浪費,降低企業運行的經濟成本,保證企業經濟利益的提升。
三、國企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實際操作
?。ㄒ唬┩晟乒芾碇贫?
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國有企業的快步前行,把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作為管理制度的核心元素有助于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以內部控制為根,風險管理為魂,著眼于全局,宏觀調控,精細梳理國有企業現行制度中的流程、審核、監督、規范等環節。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完善現有的業務操作流程、加強財務審計工作的強度、真正落實國有企業內部防控與風險防控并存的管理模式,進而推動企業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制度的完善。國有企業擁有完善的制度,才能真正實現所有流程相互監督,互相支持的目標?,F如今,部分國有企業也設有內控制度和風險測評制度,但是在企業的實際操作中,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處于脫節狀態,不能相輔相成,沒有形成相互協同的監管制度。當整體管理體系不能良好銜接運轉,內控制度與風險管理不能站在同一戰線達成互助共識,就會喪失創立內控制度加強風險管理的真正意義,使整個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相結合,融合成一個網狀的制度體系,切實將國有企業運營情況全面納入監管體系,才能使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真正價值得以體現。完善的制度需要強大的執行力,在完善制度的同時要提高國有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思想水平,從根本上認知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把內控工作與風險管理作為常態化工作來落實執行,管理制度方能真正落地。
?。ǘ┰鲈O內控評價制度
國有企業需要增設內控評價制度,通過第三方的監督評價,準確的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建立數據分析庫,根據評價報告及時宏觀調控,從根本上糾正國有企業運行中的問題,將內控管理變為國有企業內部風險的警示標,為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實現國有企業的有序經營,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將內控評價部門脫離于國有企業運營部門,有助于內評控制部門更全面的落實監管職責,把過去以糾錯為主的部門目標更新為預防監控,監督范疇由單一的審計財務部門到全方位監控國有企業的全部運營流程,也能夠加強內控評價部門對決策層的約束,有效避免決策失誤情況的出現,保證股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國有企業在增設內控評價制度時有可能會遭受員工的抵觸心理,因此需要先行提高企業員工的意識,幫助員工明確內控評價部門存在的意義是幫助企業及早糾正企業的隱藏問題,提升國有企業員工對內控評價制度的認知,要將內控評價部門獨立出來,促使各部門員工要積極配內控評價部門的工作,員工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迎接內控評價部門的檢視。內控評價部門的存在有助于為國有企業營造一個良好的運營氛圍,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的積極發展。
?。ㄈ娀O督能力
在國有企業的實際運行中,風險把控要體現在運營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根據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風險把控,通過風險管理,最終實現全面監督企業內部運營模式與企業外部合作情況的目標,在風險管理中實時更新企業內控情況,增加國有企業內部對風險管控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加大對大額資金的流動的監管,對國有企業的現存狀況進行科學的、全面的、系統的評估,確保內控工作切實有效的開展,有效預判國有企業運營中的風險系數。風險管理不是單一部門的責任,是整個國有企業都需要落實參與的重要工作,能夠影響國有企業的整體目標的完成,因此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提高對風險管理的認知,組織專項風險控評小組對國有企業的風險進行全方位系統的預估評定,及時糾正現行制度的錯誤,研究切實有效的風險應對手段,在工作開展之前提高對運營評估報告的重視,制定計劃時充分考慮已知風險會帶來的影響,通過風險管理做好事前預判,提升國有企業的自我免疫能力,尊重事后監督工作,有效降低決策失誤的可能性。
?。ㄋ模┘涌煨畔⒒ㄔO
21世紀是信息時代,繁雜的信息干擾人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決定,也干擾國有企業的重大決策,通過科學分析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信息數據,有助于提高國有企業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的腳步。國有企業集團通常下設多層企業,管理鏈龐雜、產業地域廣、落后的信息系統造成了信息傳遞不及時,給企業中的蛀蟲營造了生存空間,導致總部對下設基層管理力度逐層減弱,下達指令不能有效執行。將國有企業的信息資源進行適當整合,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完成業務財務部分的整合并存,這些工作是一項繁雜而艱難的,但是信息整合過后的便利也是國有企業快速前進的助力,所以加快國有企業信息化建設勢不可擋。通過完成國有企業信息資源的整合,可以加強國有企業信息的傳遞速率;完善信息的儲存技術,能有效解決人為因素對企業造成的信息干擾,保證信息傳遞后的真實性,避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通過溝通系統的現代化建設,有效加強總部對企業下屬機構的控制強度,加強企業財務之間的有效溝通;通過信息平臺的建立,有效加快國有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效率,使國有企業員工及早發現工作流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有效建議。
四、結論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造成了國有企業風險與機遇并存的現狀,國有企業需要化壓力為動力,抓住時代造就的機遇,注重嚴抓內部控制的管理工作與加強風險管理的強化工作,迎難而上,促進國有企業的蓬勃發展,創造國有企業更輝煌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林琴.國有企業集團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04).
[2]唐曉南.國企如何加強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建設[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4).
[3]郁濤.基于風險管理的國企內控體系的構建[J].納稅,20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81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