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送轉三大動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薛玉敏
“一塊蛋糕,無論切成兩塊還是切成四塊,總量是一樣的,但是人們心里總覺得四塊更多一點。”國信證券分析師黃學軍對《投資者報》記者形象地描述了高送轉的本質。
可見,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既不能提高股東權益,也沒有改善公司盈利能力,那么高送轉對公司到底有什么好處?
通過采訪,《投資者報》記者發現了促使公司高送轉的三大動機。
高送轉三大動機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上市公司實施高送轉,自然也有謀劃已久的目的。
黃學軍認為,公司最大的動機是通過高送轉,吸引資金炒作,借機幫助增發機構撤離,從而為再融資做準備。
“企業在增發的時候,一些機構幫助企業籌集了資金,公司當然會在恰當的時候回報他們。所以你會發現,在大小非解禁或定向增發股東解禁的時候,有條件的公司通常會利用高送轉博得市場歡迎,使得參與增發的機構有機會實施退出計劃?!秉S學軍解釋說,“定向增發的機構投資者或者其他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利益掛鉤在一起,如果公司股價破發了,增發對象收益受損,下次融資就不那么容易了?!?
下面一組數據可以證明上述判斷。2007年,一共有142家高送轉股票,其中61家是有增發方案的,占整個高送轉概率的43%,而增發中,定向增發的比例高達77%。2008年,59家高送轉股票中,有增發行為的占比高達64%,而定向增發占整個增發股票的76%。
以西飛國際為例。2008年2月,西飛國際向大股東和機構投資者定向增發,2009年3月3日,公司公布每10股轉增12股的分配預案。股價自方案公布后,最高漲幅達到31%。而這個時間恰恰是限售股解禁期。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和戰略投資者參與了定向增發,股票鎖定期為36個月,其他投資者的鎖定期是12個月。
近期,曾被資金瘋狂追逐的臥龍地產、東湖高新、三安光電等高送轉股票,在去年年初也都公布過定向增發。
除此之外,黃學軍告訴記者,高送轉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迅速擴大股本,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一種方式。由于證券市場日益進入機構投資者時代,投資大盤藍籌股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企業力爭打造自己的“大盤藍籌”形象,以提升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地位,這是公司實施高送轉的第二個動機。譬如蘇寧電器,通過多次的高送轉,成為如今市場上的一只大牛股。
高送轉的第三個動機是資產注入的需要。如果原來的“殼”股本太小,以后注入資產時很容易影響到股權分布結構,這就需要擴大股本。
例如,2009年,由ST綿高變身而來的西部資源在2008年度、2009年中期連續送轉,每次均為10轉4,如果不擴股很難裝下龐大的銅礦資產。
“低價股溢價”現象
對于上市公司制造的“數字游戲”,投資者參與得不亦樂乎,原因之一是高送轉往往是績優公司所為,原因之二是,股價被攤薄以后,中小資金更容易參與其中。
根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的總結,高送轉股的特征包括:每股未分配利潤當年前三季度大于0.5元且每股資本公積金前三季度大于1元;當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增長超過10%且當年每股現金流量為正。具備這些條件的公司,業績自然不會太差。
“公司敢于送股,表明公司對業績的持續增長有信心。有業績支撐的股票,自然會受到資金的青睞。”華泰證券分析師陳慧琴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說。
不過,市場瘋狂追逐高送轉股票,主要源于投資者的心理錯覺。在陳慧琴看來,國內股市存在一種“低價股溢價”的現象。
“股票經過10送10或其他高送轉分配方案,股價會降低,原來90元的股票上漲很難,而現在45元自然容易上漲。”陳慧琴說。
“事實上,這種概念炒作唯獨在中國內地市場比較興盛,在‘仙股’(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比比皆是的香港市場以及其他海外市場,這種現象并不普遍存在?!秉S學軍認為,目前A股的投資者相當比例是散戶,散戶資金量較小,因此更加偏愛低價股。
三階段投資技巧
普通投資者想從主力的手中分一杯羹并非易事。由于市場信息不對稱,主力經常提前將股價炒作到位,等高送轉消息公布時,他們已經兌現收益,留下追高的投資者“站在高崗上”。
一般來說,這類股票行情的演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高送轉方案公布前、公布后和方案實施后。
在第一階段,也就是方案公布前,搶權行情一觸即發。從高送轉股的歷史走勢看,方案公布前的市場走勢最為強勁,這個階段獲得收益也最大。
但是能猜中公司實施高送轉,這種概率對于散戶來說很小,通常與上市公司有千絲萬縷的機構投資者勝算更大。不過,上海私募人士吳峰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這類股票還是能找到蛛絲馬跡,譬如那些股價還不高、成交量卻放大的品種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高送轉公司。
在第二個階段,上市公司在高送轉分配方案公布后,判斷其市場走勢有兩種方式:第一,基本面和成長性較強的公司,或者還有其他題材,股價多數會走出連續上漲行情。
第二,看股票啟動和方案公布之間漲幅和時間的長短。國信證券一份研究報告統計表明,如果上市公司較早公布了財報和高送轉方案,股價上漲往往具有較強的持續性;而較晚公布方案的公司,股價在第一階段已經提前反映,在這種情形下,往往會出現調整走勢。
吳峰提醒投資者,在第二個階段參與高送轉股,要遠離那些前期已經有可觀漲幅、換手率很高的股票,去尋找那些股價還不高、量能正常、具有成長性的公司。
在第三個階段,上市公司除權后,是否會出現填權行情也存在不確定性。在吳峰看來,如果投資者希望享受到填權行情,還是要選擇基本面較好和具有高成長性的公司。
當然,以上三種操作技巧還需結合市場環境進行操作。吳峰說,在大盤行情紅火時,股價很容易被拉上去;而大盤處于單邊下降趨勢的時候則要謹慎。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91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