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實驗操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可圈可點,教師做好規范的實驗操作示范,能為學生樹立標桿,讓學生在實操中有樣可依。學生開展實驗操作,是與課本理論知識的直接對話的體現,教師對實驗進行演示操作,為學生與物理知識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奠定了基礎。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教師首先應該進行正確的示范,發揮好模板作用,讓學生能夠較為順利的完成實驗操作,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優質的演示實驗可以在課堂伊始就抓住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主動操作的欲望,學生在學習時趣味盎然,有助于對物理學科興趣的養成。
  【關鍵詞】初中物理  演示實驗  作用
  學生在初中學段中正式開始接受系統的物理學科知識培訓,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基礎知識傳授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統一,讓學生在與物理學科的交往關系里保持良性互動關系。演示實驗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快速與學生拉近距離的有效的手段,教師通過演示實驗能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在實際動手操作學習中做到成竹在胸。
  一、教師通過實驗演示教學,展示出獨特的人格魅力
  人無信不立,初中學段的學生由于剛開始接觸物理學科,對物理學科的知識還不熟悉。物理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時表現出的專業技能能夠被放大出現在學生的眼前,這不僅是教師樹立威信、向學生營銷自己的一次機會,對教師本身而言也是一次挑戰。隨著教育觀念的日益進步,已經不再提倡靠武力來約束學生,一味采用強硬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感受下降。初中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極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一旦學生對教師產生反感,則很容易隨著時間的推進將這種反感上升到學科,這會對物理學科的教學造成極大的影響。教師威信在學生心中占比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那么這就要求教師另辟蹊徑,建立威信。孟子云:“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物理教師通過完美的實驗教學演示,可以提升自己在學生心中的魅力指數,為學生樹立好一個真實鮮活的可以被當作榜樣來模仿和學習的標桿。教師通過這一過程能夠逐步的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內心的陌生感逐漸被消除消,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融入課堂,享受課堂,變成學習的主人。
  二、教師通過實驗演示教學,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課堂關系中,學生大都處于學習的被動地位,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進行學習。物理教師在開展實驗操作教學時,習慣按照課本上的步驟進行操作,沒有引導學生對操作步驟進行質疑,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物理作為一門實操性較強的探索型學科,不能一味墨守常規、死記硬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質疑,只有這樣才能掌握學好物理的核心方法。教師可以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穿插質疑環節,通過對學生的循循善誘,讓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例如,在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聲音的傳播》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用手機播放音樂,并提問學生聽到了什么?哪些同學聽見了?(學生都回答聽見音樂了),然后再提問:為什么同學們明明在教室的不同方位,但是卻都聽到了音樂呢?(學生回答振動產生聲音、聲音的傳播不受方位的限制)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簡單的解釋,不同方位的同學之所以都能聽到音樂是因為聲音可以在空氣中進行傳播,并且傳播的方向是全方位的,包含了上下左右前后各個方向。教師通過在演示實驗中的質疑示范,請學生嘗試質疑并提出問題。在給予學生交流討論的時間,討論完畢后,學生可能會提出,為什么音樂在教室中的傳播沒有因為人、桌子、椅子等物體的阻隔而終止,聲音的傳播是否還有其他途徑等其他問題。教師在學生質疑提問結束后,將問題做一個簡單的歸納,然后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進行實驗,在具體操作中尋求答案。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能夠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驅動下,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對于所學到的新的知識點也能夠有更深刻的記憶。
  三、教師通過演示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巧妙設計演示實驗,將簡單、有趣的物理實驗直觀的展示給學生,學生內心探索的欲望將被激起,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也能產生大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能將教師從繁重教學任務中解放出來,教師也能夠更加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好引導作用,讓物理學習變得更加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光現象的第四節平面鏡成像的知識點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出一個課本之外的實驗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無法被澆滅的燭火”實驗:教師首先準備好燒杯、透明的玻璃板、兩支同等大小的蠟燭、硬紙板等實驗材料,然后取其中的一支蠟燭放在透明玻璃板前,另一支蠟燭則放在玻璃板的后方,并在下放的紙板上面做好位置標記,在放到燒杯中同時一次性放在虛像上,再把玻璃板前放的蠟燭點燃,玻璃板后放的蠟燭也假裝點燃,接下來向燒杯中加入冷水,直到水面高于蠟燭的火焰。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學生們會驚奇地發現燭火沒有被水澆滅!由于出現的結果與學生之前的認知相反,學生“為什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夠瞬間被激發,在這種求知欲的驅使下,學生會開始主動尋求答案,在教師接下來的知識講授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保持高度集中,整個課堂的學習氛圍能夠被有效帶動,使物理教學更高效。
  四、教師通過演示實驗教學,攻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不少物理教師在教學中都被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擾:當學生在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現象和問題時,無論教師用多么簡潔清晰的語言進行解釋說明,學生聽完后依舊是一頭霧水。這個問題不僅僅存在于物理學科,而是普遍存在的。教師在用語言進行解釋時使用的是成人的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方式,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雖然已經開始發展,但是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還不具有普遍性,這就要求教師尋找新的行之有效的解答方式。演示實驗教學就是一種有效解決此問題的方式,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困惑進行相對應的實驗操作,問題就會直觀很多。讓學生對演示實驗中出現的現象、結果進行分析,既能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也能增加對物理學習的信心。例如,學生在學習蘇科版九年級上冊《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這節知識時,有部分學生始終無法理解“用電器被短路現象”,不明白“電流為什么優先過導線而不過用電器”,當教師發現這種情況時,應該及時采用演示實驗教學方式進行解答。教師可以利用兩個燈泡組成一個串聯電路,在開關閉合后,在燈泡兩端的接線柱上接上一根導線(讓小燈泡短路),接著讓學生來觀察演示實驗產生的現象。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學生心中的疑惑不僅消散了,而且對所學的知識點印象也更加深刻,這種記憶不是機械記憶,而是理解記憶。教師通過演示實驗教學,能夠攻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的理解性學習夯實基礎。
  小結
  綜上所述,演示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十分必要,教師應該對開展實驗教學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努力通過演示實驗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新鮮感、打造趣味課堂。只有改變傳統教學關系,才能讓學生更樂于與教師進行互動,對學習更有興趣,實現傳統課堂向“陽光型課堂”的轉變,學生也能更好的學好物理。
  【參考文獻】
  [1] 郭雪梅. 教師如何樹立在學生心中的威信[J]. 飛:素質教育版,2013(7):248-248.
  [2] 高亞飛. 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 周兆彪. 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 求知導刊,2016(08):19-20.
 ?。ㄗ髡邌挝唬航K省吳江區實驗初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74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