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趙欣
摘 要:針對企業所得稅方面實施有針對性的納稅分析,從分析中指出如何正確納稅籌劃,從而使得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目的是幫助企業實現自身競爭實力的提高,以達到優化內控的目的。由此看來,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對于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62
本文結合自身所學,探就企業所得稅的相關內容予以剖析,提出自己關于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相關建議,以期能夠推動企業走向現代化、規范化以及科學化發展道路。
1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可行性分析
1.1 現行稅收制度因素為納稅籌劃提供了操作空間
國家為了激發市場活力,減少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允許企業在法律法規框架下進行納稅籌劃。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國家從多個角度出臺了許多與稅收相關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為企業開展納稅籌劃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以及實踐指引,起到了規范市場經濟以及規范企業納稅行為的作用。除此之外,對于部分高產品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國家還出臺了相關的稅收優惠,對類型不同的經濟主體執行不盡相同的相關稅收政策,進一步為企業納稅籌劃提供了依據和參考。
1.2 會計核算方法的可選擇性為納稅籌劃提供了操作途徑
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狀況的不同,決定了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具體而言,實踐中較為常用的主要有凈值攤銷法、分期平均分攤法、直接計入法、五成攤銷法、成本費用調整法等等。上述會計核算方法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更為豐富化以及多元化的選擇,企業結合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稅務開支。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現行稅收法規制度和會計準則,合理的成本費用調整和分攤是在允許的范圍內所作的合法處理,它并不代表著企業亂計費用以及亂攤成本,為現階段的法律法規所允許。
2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策略
2.1 在決策過程中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減少企業應納稅額
從宏觀上來看,稅收優化政策是國家針對某一產業、某一行業特點,而給予企業在特定的范圍內優化的一項政策。由于其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所以能夠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有力工具。企業在具體生產經營過程中要合理使用各項稅收優化政策,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納稅成本。具體而言:第一,企業要立足于經濟新常態背景,結合當前國家鼓勵的投資政策以及投資方向,選擇最優的投資領域,為納稅籌劃工作奠定基礎??傮w而言,現階段國家主要是鼓勵高產品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公益性、節能環保性、創新性、照顧弱勢群體性的產業,在該領域也具有較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企業可以選擇上述領域作為未來投資方向以及轉型方向。第二,國家高度重視技術創新,為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配套以許多的稅收優化政策。同時,這些稅收優化政策的優化力度較大。例如,符合一定條件時,對企業減半征收、加計扣除75%、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甚至是免征等等。因此,企業要進一步加快技術創新,通過技術創新來為企業減少納稅成本。
2.2 在實際業務發生處理過程中合理增加準予扣除的成本費用
現代稅務管理學認為成本費用列支是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要立足于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從列支當期費用,減少應繳納的所得稅的角度出發進行籌劃。具體而言,企業所得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費用劃分為三類:第一,允許據實全額扣除的項目,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等。第二,有比例限制部分扣除的項目,比如工會經費、福利費等。第三,允許加計扣除的項目,比如研究開發費用、殘疾人工資等。
2.3 利用會計核算方法的可選擇性,縮小應稅收入、推遲納稅時間
前文已述,會計核算方法并不是不可選擇的,其有較大的選擇余地。因此,企業要充分利用會計核算方法的這一特性,縮小應稅收入、推遲納稅時間。一方面,合理選擇分期收款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方式。一般情況下,選擇按合同價計稅,延期納稅,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在企業出現虧損或者稅收減免時,則可以采取公允價值計稅方法。另一方面,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進行合理選擇。例如,企業通過對加速折舊法的利用,可以無形中將稅款延遲,確保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2.4 注重環境保護和節能,購置相關設備
根據稅法規定,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10%實行稅額抵免。近年來,隨著國家安全、環保監管力度的增大,企業用于安全、環保上的投入也隨之增加,建議企業在購買設備的時候,可以按照以下目錄《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8年版)、《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7年版)、《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7年版)中的要求進行購買,這樣的話,既可以滿足企業安全、環保的要求,也可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享受到設備投資額10%抵免的稅收優惠。
3 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風險的防范
3.1 優化稅務籌劃,提升稅務籌劃的科學性
一方面,企業要注意會計規范與稅法規定的不同點。稅會具有差異性,稅法以及會計準則對于某些規定會存在些許的差異。因此,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過程中要把握這種差異,才能真正提升稅務籌劃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另一方面,企業要將稅收籌劃要與偷稅逃稅行為進行區分。企業稅務籌劃不能脫離法律法規允許的范疇,不能超越法律法規進行稅務籌劃。
3.2 立足稅法變化,加強稅企溝通
一方面,稅法發生變化后,企業要及時組織和稅務籌劃人員進行學習,增強稅務籌劃人員對于稅法的掌握力度以及靈活以及靈活運用程度,更好地提升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實效性。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良好的稅企溝通渠道。及時了解稅務機關的最新政策以及規定,配合稅務機關開展相關工作,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
參考文獻
[1]張忠慧,郭妮娜.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09):175-176.
[2]劉春姣,李素英,宋寧.試論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中的會計核算處理及應用[J].財會研究,2010,(09):32-3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120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