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企內部控制問題的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邊建輝
摘要:我國第一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正式頒布,2009年1月起將首先在上市公司實行,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企業就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加強內部控制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視。本文從分析國企內控現狀入手,提出了加強內部控制的一些措施以及應當注意的問題。加強內部控制,對國企的經營和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國企;內部控制;探討
一、國企內部控制現狀的分析
1.國企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內部控制的基礎薄弱,改革開放30年以來,對于國企而言,比較重視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中經濟權利的下放,一味地批評計劃經濟體制的僵化和束縛,卻淡漠了經濟活動內部的至關重要的控制機構,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觀念落后。國企的內控制度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大多數企業對內控的認識并沒有與對市場經濟的認識同步,甚至認為內控就是內部監督,或者僅僅就是內部會計控制。
(2)風險意識淡漠。多數企業已經很關注外部風險對經營的影響。但實際上,縱觀近年來很多國企興衰的軌跡,企業失敗的主要根源是內部風險而非外部風險,忽視和淡漠內部風險管理是多數國企的一個通病。
(3)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由于歷史原因,國企包括一些國企轉制的上市公司,產權關系不明,責權利不清,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獨立董事、董事會、監事會權利有限,內部控制形同虛設,制度訂了一堆,但執行乏力。
2.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全面開放成為大勢所趨。從20多年以來中外各種企業失敗的案例來看,多數源于內部管理失控?,F代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發展表明,企業經濟管理活動和內部控制已經全面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因此,國企要想和新生的各種市場主體同臺競爭并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完善。
二、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措施
(1)優化控制環境??刂骗h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和執行以及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偻晟乒局卫斫Y構。國企特別是改制后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應當使股權結構趨于合理化。當前的股權分置改革,從制度上使實現股權結構合理化提供了可能,為進一步消除內部人控制現象創造了條件。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機制,使董事會、獨立董事、監事會都能夠有效地發揮職能。
②提高管理者素質,優化經營理念。內控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層的管理風格和理念,包括管理方式、應對風險的態度、對人事、財務、法律法規的重視程度等。應當注重管理層的篩選,培養高素質的管理者。同時,注重培養長期發展的經營理念,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合理控制風險。
(2)建立風險評估機制。企業的經營發展必須制定目標,該目標要和生產、銷售、財務相結合。為此,風險評估就是管理層識別和分析實現所定目標可能發生的風險。實踐表明,一個企業內部不同部門或業務的風險有的相互疊加放大,有的相互抵消減少,因此,必須從貫穿整個企業的角度來評估風險,進行全面風險管理,從而控制風險。
(3)組織有效的控制活動。內部控制是全過程控制,動態控制。應當覆蓋企業的各階層和職能之間,應當貫穿于經營管理的整個流程。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建立適宜的內控制度,采取適當的控制方法,以達到企業的內控目標??刂品椒ò氊煼蛛x、授權批準、會計系統控制、預算控制、實物控制、內部報告控制、信息技術控制、業績評價等。實施控制要結合企業的經營規模、管理模式和業務特點制訂內控目標,分析業務流程中的風險環節,選擇關鍵控制點和控制環節進行控制,重點業務重點控制。
(4)完善信息系統和溝通渠道。企業要通過信息系統收集處理內外部信息,服務于經營管理的需要。員工要從最高管理層清楚地獲取承擔控制責任的信息,同時要有向上級部門溝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從很多國企內控失敗的案例來看,這方面尤其欠缺或流于形式。因此,必須予以關注和重點建設。
(5)構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企業建立內控制度后,判斷其是否健全、有效,必須構建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企業內控制度的制定、執行和評價是密不可分的有機體,三者的高效互動,才能實現內控目標,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三、完善內部控制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因地制宜地進行內控建設。每個企業所處的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等都不盡相同,內控建設必須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量體裁衣。內控制度設計和方法的運用要注重可操作性,有的放矢。同時,應當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在保證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力爭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最大程度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此,對重要經濟業務活動要進行重點控制。對一般業務,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控制環節。
(2)不能忽視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影響著企業成員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始終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無形力量影響著企業,不可避免地作用于內部控制系統。這些都可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也可能將企業推入困境。管理者應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員工主動參與到內控管理活動中,提高執行力。將剛性的制度和柔性的管理相結合,從而推動內控目標的實現。
(3)內部管理控制和會計控制相輔相成。管理控制和會計控制日益融合是現代內控發展的特點。同時,會計控制始終處于內控的核心地位,貫穿于經營活動的始終。因此,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是當務之急。另外,要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防止管理層管理越權和道德的逆向選擇導致內控失效。近年來,一些國企高管紛紛因此落馬,暴露出了國企內控管理的滯后和漏洞。
(4)認識到內部控制的局限性。內部控制的實施依賴于所處的控制環境,而控制環境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和約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另外,內部控制還受到成本效益、管理越權、制度滯后、串通舞弊等制約。此外,經濟活動的不斷變化和繁雜也往往使內控管理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換言之,內控是提高企業綜合實力的必要手段,但不是企業經營發展的一劑靈丹妙藥,過高的期望也是不現實的。
綜上所述,國企的內部控制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進入21世紀,全球經濟也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發展的時代,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之后,市場逐漸全面地開放,經濟一體化進程迅速,對于國企而言,既是一個發展的契機,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內部控制成為企業競爭的現實選擇。
作者單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財務處
參考文獻:
[1]李連華,張蕾.中國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闡釋與應用[M].北京:立信出版社,2007.
[2]孫永堯.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關鍵控制點設計[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3]蔣燕輝.會計監督與內部控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4]易暢,張一弛.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研究與分析[J].財會通訊,2006,(12):20.
[5]陳彤.對企業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思考[J].財會月刊,2006,(8):2.
[6]黃益建,曾憲斌.內部控制體系設計與業務流程重組[J].財會月刊,2007,(2):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82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