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及其控制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財務風險作為一種較為客觀的事物而存在。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質量的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管控愈發受到重視。本文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常見的財務風險展開分析,根據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解決措施,力求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風險管控意識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監督;預算
行政事業單位在不同的國情和歷史背景下,范圍界定上各有不同。在研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之前,要對其特殊性做出細致的分析。關于行政事業單位管控最早起源西方國家,經過企業和政府內部控制建設方面的多年探索, COSO委員會在風險管控上的研究得到大部分國家的承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也借鑒了COSO體系,明確規劃了其內部的業務范圍。在實際操作中更多的依靠國家政策的支持;同樣的,財務風險也是由國家來承擔的。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
?。ㄒ唬┴攧杖藛T的風險意識有待加強
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屬于非營利性質,更多的傾注國家政策資金的扶持。因此,所產生的財務風險也大多由國家來買單。長期發展下去極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的決策更加隨意,從客觀上較為容易誘發財務風險。單純的記賬、報賬,忽視了自身財務的職責。
(二)監督機制不健全
現今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機制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分別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監督的角度來看,約束力較差,使得財務監督的形式如同虛設;外部的監督角度來看,信息披露情況具有隱瞞的效應,客觀上難以實踐財務監督的機制。當前的財務監督機制忽視了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監督,這項因素是誘發其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
?。ㄈ╊A算管理水平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上缺乏系統的培訓,尤其是對專業預算管理知識,然而日常財務管理工作又要求較為嚴格。在這種形式下開展工作,導致了很多的預算和審核業務不得不直接由領導人員負責。其專業性知識的匱乏,有限的預算水平,都給財務工作帶來一定程度的風險。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控制分析
?。ㄒ唬┩晟曝攧展芾頇C制
1.完善財務管理崗位責任制
健全財務管理崗位責任制度是預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發生的前提。在財務管理中,清晰規定各個崗位的職能責任和工作標準,將每個崗位中的權力和義務加以明確的劃分。賦予崗位權力的同時,相應給予對應的、具體的責任。
2.完善財務監督機制
財務監督機制要設置完善的崗位職責權限,確保涉及的財務管理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環節不同崗位之間權責明確,起到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目的。尤其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方面,要及時的排查漏洞、預防風險、掌控風險。
3.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預算管理制度就是對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預算編制、執行和考核等多項環節實現監督和管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利用各種方法、手段,實現預算資金的動態化管控,最大限度的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
4.完善財務審批制度
財務審批制度是把控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方向的有效方式。關于財務事項的條文、審批流程等環節,要按照相關政府部門的要求加以明確的劃分。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事物逐漸制度化、程序化。完善財務審批流程,可以起到清晰財務審批邊界的作用,增加審批的科學性、合規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財產無必要的損失。
?。ǘ娀攧诊L險預控
1.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
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事物往往依靠財務人員加以操作,因此,財務人員本身的專業知識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掌握專業的財務知識可以保障財務人員從容的應對突發的財務風險,繼而高效化的解決。專業知識和規章制度的培訓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風險意識的有效手段。
2.強化財務風險防范培訓
培訓財務人員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確保財務風險發生的幾率大幅度的降低。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掌握財務風險的具體表現形式,對其預發性表現具有敏感性。另外,關于識別和防范財務風險也要秉持科學的方式、依據。
3.培養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
培訓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得財務人員清晰的認識到崗位職責,一旦發生財務風險就要加以合理的防范。在日常工作中,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提升解決財務風險的主觀能動性,將理論的知識充分轉化到工作實踐當中。
?。ㄈ┨嵘攧杖藛T的基本工作水平
要關注工作人員的基本工作水平,同時,也包括個人修養和道德品質方面。財務人員的道德品質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有著緊密的聯系,其本身的素質水平低下極有可能導致管理中存在風險。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人員流動性極小,因此在管理上首先就要摒棄任人唯親的惡習。人才的選拔上注重精明、能干的品質,給予業務知識嫻熟的人員更多的發展空間。
?。ㄋ模娀攧諆炔抗芸亓Χ?
關于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的管控力度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切實保障監督工作的執行力,充分貫徹落實管理層人員的監督責任制。在內部監管的過程中,使得各個部門和崗位深刻認識到自身的職責和權力、義務。其次,創建內部監管小組,實時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各個領域的業務動向。監督小組也要及時的審核財務報表,數據的審核要秉持科學、嚴謹的態度。最后,行政事業單位要制定出詳細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崗位責任書以及工作手冊。通過文字的形式,清晰的規劃出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和權力。在各部門協調作用之下,通力合作,確保財務方面的管控能有效防范整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原因展開分析。結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特殊性,提出行之有效的財務風險管控策略。從財務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著手,促使其建立正確的風險防范意識,制定風險防范與管理機制,有效的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鳳嫻.試論行政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的差異及其銜接問題[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06):73.
[2]景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和其他財務收支審計探析——以衛生健康行業為例[J].財政監督,2019(10):63-66.
[3]黃赟.《周禮》的內控思想及其對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啟示[J].財會月刊,2019(10):173-1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95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