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目前的教學來說,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特別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學必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近,并且要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進行生活化教學,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1.126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始終存在很多的問題,其一是因為物理知識的難度比較大,其二是物理學科綜合性也強,因此教學起來困難重重。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中,課堂上呈現出來的教學狀況往往都是過于枯燥,理論性太強,尤其缺乏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因此,在課堂上,學生不能專注于教師的講解,去認真學習物理,學生也就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也無法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
一、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法的優勢
(一)可以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物理這門物理課程處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系,我們可以看到,物理知識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比如我們使用的電器,我們的車,我們的手機、電腦,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物件,都是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的。因此,如果我們可以以生活為橋梁進行物理教學,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現實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以此來加強他們對物理學習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也體現和運用在生活當中,也就是說,可以很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和教學要求。
(二)可以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主動性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總是非常的活躍,對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而且他們接受事物的能力很強。而好奇心,也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之一,是學生積極去學習知識的動力。因此,如果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在課堂上介紹真實的生活場景。還可以通過向學生傳授課堂知識,并教會他們如何將其應用到生活中。通過這樣的組合,學生可以慢慢消除對物理學習的恐懼,縮小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愿望。通過這種教學,學生可以慢慢對物理感興趣并開始喜歡上物理。在此之后,學生學習物理就不會再覺得苦澀乏味,而是輕松自在很多。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少物理教師的教學負擔,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物理知識苦澀、枯燥、而且難懂,所以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上,很難有較大的進步。但是如果采用生活化教學,就可以很好地將教材上的知識內容,有效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因為采用生活化的物理教學,可以緩解學生學習的壓迫感,放松學生的身心,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同時,在初中物理中采用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上的物理,然后在生活中要具體應用物理知識,通過二者結合,最終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說,使用生活教學可以有效地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中的定律。
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將教學內容生活化
要想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中開展好,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在以往的物理教材中,教材的內容過于理論化,晦澀難懂,一點也不貼近生活實際。因此,新課程改革實施后,初中物理教科書內容的最大變化是生活氛圍更加激烈。新課改之后的教材內容,其中增加了很多的生活實例,不再像以往的教材中那樣刻板、生硬。所以我們老師在運用這樣的教材講課時,就需要多運用生活中的例子,結合生活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將課堂變得生活化。比如初中物理中會講到的滑輪、力、運動等等,都在生活中有明顯的體現,有許多物理中的規律和定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老師要學會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同時豐富教學內容,以此為基礎開展生活化教學。
(二)將教學方法生活化
我們的老師也需要遵循教學方法,可以說,在我們的所有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的質量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是一堂課教學質量的保證。所以,為了提高我們采用生活化教學的質量,我們老師也需要將我們的教學方法生活化,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生活化教學方法。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就必須要從生活的視角切入教學課堂,將傳統的、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轉變為生活化的、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通過采用這種生活化教學,我們可以很好地運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結合教材中的物理規律和理論知識,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我們老師的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三)將實驗教學生活化
此外,對于物理這門課程來說,實驗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物理實驗教學也是我們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不可忽略的一點。所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也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實驗課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現象。比如在給學生講解浮力的實驗時,我們就可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木頭可以浮在水上?你們在生活中見到的船大多數都是什么做的?由此引發學生的想象,積極解決問題,讓他們踴躍地參與到實驗中來。因此,可以更好地進行物理實驗,并且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四)將作業設置生活化
此外,物理教學的組成之一是家庭作業。作業,其實是我們老師進行完課堂教學之后對學生的一個檢測。如果家庭作業的設置活躍,可以消除以前學生對作業的恐懼,并且學生還會積極完成家庭作業。所以,我們物理作業的設置,可以非常的生活化,不要一味地布置課本上的作業,我們也可以布置一些生活上的探究作業。比如在寒冷的冬季,果農們都會給他們的果實戴上紙袋子來保護果實,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提問并探索結果,并在下一堂課中說出結果,這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在我們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如果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我們就能有效地將我們想要教授的物理知識與生活現實結合起來。將復雜難懂的物理知識,轉變為學生簡單易懂的生活常識,將知識呈現得形象化、具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上面我提到的觀點都是個人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希望能對廣大物理老師有所幫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905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