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物理與生活的關聯十分密切,很多物理現象都是我們在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現象。因此,進行物理生活化,是提高物理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物理 生活化 科學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75-02
在生活化教學中會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相關的物理理論結合在一起,理論聯系實際,這樣物理知識會變得更加容易接受,將學到的知識用在生活實踐中,學到的知識才可以真正成為自己的財富。因此,本文將從對初中物理生活化的認識入手,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來探究初中物理生活化的實踐。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的認識
1.立足于生活化教學視角
作為初中物理課程而言,其表現為自然科學的學科屬性,也就是說,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涵蓋的知識點均同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便要求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接受物理知識的同時,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之中,這樣不但能夠凸顯出本課程教學的實用性,同時亦能夠讓學生藉此而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的快樂。假如學生所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只能讓其提高考試的分數,而無法讓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毫無疑問這意味著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未能得到實現,有鑒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須立足于生活化的教學視角,幫助學生感知到其需要學習的物理知識并非僅僅是教材中的內容,更是源自于鮮活的日常生活之中。
2.達成構建和諧課堂的目的
如若初中物理教師能夠讓課堂氛圍變得和諧,則能夠使學生踴躍地參與到課堂知識學習以及課堂分組討論活動之中去,同時亦能夠使教師同學生之間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打造充滿生活氣息的初中物理課堂,能夠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之中感受到生活化情境,這樣一來,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活動將不再枯燥無趣,教師的知識講解內容也能夠為學生所更好的消化和吸收。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的實踐
1.留心觀察生活現象,積累資源
為了真正實現初中物理課堂的生活化教學,任課教師應當做到下述幾點要求:(1)善于實現對現實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觀察和搜集,唯有如此,才能夠為真正實現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積累大量的生活化素材。(2)應當密切關注學科的前沿動態。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各個學科的理論鉆研不斷深入,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須利用各類媒體實現對物理學科前沿發展動態的了解和掌握,這樣,方才能夠讓自己在組織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之中變得游刃有余。
2.教材知識生活化
在教材中,有很多生活化的內容,教師應該積極尋求物理教材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將學生引入到熟悉的生活場景中,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比如,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的《杠桿》,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我通過大屏幕給學生播放生活中的實物,如船槳、剪子、蹺蹺板等,并由此引導學生總結杠桿的概念及五要素。在講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我創設情境:你們知道個別黑心的小商小販缺斤短兩是怎么做的嗎?這時,初中生都變得活躍起來。我為學生做演示實驗,分別用兩個不同質量的秤砣去稱量同一物品,得出結論:質量小的秤砣稱量出的物品質量大,同時也揭開了小販缺斤少兩的貓膩。如此,教材中的內容與生活建立了鏈接,學生理解起來更簡單。
3.設置生活化課后作業內容
通過課后作業的布置,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對課上所學習到的知識的鞏固和深化,初中物理教學亦是如此。不過以往初中物理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內容時,多習慣按照教材之中每一節的課后習題或者是練習冊中的內容為學生布置作業,因為這些作業的形式均是習題,因此,學生在長期完成這些課后作業的過程之中極易產生不耐煩的情緒,這些情緒一旦出現,將造成學生的作業質量下降。為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為學生設置生活化課后作業內容,激發起學生認真完成的熱情。這種生活化作業內容應當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同時初中物理教師還應當組織學生組成物理興趣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些生活化物理實驗。比如:讓學生觀察自己家里的電路連接情況,自己設計一個串、并聯電路。這樣的作業一來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使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更容易享受到成功的樂趣;二來也讓學生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真正實現了物理教學的價值。
三、結語
以上,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物理生活化教學展開了研究。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聯系,及時將難以理解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現象引入生活,促進其生活化進程。只有這樣,學生的物理學習才能更為高效。
參考文獻:
[1]劉美蘭.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季曉冬.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理科考試研究,2015(12):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