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擴容倒計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曲瑞雪
新三板在定位上,比創業板更接近“中國的納斯達克”。
繼創業板、融資融券、股指期貨陸續并平穩運行之后,近日場外交易市場建設總體方案也逐漸明朗。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日前下發的文件,“新三板”擴容籌備工作將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并將于2011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在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新三板市場是指中關村科技園區試點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根據設計方案,新三板將在原有中關村科技園區試點的基礎上,將范圍擴大到其他具備條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同時,備受關注的做市商制度也會陸續推出。而符合條件的自然人投資者也能夠參與該市場。
新三板在2006年1月23日由國務院批準設立,如今已有71家公司掛牌。由于更適合規模較小、處于成長初創期或者成長初期的企業,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新三板在定位上,比創業板更接近“中國的納斯達克”。
多項擴容
隨著新三板擴容時間表敲定,全國50多個高新技術園區都在厲兵秣馬,積極爭取拿到試點資格。
據上海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張江高新技術園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有望近期正式推出。目前有36家企業明確了在該系統掛牌交易的意向,其中7家已與主辦券商簽署相關進入系統的協議。
蘇州高新區還專門出臺了對前5家在新三板成功備案掛牌企業額外獎勵50萬元現金的政策。
相比蘇州高新區的獎勵,佛山市的獎勵面更廣、獎金也翻了番。佛山市金融局副局長吳明表示,佛山市政府專門出臺的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扶持暫行辦法,把在新三板掛牌企業納入已有的上市扶持企業范圍,并明確其中前15家掛牌企業還可獲得100萬元資金扶持。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試點數量增加,更為重要的是,新三板的擴容還伴隨著相應的制度創新。據透露,新三板的做市商制度已經確定在設計當中。
據業內人士解釋,做市商作為特許交易商,可不斷地向公眾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即雙向報價),并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交易。引入做市商制度將徹底解決高科技企業的定價、估值問題,以及融資難題。
但市場普遍關注的新三板向創業板直接過渡的“轉板”機制,消息面顯示并無大的突破。這意味著,科技園區的非上市股份公司上市并無特殊優待,必須按現有法規,走完所有審批程序。只是審核管理權限由如今的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備案,改為中國證監會非公開市場上市審核部,但依然為注冊備案制。
同時擴容的還有代辦系統的主辦券商數量。據某券商人士透露,此次申請新三板業務的預備券商有國聯、方正、財富、廣州、東興、安信、國都、民生等八家證券公司。對于預備券商,監管層要求其在正式驗收前,向協會遞交書面承諾,并在2010年12月31日前完成股份報價業務網絡委托系統的開發,并上線運行。
但據業內反映,雖然合規券商數目將有所增加,但券商資源還是非常短缺,企業的需求可能無法得到及時滿足。
吳明表示,現在全國100多家券商里僅28家有資格做新三板業務。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已要求當地券商,首先要保證幫助當地企業做改制工作。佛山“下手較早”,省證監局也專門給佛山安排了8家券商,但即便如此,也仍然難以全部滿足本地企業的需求。
創業板“孵化器”
新三板批準設立后,由于掛牌公司少,且交易制度和交易方式不完善、交投不夠活躍等原因,一直未受太多關注。
然而,自創業板啟動之后,尤其2009年在新三板掛牌的久其軟件、北陸藥業兩家公司通過IPO分別成功登陸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新三板的價值迅速被“嗅覺靈敏”的機構投資者發現。
目前已有PE機構在募集資金做定向投資,專門投資于新三板和預備登陸新三板的高科技企業。
資料顯示,在創業板啟動前,僅世紀瑞爾、聯飛翔、紫光華宇、北京時代四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提出或完成定向增資,累計融資金額僅1.7億元左右,新增機構投資者19名。但創業板開啟至今不到一年時間,就已有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起或完成定向增資,共吸引33家機構投資者參與。
登上創業板是這些新三板掛牌公司共同的夢想。而事實上,被作為創業板“蓄水池”的新三板,2010年上半年的利潤增幅已遠超創業板。
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新三板70家掛牌公司中的69家發布了2010年中報,共實現營業收入34.54億元,凈利潤3.59億元,合計凈利潤同比增長75%,遠高于創業板中報同比26%的增幅。
根據規定,申請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主要財務門檻是“最近兩年連續盈利,且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500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
深圳證券信息公司數據中心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已有25家中關村新三板公司符合創業板發行上市財務要求。而至中報披露期結束,最新統計顯示,符合創業板這一財務指標要求的新三板公司,已經達到37家,占比超過半數。
據了解,在上述公司中,已經有12家就發行或申請上市召開了董事會及股東會,世紀瑞爾、紫光華宇、星昊制藥、合縱科技、海鑫科金、佳訊飛鴻、東土科技和雙杰電氣等8家公司的申請材料,已獲證監會受理。
對于新三板公司的“轉板”熱情,西部證券新三板業務部總經理程曉明表示并不認同。在他看來,新三板本身就是獨立的市場,不存在“轉板”的問題。證券市場的劃分也不應該以財務指標來分配,而應該以交易制度來劃分,主板是為傳統企業服務,新三板是為創新企業服務,所以“轉板”沒有必要。
新“投資樂園”
據接近證券業協會的人士透露,擴容后的新三板還將向個人投資者放開。此前新三板交易最小單位為每手3萬股,為方便散戶參與投資,新三板擴容后,監管層有意將交易最小單位大幅縮小,可能將降為每手1000股。
對此,市場人士分析,一旦新三板市場對個人投資者開放,其發展潛力和投資機會必定會吸引大量個人投資者。因為即使不能在企業掛牌新三板之前進入,在新三板市場投資,也相當于是投資了原始股,價格相對便宜。等這些公司培育成熟再到主板或者創業板上市,投資者即可坐享投資收益。
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江峰表示,市場總是喜新厭舊,尤其新三板比創業板盤子更小,很多公司行業更獨特,因此預計接下來就會有很多投資者涌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53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