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高利潤低成本行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1化妝品
這里所說的化妝品主要是指進口的高檔產品。根據業內人士透露,號稱世界前幾位的高級化裝品雅詩藍黛著名眼霜在中國內地零售價格為900多元/50ml,在香港售價為600元左右,而其制造加上研發費用成本僅為人民幣20~30元。而CD等高級化裝品那些售價幾百元的眼霜和口紅等成本就更低。至于那些動輒幾百上千的香水,其成本幾乎就是香水瓶子的價錢。這些利潤驚人的高檔化妝品對消費者的殺傷力并不像廣告中的美女那么溫柔啊。
2日化用品
在一般日用化學品中以個人清潔用品利潤最巨。咱們拿牙膏為例,120克牙膏的成本只有五毛錢――不管它賣價是十幾還是二十幾塊錢。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較大的洗頭水其利潤就更大了,且絕對不在牙膏之下,想一想電視中充斥的洗頭水廣告就明白了。至于說到傷害,還得提一提對國人愚弄,把一個普通的清潔用品吹噓成具有保健品的功能,對我們的智商難道不是一種傷害嗎
3飲料
在所有的飲料中非碳酸類果汁飲料的利潤最大,市場零售價幾塊錢的果汁飲料成本只有它零售價格的1/10,而易拉罐飲料的成本也不外乎是這樣而已。說白了,某些飲料的成本也和香水一樣幾乎就是一個瓶子錢。當然,我們要嚴格測算飲料成本的話,物流成本也必須要考慮進去的。但無論怎樣,飲料的利潤是極高的。
4白酒
白酒的利潤我們能從側面見識它有多高。前幾年,央視廣告標王幾乎每年都被酒類企業所壟斷。有一年秦池酒成為黃金段廣告標王的時候震驚了全國。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哪個企業膽敢如此大手筆。此外,大家還別相信某些白酒所謂的多少年陳釀,廠家沒那耐心真的去花那么長時間制作,只不過是應用了某種工業催化劑加快發酵進程罷了。在你半醉半醒之間,酒給你的傷害盡管深卻可能是無痛的呢。
5保健品
保健品這東西中國人早已熟悉,從太陽神到腦白金,其實沒有一個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廠家宣稱的神乎其神的效果。由于行業競爭激烈,保健品的利潤已經不如從前,但仍屬于典型的暴利行業。在電視中鋪天蓋地打廣告的腦白金雖說是購買的美國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售價比起其每盒十幾元的成本來說,利潤顯然還是占了大頭兒。與藥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僅研發及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還不用對效果負責,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賣下去。因為利潤高,廠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積聚起可觀的財富??梢韵胍姡X白金在最近的幾年中可是沒少撈到真金白銀。其實保健品對我們的傷害還包括一旦發現沒有效果后的心痛感。
6藥品
藥品的暴利大家都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里,藥品的利潤似乎也應該是最高的。但事實卻并不如此。比較以上行業,藥品的設備、廠房及研發成本都要高出許多,而進口藥品的研發成本因為高工資等原因確實比國內更高一些。雖然藥品中的有效成分也不值什么錢,但經過三五道手之后藥品的價格就象孫悟空一樣一翻身就高出去了十萬八千里。我們都知道酒類行業的一些潛規則,而藥品行業其實在某些藥品淘汰以后也是可以這樣如法炮制的。說心里話,藥品的高利潤如果拿去搞研發也還可以接受,感到受傷害的是藥品的高利潤多用在了各個環節的回扣上了,這才是最郁悶的。
7通訊
其中以移動通訊利潤為甚,典型的一次投資終身受益。至于維護以及運行的費用和它所獲得的利潤相減后還是可以用暴利來形容的吧。再加上龐大的使用人口,通訊業的利潤就更為可觀了。一個春節全國收發的短信數量就多少個億?;仡欉^去,電訊業對老百姓傷害最久。記得一個老鄰居曾經花了5000元的初裝費安裝了一部電話,每月還要交月租費。后來當聽說國外大都沒有什么初裝費以后居然還不敢相信呢。
8軟件
對于一套正版軟件來說,每張光盤的制造成本是1塊多錢,高檔軟件加上包裝成本充其量也就幾塊錢,可它賣多少錢大伙不是不知道吧動不動就幾百上千!當然,軟件的價格不能僅僅看制作成本,由于它更大的成本來自研發和設計費用,因此與其他傳統商品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點無法否認,軟件行業仍然是利潤極高的行業,不然蓋茨也就不會是世界首富了。我們熟悉的WINDOWS98賣了近8年,剔除它龐大的研發成本,賺的錢已經足夠再搞幾十個WIN98了。
9小家電
比起空調彩電等等,小家電的成本要低很多,而其利潤卻最高。飛利浦就是做小家電起家的大公司之一。據測算該品牌售價2000元的剃須刀制造成本也就只比售價200元的剃須刀高2倍左右,但在零售時卻可以賣到普通產品十幾倍的價錢。你說它的利潤高不高。
10房地產
和以上的各個行業相比,房地產的利潤好象低一些,但是因為房地產的銷售比較而言容易一些,銷售額也極其巨大,最主要的是低投入(基本靠買房人和銀行的資金以及承包商的墊資)高產出見效快,所以房地產的斂財和暴富功能是最強大的,看看胡潤財富榜吧,房地產商人所占的份額一年比一年多。
另外,和其他暴利行業比起來,房地產行業對老百姓的傷害最大最深,因為電信的利潤再高每個家庭每年的支出也是有限的,而且電話費貴還可以少打;進口化妝品貴也可以買國產的;牙膏買便宜的一樣很好使用;飲料貴可以喝白開水;白酒利潤再高也不是生活必需品;藥品很多人可以報銷或參加了醫療保險;保健品本來就名聲不好也可有可無;軟件用不著天天購買;小家電利潤再高價格也貴不到哪里去……而房子卻不可以不住!且必須要花錢租買。關鍵是僅僅一所房子就可以把一個人一個家庭一生的財富全部掠奪走,作了房奴甚至永世都不得翻身。
不久前,我的一個朋友和我抱怨他的老板在金錢上變得比以前刻薄了,他的原話是這么說的:哥啊,自從我們老板買了大房子以后他自己住得倒是舒服了,可對我們員工卻比以前小氣多了。看見沒,沒買房的人也都受到房地產的牽連了。因為他的老板買了房子以后承受的壓力比以前大了,不得不削減了給員工的獎金福利啥的。
然而,悲哀的是現在為什么那么多人即便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去買房子呢還不是因為房價猛漲的緣故,很多人都抱著現在不買以后恐怕更買不起的心理才急急忙忙地加入到買房大軍的。如果房價能夠相對來講穩定一些,或是即使漲也漲得慢一些,可接受一些的話,我想很多原本并不急著買房子的人完全可以先等一等再去購買的。
其實在這里很想斗膽說一聲:親愛的地產商大哥們,為了避免中國也重蹈東邊鄰居泡沫經濟的覆轍,您可否能夠變得稍微溫柔一點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57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