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風險控制問題及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新醫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在基礎醫療和公共服務衛生事業方面投入愈來愈大,公立醫院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張。醫院的發展勢必離不開財務的監督和把控,醫院財務風險問題也愈來愈受到關注。本文主要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關的應對策略,旨在控制醫院財務風險,適應新環境下的醫院發展要求。
關鍵詞: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259-01
一、醫院財務風險內涵概述
醫院財務風險主要是指醫院在各類財務活動當中,受內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導致整個財務系統運行與預期效果產生偏差,從而導致經濟損失產生的可能性。醫院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的特點,它藏匿于醫院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當中,不為人的主觀意志所轉移。同時,醫院財務風險還具備全面性特點,滲透于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中當中,涵蓋了投資風險、籌資風險、運營風險以及分配風險等,并且不同財務風險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性,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應。雖然事前能夠對醫院財務風險進行一定的預測及控制,但由于財務風險充滿了不確定性,財務風險控制實施效果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最終偏離預期目標??傮w上來看,醫院財務風險具有客觀性、全面性、多樣性、不可控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做到事前預測、事中監測、事后分析預防,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控制,縮小其影響范圍,是財務工作為醫院穩定運營保駕護航的重中之重。
二、醫院財務風險主要影響因素
醫院是復雜而龐大的經濟體,財務風險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產生角度來說,主要涉及到外部環境因素與內部管理因素。
1.外部環境因素
在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規模逐步擴增,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若醫院自有資金以及政府扶持資金相對有限,在財政資金投入逐漸壓縮的情況下,部分醫院需要向銀行進行借貸。如此一來,雖然能夠緩解醫院資金周轉問題,但也會增加醫院外債,導致資產負債率過高,造成財務風險。此外,隨著醫療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加大,醫院外部市場環境較以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醫院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逐漸增大的行業內部競爭,會導致醫院收入水平受到沖擊,在如何降低醫院運行成本的同時,不降低醫療服務水平和人員的薪酬待遇上,醫院的財務運營管理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再加上,黨的十八以來,對醫療衛生事業的側重,醫院的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若在資金監管方面不嚴,也會加劇財務風險。
2.內部管理因素
一方面,部分醫院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缺陷。醫院在財務內控方面雖然設置了相對獨立的機構,但內控機制不夠健全,監管工作不夠到位,缺乏有效的執行力,且內部審計模式相對落后,整體執行效果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整體風險管理不夠到位。部分醫院在財務風險管控過程中偏重于局部風險控制,但整體風險管控效能不足,風險評估方法不合理,對單一風險以及風險組合關系欠缺考慮,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此外,部分醫院內部控制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水平跟不上管理要求,也會導致內部控制的失效。內部管理控制的不足和失效,可能使財務風險增加,甚至蔓延到其他相關經濟運行部分,最終給醫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三、加強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強預算剛性約束
醫院內部通過加強預算剛性約束,能夠進一步強化財務風險控制。首先,醫院內部需要對于相關預算管理制度進行完善,為預算管理工作實施提供可靠導向。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上級部門指示以及醫院實際情況,對現行預算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增加內容細節,對預算管理進行強制性要求。其次,要提升預算執行的合理性。為了進一步提升預算管理的真實性與全面性,醫院可改變傳統增量預算方法,采取滾動預算法。滾動預算法實施過程中,需要讓預算明細到月度,并要求所有部門參與其中,按月及時報送準確的業務估計量。如此一來能夠增強預算管理的滲透性,還可彌補增量預算產生的漏洞。另外,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加強比較分析,防止過分追求預算剛性而造成的預算信息失真。醫院可對相關項目在不同時期的數據信息進行對比,或對不同項目進行橫向比較,及時發現預算漏洞,并對項目預算進行調整,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持續性的優化,確保預算執行的合理性。
2.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
在外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醫院需要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必然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所以醫院需要進一步拓寬資金渠道,并對資金進行合理調配,提升資金利用率。醫院要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積極溝通,爭取獲得財政資金投入以及稅收優惠。除了銀行借貸外,醫院還可吸納民間資本,緩解財務壓力。財政資金方面,醫院要明確財政資金用途,做到??顚S?,不得擅自挪用,例如科研資金只能用于科研項目,不得用于其他領域,確保資金使用的規范性。民間資本方面,部分社會企業為了塑造自身形象,會與醫院進行合作,與醫院進行業務合作,比如現在國家大力推進的醫療資源下沉、醫聯體等,以達到上下級醫院雙贏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有民間資本參與其中,醫院要對企業背景進行深入調研,確認其業務能力、產品質量、公司實力以及市場口碑,盡可能規避容易引起糾紛的事項,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風險。如此一來,才能擴寬資金來源和渠道,適當轉移風險,確保醫院擁有相對穩定的發展狀態。
3.加強內控機制建設
首先,醫院要構建以流程為導向的內控機制。醫院需要對財務風險運行流程進行全面分析,明確最容易出現財務風險的環節,并進行重點管控,強化內部控制效果。其次,醫院可推行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充分把握重點風險特征,對風險產生源頭進行分析,并予以措施從源頭控制風險。最后,醫院要建立以內控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從醫院管理層面,由上至下,從一線臨床科室到后勤管理部門,覆蓋醫院運行的方方面面,制定合理、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并監督執行。提高內部控制效率和效果,減少醫院財務風險。
四、結語
財務風險控制是醫院經濟運行管理工作良好運行的基礎,是一項綜合的、復雜的管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醫院可以通過加強預算剛性約束,進一步拓展資金渠道,并完善內控機制建設,逐漸形成一個健全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為醫院未來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9423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