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現存問題與對策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延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改革的不斷進步,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也迎來了重大的轉變,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也迫使行政事業單位變革。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服務對象、行政職能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我國政府開始逐漸趨向于市場化管理。但是,隨著行政事業單位規模越來越大,隨之越來越多的問題也初現端倪,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問題,財務風險是我國單位和各個領域企業都不可忽視的重點關注內容,只有做好了財務風險管控工作,才能夠保證企事業單位的穩定、持續發展。文章就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特征及其風險來源進行有效分析,并針對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現存問題提出建設性措施,以期為廣大同行作為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政府行使公權力與實施宏觀調控的主要平臺,在我國經濟發展轉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價值和作用。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也隨著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轉變變得越來越復雜繁瑣,管理工作任務也較為艱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能力要求,由于財務人員勢必會頻繁的與財政資金相接觸,因此在對于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道德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要求相關財務人員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能力水平之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做到遵紀守法,不徇私舞弊,從根源上杜絕人為的財務風險危機。綜上,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從自身實際財務管理情況出發,構建其全方位和系統化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以此來保證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穩健發展,為社會和人民群眾作出貢獻。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及特征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指的是由于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出現失誤而造成的不可控的財務風險。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傳統的經濟體制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這也大大增加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幾率,更易為行政事業單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具有以下幾個特征:第一、不確定性,財務風險是不可控制的,具有一定的不準確性。例如,潛在的財務風險危機,只有在一定條件成熟時才會轉為現實。第二、客觀性,由于財務風險的不可控性質,從而導致了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客觀性,是隨著客觀因素的變化而轉變的。第三、嚴重性,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一旦發生,行政事業單位將會面臨重大的損失,不僅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聲譽有重大影響,從宏觀上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第四、風險的預防性,財務風險是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機制進行預測防范的,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制定合理有效的財務風險管控機制對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
二、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風險主要問題
(一)財務風險管控意識薄弱,風險管控體系不健全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范圍較為廣泛,涉及到各個部門的財務規劃和資金使用狀況。因此,財務風險管控工作不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也需要其他每個部門進行統一協調和積極配合。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還存在對內部財務風險的管控工作重視度不足,甚至風險管控意識薄弱,領導層和管理層的重視度也稍微欠缺,這就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下屬工作人員的不重視,一旦忽略了財務風險管控,財務部門的相關管控工作就無法正常開展,無法真正落到實處。
(二)風險管控方式缺乏科學性戰略
財務風險管控工作較為復雜,工作量較大。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必須制定一套科學性的戰略管理方案。復雜的工作量決定了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繁瑣的任務,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在管理環節中,財務部門無法對相關的信息進行調查取證。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風險管控上的意識較為傳統落后,財務、預算編制方法上依然采用傳統的財務風險計算方法,并將此作為風險管理的主要依據。因此,財務風險管理存在較大的漏洞。同時伴隨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結構的不斷完善,傳統的財務預算編制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行政事業單位和市場的發展需求,風險管控方法的完善和優化亟待解決。
三、優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控的對策
(一)提高風險管控意識,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
為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實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層和領導層必須強化風險管控的意識,全方位掌握風險管理相關理論知識,并帶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全體人員對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引起足夠重視。摒棄傳統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和手段,不斷加強自身財務風險相關知識,結合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準確分析和認識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同時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標準管理體系,以維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穩健發展。與此同時,在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推出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來執行操作,對財務部門的預算工作進行細化,并在內部樹立起良好的財務風險管理環境,不斷增強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并提升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水平,保證從根本上提高財務風險管控的水平和質量,有效防止財務風險管控出現差錯。因此,構建起完善標準的財務風險管控機制,是順利實施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強有力的保障。
(二)加強風險管控工作的執行力度
財務風險管控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和內部的財務預算,財務報表以及財務劃分等相關工作息息相關,關系到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發展進程和規模擴張。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部門應當首先做好預算編制的工作,將基礎的賬目報表,財務統計等相關工作落到實處,為后續的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不斷增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每個部門之間的財務信息和預算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效保證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將每個部門之間借助信息溝通起來,有效實現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信息共享,一旦財務管理工作環節出現差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信息反饋機制就能夠及時進行反饋,再由上級下達命令并做出整改。
(三)構建起科學的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預警體系構建是必不可少的,它是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在經營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各種財務潛在風險進行實施的監督管控。因此,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當涉及到行政事業單位經營運作的每個環節中,并且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報表、綜合經營計劃和其他相關的財務資料作為監督依據,并結合相關財務風險管控理論知識,對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活動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和監督。因此,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能夠在風險來臨之前對管理者起到一個示警作用,防止財務風險帶來的巨大損失。財務預警系統和財務評價系統是相互協同工作的,所以構建起財務預警系統機制是加強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要手段。行政事業單位的首要任務是建立起短期財務預警系統機制,針對內部的現金流預算編制工作進行合理完善。與此同時,必須明確規定相關的財務分析指標,從而構建起長期的財務預警機制,最后,應當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實際發展情況和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制定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
四、結語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擁有不確定性的特征,一旦發生,給行政事業單位帶來的損失將是不可預估的?,F階段,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的重要轉型時期,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便顯得更為重要,各單位必須深刻認識到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要意義,營造良好的風險管控內部環境,構建起科學有效的風險管控機制,重視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最終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沈淑芬.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12).
[2]閆偉.試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J].時代經貿,2018(32).
[3]董晨旭.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述[J].財經界(學術版),2018(21).
(作者單位:米脂縣國庫集中支付中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60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