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師要從生活化的角度去組織開展物理這門學科內容的學習,更好的實踐生活即教育的先進教育思想。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帶著生活化的視角重新組織物理學科知識體系。從生活和教育教學開展的關系角度,緊密結合兩者的關系,培養和鍛煉學生在物理這門學科學習中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5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39
物理教學生活化,是指在教學中將物理知識的獲取過程向生活世界回歸,把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連接起來,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動口、動腦、動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物理素養。因此,本文對如何運用生活化的理念組織開展初中物理學科教學活動進行探討。
一、從生活化的角度去進行物理概念的學習
可以說,物理這門學科的知識體系是由一個個的概念串聯起來的,當然也包括很多的物理學原理。學生要深刻、靈活的理解物理概念,才能夠在問題的解決中從應用概念入手,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所以,我們可以從生活化的視角對于物理概念進行實踐化的解讀,幫助學生理解,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
結合現實的場景,向學生提出些問題,可以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密度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先思考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體哪個重哪個輕。由于結合了生活中的常識經驗,學生容易從非物理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回答。不過這樣的回答從物理科學的角度進行衡量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還需要找到最佳的契合點。
由于物理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對應的實際情境,所以,教師要善于將物理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的結合,在看到任何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要在思想中進行一定的處理,首先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找到知識點和生活情境之間的切合之處,其次,再試著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用他們能夠懂的方式或者是能夠吸引他們的方式講述呈現出來。教學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打磨,了解學生學情以及提供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和內容的過程。
二、在物理課堂上打造生活化的學習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物理學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而對于初中生來說,它們在抽象思維能力發展方面尚且不足,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特別要注重結合更加直觀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而從生活化的理念出發設計一些讓學生非常熟悉的教學情境,他們或許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驗。那么,在學習和理解物理學的相關概念原理的時候,學生自然就更容易理解,能夠在直觀經驗和抽象的概念原理之間建立起來直接的聯系,從而學會用物理學的專業詞匯和物理學的專業語言進行生活經驗的解讀,逐漸帶著物理學的視角,對于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進行專業的分析和解決。在教學《壓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表演釘釘子,一個是尖的,另一個是鈍的,讓其分別用錘子釘入木頭里,然后讓這位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接著引導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利用自己的圓珠筆和三角板,分別用手指壓住其兩端,體驗一下兩個手指的感受。這樣的體驗讓學生不由得思考自己的感受與壓強這一概念有什么樣的關系,在教師將壓強的概念介紹給學生以后,他們也能夠試著用壓強的概念來解釋剛才的現象。所以,這樣一個小小的實驗操作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當然,也讓學生更加準確而清晰的理解了壓強這一概念。
三、結合生活化理念,突破教育中的難點
在物理這門學科的學習中也會有一些重點難點的知識,而且之所以成為重點難點,可能與這門學科內容中抽象性過強的特點有關系。所以,生活化的理念提出,旨在降低物理學科的抽象性,增強其直觀性,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思維發展特點。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經驗雖然越來越豐富,可是在抽象思維能力發展方面尚且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一些難點內容。
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前,已經積累了不少對生活的感性認識,其中正確部分的認識有助于后續的物理學習,當然也有不少生活體驗和感受是片面的,對我們的物理學習會有負面影響。作為物理教師,要善于選擇適當的物理學的生活化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相似的經驗提取和情緒感受的出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也都會有很多的生活經驗,而這些生活經驗經常是可以運用物理學的原理來進行解釋的。那么,如果有一些概念和原理學生在理解方面出現問題,教師首先就應該想到在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解釋這樣的抽象原理,這些現象是不是只有在實驗室才能呈現出來呢?答案經常是否定的。所以,教師要從這一角度出發去挖掘更多的物理學的教學素材,用這些素材去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建構起來更加直觀的物理學認識,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總而言之,物理這門學科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的生活所發生的很多巨大的變化都離不開物理學的發展和應用。因此,在教學中,用生活化的理念組織實施教學活動,本身就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將理論和實際的應用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生活化教學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扎實的提高學生物理學的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華紅云.淺析如何構建初中物理生活化課堂[J].教育界,2014(16).
[2]劉冬輝.如何構建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J].新課程(中學),2015(5).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徐海波(1978.11— ),男,漢族,山東膠州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