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模式下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五位一體管理機制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緩解當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現狀,提升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績效、擴充其服務主體的目的,分析了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特點和問題成因,闡述了共享經濟模式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的積極作用,提出借助共享經濟模式,從建立有償使用機制、強化校級組織管理、健全共享平臺體系、完善效益評價體系、完善共享制度保障五個方面提出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大型儀器設備;五位一體;管理
近幾年隨著國內高校的高速發展,國家對科研和教育的持續投入,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數量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為國內高校的全方位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基礎。但因大型儀器設備的特有屬性,其管理和使用也面臨諸多較難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價值、高技術
各高校對于大型儀器設備的定義并無統一界定,一般而言都以超過某一價格作為判定標準(20萬元以上,或者30萬元以上)。事實上,無論何種判定標準,對于一般高校來說都屬于高價值設備,各高校和其主管部門對該類設備的購置都有較為嚴格的審批要求和流程。并且該類設備一般都具有較為專業的適用領域,對其操作也具有較為嚴格和專業性的要求,往往需要受過專業培訓的技術人員操作使用。
(二)資源分配不均
由于大型儀器設備的門類較多,且具有高價值的屬性,任何高校和院系都不可能擁有全部種類的大型儀器設備,基本以優先引進與自身學科特色最相關的設備為原則,這就造成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在各高校和院系中分配不均衡的現象,進而導致部分師生無設備可用的情況,遇到此類情況,則需要借用兄弟院校的相關設備,而此類借用行為往往是人脈關系或者有償使用等途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亂象。
(三)使用績效不高
某些大型儀器設備往往因其特有的專業屬性和有限歸屬使用權,本部門和本校的使用頻次并不高,高價值設備閑置也成為國有資產浪費的一種特殊現象。
(四)重復建設嚴重
因缺乏共享共用的機制和措施,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往往具有“享用者即是擁有者”的局限性,高校之間,甚至校內各院系之間并未“互通有無”,各院校和院系在大型儀器設備方面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五)更新換代快
現代社會新材料、新技術的迭代發展,大型儀器設備的更新換代更加頻繁,因該類設備的高價值屬性,任何高校和個人都無法緊跟大型儀器設備更新的步伐。如何將各院系、各高校間的新舊設備合理配置,讓新設備人人可用,舊設備繼續發揮其價值,成為大型儀器設備管理的重要研究領域。
二、共享經濟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的助力
共享經濟(也稱分享經濟)在現階段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培育發展共享經濟,有利于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精準高效對接,提高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利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動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有利于形成人人參與、人人享有的發展模式,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7月3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分享人才智力、儀器設備、實驗平臺、科研成果等創新資源與生產能力,《意見》為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提供了新路徑。共享經濟模式在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應用,會在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績效、緩解重復建設、減少資源浪費、強化優勢學科發展、利于區域內校企協同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一)資源配置更加優化,資源績效得以提高
將共享經濟模式引入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在校內和校際之間通過合理、合法、合規的共享共用,使得該類儀器設備使用效能大大提升,既可以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存量資產有效地轉化為設備資源,解決設備的閑置和空置率問題,又為苦于無設備可用的單位、個人提供了科研、教學基礎條件,進一步擴大了共享主體的范圍,使得高??蒲?、教學相關硬件資源配置在校內和校際,甚至校企之間得以優化。
(二)有效緩解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得以遏制
傳統大型儀器設備往往服務于本實驗室、本學科、本院校,具有極強的有限區域特色,這就導致了大量的重復建設,加之有限區域內儀器設備的使用頻次較低,會造成較為嚴重的資源浪費。引入共享經濟模式后,可以實現一般大型儀器設備校內、區域內共享共用,珍惜、特有儀器設備全國共享公用,對于重復建設和使用效能低下導致的資源浪費將得到有效緩解。
(三)有利于優勢學科強化,便于區域協同發展
大型儀器設備在校內、區域內和國內的共享共用,使得各高校可以集中有限資源進行特色學科和優勢學科的深入推進,并且在儀器設備共享共用的過程中,通過擴大共享服務對象,加強了校內、校際、區域內同學科和交叉學科的交流合作,有助于產學研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區域內各高校、企事業單位的協同發展。
三、共享經濟模式下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機制
大型儀器設備是高校重要的辦學資源,是高校建設的重要支撐。開放共享是提升儀器設備使用效率,支撐科學研究上水平、人才培養上質量的有效手段。高校應在滿足校內需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對外服務,推動對社會開放共享,為國家和地方的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發揮作用。共享經濟模式下的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應以擴大共享程度、提高資源績效為目標,采取創新模式、統籌管理、平臺建設、效益評價、制度保障等舉措解決共享的關鍵問題。 (一)建立有償使用運行機制
有償使用是實現高校大型儀器設備持續共享的保障,有償使用不應以贏利為目的。有償使用儀器設備收費的內容,一般由設備使用費與管理費構成。其中設備使用費包含材料消耗費、設備折舊費及修理費、實驗用水、電、氣等消耗費用、房屋占用等公共保障分攤費用、技術服務費等。收費標準的制定首先遵照國家、省市物價管理標準,無相關管理標準的由儀器設備所屬平臺根據收費內容,提出分類收費標準建議,學校組織專家論證、核定,經學校批準后報物價部門備案,按備案批準的標準執行。亦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國家標準范圍內,按校內、校外等不同用戶制定分類收費標準。
(二)強化校級組織管理職能
大型儀器設備管理需要設備管理、財務、招投標、科研、教務、院(部、中心、實驗室)等多級多部門聯動,強化校級組織管理的統籌是重點。
可以設立科研實驗與檢測中心,負責全校科研儀器設備納入有償使用管理的專家論證組織與報批、組織制定科研儀器設備有償使用的收費標準、科研實驗項目合同的簽訂、有償使用收費與分配工作的工作量核算、有償使用實施的過程監管與管理辦法完善、規劃與建設多設備集群相關科研實驗分平臺、推進科研實驗設備參加實驗室認證資格的建設等工作。另外科研實驗與檢測中心在大型儀器設備申購中應發揮其審批職能,防止重復購置的情況發生。
財務部門負責有償使用儀器設備收費標準的核定與上報、費用收支的審核、調撥和票據的開具。
招投標部門負責有償使用項目合同簽訂的審核。
科研部門負責科研課題參與有償使用工作經費使用的指導。
校級平臺作為學校二級單位獨立建設和運行管理。校級平臺所需的物理空間、建設經費、運行經費和人員編制由學校統籌配置。
(三)健全設備共享管理體系
建設基于信息化的校、院(部、中心、實驗室)多級共享系統和實體平臺。各級系統平臺提供設備信息查詢、預約使用、運行管理、計時計費、數據收集統計等功能,為各類用戶和管理人員提供服務支撐,實現儀器設備運行的全程網絡化管理,大致可分為校級平臺、院級平臺和專業平臺等類型。校級平臺以配置校內多院系、多學科均有使用需求的基礎通用設備為主;院級平臺以配置滿足學院內有共性需求的專業通用設備為主;專業平臺是院部為滿足特定專業方向的研究需要,建設并管理的實體平臺。
(四)完善資源效益評價體系
共享平臺的大型儀器設備運行效益納入單位年度綜合考核內容,并作為后續資源配置的依據,進一步完善高校資源效益考核評價體系。對于考核優秀的單位優先考慮其后續設備更新和維修費用;對于考核結果差的單位視情況對其管理使用的設備進行資源調配。
效益考核內容包括規劃建設、運行管理、學科支撐、用戶培訓、資源效益、用戶滿意度等。院(部、中心、實驗室)要將平臺和設備運行效益考核結果與本單位技術人員考核有效結合,制定技術人員績效考核方案,充分調動設備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五)完善共享制度保障體系
規范管理,制度先行。高校資源的有償共享需要多方面的制度保障,如收費辦法、收益分配、設備管理、服務管理、運行維護、用戶培訓、授權管理、職能定位、考核評價、安全責任、成果歸屬、數據保密等,全方位保障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運行。
參考文獻:
王川.關于共享經濟的剖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2).
*基金項目:2018年南京郵電大學實驗室工作研究課題“共享經濟模式下高校大型儀器設備五位一體管理機制研究”(2018XSG11);2017年江蘇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課題“智慧教學管理服務平臺研究”(20172103)。
(作者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05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