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學生不僅能很好的理解和記憶物理概念、規律等,還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初中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在開展實驗教學時可以引入低成本實驗,降低實驗成本,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文章對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低成本實驗進行了探索,為低成本實驗的運用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低成本實驗 初中物理 應用策略
  初中物理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該學科教學和學習時側重于實驗。通過實驗能夠將抽象、枯燥難懂的物理概念、規律形象化的表現出來,簡化物理學習難度,讓學生更容易記憶和理解。特別是新課改的實施,初中物理教學目的發生改變,對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要求也提高。實驗是檢驗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的比重也隨之增強。物理知識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很多物理現象、規律都能在實際生活中見到。很多物理實驗也能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表現出來。低成本實驗是近年來教育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引入低成本實驗,在降低物理實驗教學成本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故文章對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究。[1]
  一、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優勢分析
  1.降低了物理實驗成本
  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低成本實驗,即是要求教師和學生在開展物理實驗時,多注意觀察、收集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廢物利用,或進行簡單改造,使之成為實驗器材。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實驗較多。如果多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當做實驗器材,長期以往可以有效降低實驗成本,無需花費過多成本便能開展多種物理實驗,實現實驗教學目的。因此低成本實驗的應用最大的優勢便是降低了物理實驗成本。[2]
  2.為學生帶來較強的親切感、好奇心
  低成本實驗中,實驗器材大多來源于生活,是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物品。學生在利用生活中物品進行實驗時,由于對物品已經有所了解,且很多物品是學生自己收集而來,學生利用過程中便會產生較強的親切感,應用時也能得心應手。另外,除了親切感外,學生好奇心也較強。平時生活中,學生對常見的物品往往不注意。但在低成本實驗中,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會善于關注常見物品,在收集和應用時會有較強的好奇心,如何將生活物品應用到物理實驗中來,并表現出物理規律。在好奇心的帶動下,學生將會投身于物理實驗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3]
  3.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
  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開展物理實驗時,不能按照教材上的實驗過程進行,需要根據選擇物品的不同進行實驗過程改進,滿足實驗要求,實現實驗開展目的。這就需要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對收集的物品用途進行思考、改進,使之滿足實驗要求,順利開展物理實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并從中獨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以說學生各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另外低成本實驗過程中大多是采用生活中的廢品進行改造的,實現了變廢為寶,不僅節約了資源,還間接保護了環境,提高了學生節約、環保意識。因此低成本實驗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4]
  二、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隨著初中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低成本實驗是開展實驗教學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新課改物理教學目的的有效途徑。初中物理教師在應用低成本實驗教學時應從以下幾點入手,提高低成本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1.營造實驗情境,激發出學生物理實驗學習熱情
  初中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年齡階段。物理知識由于較為抽象,無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注意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提高學生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樣在利用低成本實驗方法時,教師也應注重學生學習熱情的提高,讓學生對低成本實驗產生興趣,從而參與到實驗中來。而當前眾多教學方法中,營造實驗情境,便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具體應用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目的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營造出一定的實驗情境,讓學生置身于該情境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如學習《大氣壓強》時,教師便可采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營造實驗情境。雞蛋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教師可利用雞蛋開展低成本實驗。即用雞蛋進行覆杯實驗,營造出實驗情境,讓學生產生興趣如“那么大的雞蛋如何覆在杯中呢”等。當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出來以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教材學習,了解其中奧秘。
  2.改進低成本實驗方法,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傳統實驗教學中,主要以教師實驗演示、實驗講解為主,有時間才會讓學生進行操作。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操作有限,無法真正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在進行低成本實驗時,由于實驗器材都是生活物品,學生較為熟悉,教師可改變教學方法,將學生當做實驗教學主體,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如在學習《折射現象》時,教師可采用低成本實驗方法,讓學生參與到實驗中來,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折射現象進行觀察,并引導學生準備出鉛筆、量杯實驗器材,讓學生運用兩種器材對折射實驗進行探索。鉛筆和量杯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自主進行折射實驗探究,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探索、思考和動手能力。當學生探索出折射實驗過程后,對折射原理也有了清晰的認識。
  3.創新低成本實驗器材
  低成本實驗開展過程中,大多是應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開展實驗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用來開展物理實驗,而這需要進行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如簡單的水杯、吸管、塑料瓶、易拉罐、報紙等隨處可見的物品都可以用來當做實驗器材。教師在進行低成本實驗時,應重視實驗器材的創新,盡可能的引導學生多收集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并進行創新,應用到實驗中來,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直觀。如學習自由落體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常見的報紙進行實驗,對自由落體運動和重力之間的關系進行證明。通過創新低成本實驗器材,盡可能的多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低成本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應加強低成本實驗的重視,日常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低成本實驗,讓學生通過低成本實驗參與到實踐中,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能培養出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從而更好的實現新課改下物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蔣淑芳.初中物理中的低成本實驗[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3,31(6):33-34.
  [2]謝桂英.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物理實驗,2014(4):11-14.
  [3]陳宗獻.淺談低成本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開發與運用[J].考試:綜合版,2013(3):184.
  [4]周平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運用低成本實驗教具[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0(s1):40-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58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