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物理實驗是一個探究性和驗證性的過程,是初中物理素質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物理實驗的加入使得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書本理論知識,而是進入到更加開放自由的空間。因此作為物理實驗員,必須要做好實驗準備和教學工作,落實現代化的初中物理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運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057
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物理教師承擔著傳授物理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重任。而在物理實驗室中,物理實驗員則肩負著優化學生思考過程,豐富物理教學趣味性,增強學生實踐探索能力的責任。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學生通過理論探索的過程能夠較好地提升物理素養。因此作為一名物理實驗員所要做的就是拉近實驗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獲得更加立體、全面、豐富的學習體驗。
一、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要求
(一)理論綜合性要求
物理實驗員和物理教師分擔著不同的責任,這也就意味著實驗員的實驗教學容易與課堂理論教學產生脫節的情況。如果實驗員在準備實驗教學前沒有仔細了解理論教學內容、要求和要點,就容易導致實驗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下降,學生難以借助實驗學習實現理論知識的強化鞏固。因此要想發揮實驗教學的價值,實驗員在準備實驗前必須要認真研讀教材,與理論教學教師進行討論,了解物理教學的進度和基本要求,以此為參考依據準備實驗材料,安排實驗環節,保證實驗教學既能在教學范圍內變動,又能有效構建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氛圍。
(二)可操作性要求
實驗教學并不是實驗員一味的演示,而是要通過實驗員的演示激發學生的動手欲望,吸引學生參與到實踐操作中來。因此實驗員設計和準備的物理實驗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難度,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就顯得至關重要。同時,實驗員操作實驗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能夠輕易地完成各種各樣的實驗環節。但是學生缺乏實驗鍛煉,常常會遇到許多的問題。所以實驗員在設計實驗時還必須考慮學生能否輕松上手,能否理清和理解實驗設計的思路,能否將實驗操作與理論知識聯系起來。只有學生能夠完成物理實驗并且從實驗操作中獲得了成就感,實驗員的實驗設計才算取得成功。
(三)拓展性要求
初中物理實驗的設計要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實驗的設計和操作就必須只能在教材規定范圍內變動。如果實驗員在設計物理實驗時一味延續傳統實驗教學法的模式,還會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受限,難以獲得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因此一方面,實驗員在進行實驗操作時,要適時提出相關的問題,例如讓學生思考可能誤差,思考某一步驟的價值等。通過這種方式來橫向拓寬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實驗精髓。另一方面,實驗員要根據物理教學要求的變化創造出具有現代教學價值的新實驗,以這種方式克服傳統實驗教學的弊端,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新變化,了解物理發展新特色,掌握最新的物理實驗思路、方法和技巧。
二、提高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效果的方法
(一)形成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
雖然初中生知道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該做什么,能做什么,但是還是很容易被教學中的無關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實驗員的教學效率大打折扣。較為常見的情況就是學生的注意力被新鮮的學習環境、新奇的物理器械、有趣的物理結果所吸引,而忽視了對實驗操作具體過程的觀察和思考。因此實驗員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首要就是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讓學生在觀察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集中力。
一方面,實驗員要培養學生觀察重點的能力。物理實驗中的某一個小環節可能會對整個實驗造成巨大的影響,這個環節是整個實驗操作的核心,需要學生重點觀察和理解。因此實驗員在實驗教學時,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捕捉重點過程的動態變化,以此來突出實驗的重點和難點。另一方面,實驗員要培養學生整體觀察的能力。物理實驗操作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會對下一個環節造成影響。如果學生只關注結果,反而會喪失實驗教學的價值。因此實驗員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觀察器材開始,沿著實驗的每一個步驟、環節一直走到最后的結果。借助這種方式,學生才能獲得整體有效的學習體驗。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物理實驗操作不是一個根據學生主觀心情而變化的過程,而是一個具有嚴謹性,高要求,固定模式的過程。有的學生在實驗操作時常常隨心所欲地動用器械,改變實驗步驟,最終導致實驗結果出現較大的誤差。因此實驗員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實驗習慣也是保證實驗成功率的重要方法。
一方面,實驗員要培養學生基本的物理實驗習慣,這些習慣的養成是保證學生實驗規范性和準確性的重要途徑。實驗員要告知學生正確取用器械的方法,引導學生遵守實驗要求,按照規范步驟有序開展實驗操作,以此來降低器材損耗,提高實驗操作效率。另一方面,實驗員要培養學生發展的物理實驗習慣。物理實驗操作最終必須要落實到理論層面上,所以實驗員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的步驟目的,分析結果誤差,聯想結果運用等,優化學生的實驗思考過程,形成學生探索性的、發展性的實驗習慣和實驗思維。
(三)注重實驗教學向課外延伸
每一堂實驗課的時間都十分有限,實驗員能做的就是將重點實驗和考點實驗演示給學生看,并且引導學生嘗試實驗操作。這樣的實驗教學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物理探索心理,因此實驗員還要將實驗教學的精神延伸到學生的課外學習中,引導學生嘗試多樣有趣的物理實驗,不斷積累學習物理的興趣和信心。例如在《液體的蒸發》這一實驗教學中,實驗員除了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演示加熱法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嘗試其他的方式。例如,讓學生嘗試將液面鋪開,以擴大蒸發面積的方式來尋找加速液體蒸發的方法,或者讓學生在課后通過掌控實驗變量,觀察水、酒精等不同液體的蒸發速度。這樣一來,實驗員就能夠把實驗教學的趣味性從課堂上帶到學生的生活中,不斷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效落實物理實驗教學的內涵和意義。
綜上所述,雖然物理實驗員承擔著與物理教師不同的教學內容,但是我們肩負著同樣重要的教學責任。當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產生困惑時,實驗員能夠巧妙地借助實驗操作演示來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建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而當學生在實驗中獲得新發現時又能推動自身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加深。只有理論與實驗交織才能構成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框架,所以每一位物理實驗員都要堅守自己的崗位,為學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