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問題及建議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21世紀以來,由于融資風險過高而導致上市公司蒙受巨大損失的事件屢屢出現,給社會及經濟都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目前對上市公司而言,如何有效地通過加強內部控制來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風險,成為了企業日常經營的重中之重。文章對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相關理論進行了梳理,在此基礎上,對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控控制
【中圖分類號】 F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5812(2019)11-0112-03
近年來,上市公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促進了社會就業及社會穩定,提高了科技創新水平,保證了經濟增長,對推動我國社會健康平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而融資活動對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遭遇融資風險,對企業正常運營將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可能面臨退市及倒閉風險。為了保證上市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做好企業融資風險的內部控制。
一、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相關理論
?。ㄒ唬﹥炔靠刂苾群坝行?
1.內部控制內涵。2008年,我國財政部頒布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規范,其中對內部控制做出了如下定義,內部控制是由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及高級管理人員發起的,要求全體員工參與,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確保資金安全,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促進企業長期戰略發展,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整個經營管理過程中,涉及決策、執行以及事后監督每個環節。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個基本要素。
2.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內部控制是全員參與的全過程風險管理活動過程,它可以促使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以及經營管理目標二者趨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應該從其具體的設計以及操作兩方面來進行評估,二者缺一不可。為了準確評估目標趨勢,高效的設計應該建立相關體系,通過內控對全單位進行詳細檢查,另外還應該獲取有效的操作及運行過程。只有同時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規范設計的準確性和操作運行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實現企業的既定目標。
(二)上市公司融資方式
上市公司融資方式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外源融資及政府補助三種方式。
1.內源融資。主要是指公司在內部進行融資,利用自有資金以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資金積累的部分,在公司內部通過留存利潤、計提折舊和實收資本來融資。上市公司應充分利用內部資金,盡量利用其內部資源,比如降低流動資本、變賣存貨減少庫存、母子公司之間互相提供資本,總之要充分運用內部資本金,減少生產經營成本,盡可能創造更大的利潤。內源融資方式比較受上市公司青睞,原因在于資金來源于企業內部,不需支付額外的股息或者利息,節約了很大一部分融資費用,是保持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2.外源融資。上市公司外源融資主要包括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和發行公司債券三種方式。(1)銀行貸款。銀行貸款是最主要的融資方式,其籌資成本較低,比較靈活,程序也不復雜,只要企業經營業績良好,就會很容易得到融資,但是它需要提供擔保或抵押,每個月要定期支付大額的利息,為企業帶來很大的財務風險。(2)發行股票(股權融資)。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是公司的股本,而股東手里的股票則代表對公司凈資產的所有權。主要包括配股和定向增發兩種方式,配股是針對老股東按照一定比例配給股票,雖然審批快且操作也簡單,但隨著對上市公司的監管越來越嚴格,現在很少有公司利用這種方式來融資。定向增發是針對少數社會公眾和原股東另外發售的股票,這種方式發行價格較高,受限制較少。股權融資的優點是,有利于吸收社會資本金,預期收益高,便于轉讓流通,且股票是公司永久性資本,不涉及按期償還的問題,也不需承擔固定的財務費用,因此公司的財務風險大幅降低,資信和實力也大大提高。但股權融資的缺點也不可忽視,其發行費用很高,導致資本成本較高,且公司很可能因此失去控制權。(3)發行公司債券。發行公司債券的本質是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借錢與還錢關系的行為,具體是指發行公司發行并且承諾在規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可公開進行交易的債權債務憑證。其優點是資本成本低于股權融資,也能保證公司的控制權相對集中,缺點是融資金額有限,且限制條款多,需要企業支付利息,導致財務風險也很高。
3.政府補助。政府補助是除上述兩種方式以外的另一種融資方式,上市公司通過接受政府補助來獲得支持,比如稅收優惠、直接發放財政補貼等。具體的補助金額及形式在不同的國家及不同的經濟發展期都不相同。
(三)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分析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在融資過程中主要面臨以下四方面的風險。
1.信用風險。也稱違約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導致債務人不能再繼續按合同履行義務,債權人和其他投資者由此而受到損失。隨著上市公司不斷發展,融資過程越來越復雜,面臨的信用風險也隨之增大。尤其是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再加上債務人的道德品質約束,更易導致企業無法繼續履行與銀行或投資者之間的合約,引發債務危機,損害債權人的利益,進而導致信用風險的產生。
2.流動性風險。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因缺少現金、現金等價物或其他流動資金而導致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都是衡量一個企業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也就是分析企業有多少流動資金用來償債。此外,上市公司還可能面臨如下的流動性風險:比如,由于資產負債比率不合理而致使融資困難,不能運用合理的資產抵押或拍賣價格來取得短期營運資金償還債務。
3.市場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因市場價格上下波動而可能導致損失的風險。上市公司在正常經營運行過程中經常會遭到各種市場風險,比如由于匯率或利率變動而導致的風險,商品價格和企業持有的股票價格發生波動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等。 4.政策風險。主要是指由于宏觀調控需要政府發布了一些不利于本企業發展的政策,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的風險。通常,為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而適時的制定或者調整一些相應的經濟政策,這些政策在給一些企業帶來便利的同時,很可能會給另外一些企業帶來不利影響,使其遭受損失。
二、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ㄒ唬┕芾砣藛T融資風險意識淡薄
由于我國的上市公司發展相對落后,管理制度不盡完善,加上一些管理人員長期缺乏內部控制觀念,經驗不足,企業管理人員的融資風險內控意識普遍低下,且大多上市公司也沒有建立相應的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另外,許多高層領導面臨融資方面的問題時,一般不能客觀評估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而是根據自身的經驗或者直接觀察,貿然決定融資金額及方式,使得企業的融資風險隨之加大。由于管理人員思想上缺乏重視,即使企業建立融資風險內控機制,也會導致制度流于形式,使得上市公司抵抗融資風險的能力大大降低。
?。ǘ┤谫Y風險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有缺陷,組織機構不合理
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在設計企業的融資風險管理制度時,往往由于專業風險管理理論的缺失,沒有實地考察企業的經營狀況,只是參照之前模板稍稍改動,這種方式下制定的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大多是為了應付上級交差或者近乎擺設,員工實際操作執行時容易遇到困難。同時,如果上市公司把制度設計的比較復雜難懂,也會使得審批程序過多,浪費時間,效率低下。另外,某些上市公司在設置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組織機構時只關注上下級監督管理體系,忽視橫向部門之間的協調、監督和信息溝通,大大降低了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的水平。
(三)融資風險內部控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執行
近年來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融資風險內控制度未得到真正有效的執行,只停留在文件層面。此外大多企業不夠重視內控,也缺乏相應的考核或者激勵機制,員工沒有遵守內控制度的動力。再加上,融資是一項對企業經營狀況影響較大的資金籌集活動,一旦相關的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在執行上出現偏差,其帶來的風險也會隨之加大。
?。ㄋ模┤谫Y風險內部控制監管不嚴格
我國大多數的上市公司對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不到位,有的甚至缺失此制度。沒有建立專門的審計監管部門,有的雖然有此部門,卻只是設立空崗,或者流于形式,只是進行一些就事論事或者自上而下的檢查,缺少持續有效的責任認定及追究制度,其應有的監管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使得企業出現許多融資風險管理的問題,加大了企業的融資風險。
三、加強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的建議
?。ㄒ唬┳裱鲜泄救谫Y風險內部控制基本原則
首先,遵循系統性原則。上市公司在建立融資風險內部控制機制時,要考慮到涉及企業經濟業務的各個方面,包括企業文化、員工忠誠度、晉升與考核、治理結構、組織架構、內部審計等。還要考慮到總公司與分子公司之間的縱向關系與分子公司之間的橫向關系,使其成為一個系統整體。其次,遵循合法性原則。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要遵紀守法,這是大前提,上市公司制定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或其他制度,都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最后,兼顧成本效益原則。為了使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美,上市公司在建立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時要考慮成本和效益間的關系,以此減少融資帶來的風險及損失,增加企業收益。
?。ǘ┨岣呱鲜泄竟芾砣藛T的融資風險管控意識
上市公司要加強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的效果,就必須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融資風險管控意識。只有企業管理層在思想上重視融資風險內部控制,才會自覺聘請相關專業人士搭建內控平臺。任何一個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都要依靠全體員工的努力,因此上市公司不但要定期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組織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培訓,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并提前防范融資風險,改變原有的經營管理理念,而且對普通員工也要進行全方位的風險意識相關知識培訓,從各方面完善上市公司的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方式時也要根據自身的財務經營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只有上市公司管理層樹立了融資風險管控意識,才會為企業的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管理建立良好的控制環境。
?。ㄈ┲贫ㄍ晟频娜谫Y風險內部控制制度,全方位控制融資風險
完善制度建設是上市公司降低融資風險的重要保障。上市公司在制定融資風險內控制度時,不僅要考慮自身發展情況,還要動員全體人員參與,為員工制定適合的規范制度,加速企業正常發展,要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不能流于形式,使其為降低企業融資風險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我們應該把上市公司融資風險內部控制作為一項整體的工作,從融資決策、融資執行、融資償付三個方面全方位、全過程考慮。首先,融資決策方面,不僅要確定內部和外部融資的比例,選擇適當的融資方式,還要在做出融資決策前,以自己的實際經營狀況為出發點,利用經驗分析法或者財務分析法,推算出適合自己企業融資的規模。其次,為了降低相關人員因操作不當而導致的風險,應該在融資執行的過程中進行全過程嚴密的監督,尤其是加強對融資資金鏈的監督及管理。再次,為了保證最后一個融資償付環節的順利進行,還應該推行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制定人員培訓學習機制,依靠專業知識技能進行融資管理,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和執行團隊,加強企業橫向和縱向之間的信息溝通,以此來強化融資償付制度。
四、結語
總之,在我國現階段,上市公司要想實現可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就應該不斷完善融資風險內部控制制度,降低融資風險,獲得有效融資,優化企業資本結構。由于上市公司外部環境和國家政策的不斷變化,市場競爭的優勝劣汰,加上企業與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復雜關系的處理,信用擔保體系的構建,融資問題的解決本身就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活動,因此如何較好地改善企業內外部環境,以求得長遠發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Z
【主要參考文獻】
[ 1 ] 程養林.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研究[J].商業會計,2016,(20).
[ 2 ] 樓杰云.我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2016.
[ 3 ] 施郁梅.國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內部控制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09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