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史建軍

  摘要:競爭是企業永恒的話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把擁有和提升核心競爭力作為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而良好的企業文化是營造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在對企業文化理論進行概述的基礎上,指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原則應包括人本化原則、個性化原則和動態化原則,并提出相應的企業文化建設策略。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核心價值觀;品牌形象
  中圖分類號:F27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11-0043-02
  
  良好的企業文化是營造企業核心競爭優勢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要比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雄厚的資金更為重要,更能創造出驚人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企業的失敗首先表現為企業文化的失敗。
  
  一、企業文化理論概述
  
  對企業文化的研究源于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以及由此對美國的沖擊。美國的學者在反省和對比中發現,理性的科學管理缺乏靈活性,柔性的人本化管理和企業文化對企業業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后來,美國人泰倫斯?迪爾和艾倫?肯尼迪在《追求卓越》一書中,研究了美國80家成功企業后得出結論,特有的企業文化是通用、IBM、3M等著名企業獲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進而把企業文化視為企業的精神和靈魂。根據國內外的文獻來看,企業文化主要的功能有凝聚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導向功能、教化功能、輻射和滲透功能等。
  1.企業文化的含義
  關于企業文化的含義,權威專家愛德加?沙因認為它是在企業成員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為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并用來教育新成員的一套價值體系;邁克爾?茨威爾將企業文化定義為在組織的各個層次得到體現和傳播,并被傳遞至下一代員工的組織運作方式,其中包括組織成員共同擁有的一整套信念、行為方式、價值觀、目標、技術和實踐。我國的學者對此也有不同的認識,清華大學教授魏杰稱,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中國社科院學者劉光明指出,企業文化是一種從事經濟活動的組織之中形成的組織文化,它所包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為該組織成員所共同認可。
  從國內外學者對企業文化的定義來看,他們的側重點和著眼點均有所不同,但是對于企業文化的理解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均強調以人為本,突出人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強調在企業內建立一種企業員工認同的價值觀,以這種價值觀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為和活動。分歧僅僅表現在外延上,由此,我們可以將企業文化做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狹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的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
  2.企業文化的結構
  關于企業文化的結構,由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不同的文化觀念,因此其觀點和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的國外學者認為構成企業文化有五個要素: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典禮和儀式、文化網絡;我國的一些學者認為,企業形象基本上有七個方面的內容:產品形象、經營形象、管理形象、環境形象、發展形象、員工形象和精神風貌;也有學者從CIS戰略即企業識別系統的角度看,認為其包括理念識別系統(MIS)、行為識別系統(BIS)、視覺識別系統(VlS)。但從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出發,一般認為企業文化是由企業的物質文化、企業的行為文化和企業的精神文化構成的一個同心圓。
  企業物質文化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種以物質為形態的表層企業文化,包括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企業器物和企業標示等;企業行為文化是企業職工在生產經營、人際關系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是以人的行為為形態的中層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目標、企業制度、企業民主、企業文化活動和人際關系等;企業精神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一種企業意識和文化觀念,它是一種以意識為形態的深層企業文化,包括企業哲學、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和企業道德等。在企業文化的有機結構中,精神文化是核心,行為文化是橋梁,物質文化是基礎。
  
  二、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問題比較多,不同的國家制度、不同的民族特點、不同的經濟政治環境、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域等都會影響到企業文化的建設。為提升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建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人本化原則
  日本著名企業家盛田昭夫曾經說過,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并無任何秘訣和不可與外人言傳的公式。不是理論,不是計劃,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由此可見,人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發動企業員工的廣泛參與,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真正的設計者、推動者和受益者。要把員工是否理解和認同作為判斷企業文化建設成功與否的根本標準,而出于領導者意志,強迫員工執行和遵守的文化只能算是領導文化,是注定要失敗的。
  2.個性化原則
  企業文化是個性文化、內生文化,“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所謂個性化原則就是要求企業在物質環境、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表現出自身的特色。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競爭日益激烈,消費需求呈現出個性化的特征,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容易喪失且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差異化必將是大多數企業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終極選擇,而作為差異化的根本,個性化的企業文化則是“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溜不掉”的。成功的企業文化經驗證明,只有塑造出真正個性化的企業文化,才能成為本企業名副其實的無形的管理財富。同樣屬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文化具有明顯的技術導向,特別強調技術的開拓創新,而松下公司的文化則突顯其大眾情懷,特別強調顧客利益;同樣屬于美國文化,惠普公司的企業文化強調對市場和環境的適應性,而IBM公司的企業文化則強調尊重人、信任人,善于運用激勵手段。
  3.動態化原則
  所謂動態化原則就是要求企業文化與時俱進,企業的價值理念應隨著企業經營體制、組織體系、面臨形勢和戰略重點的變化,進行及時的完善和調整、創新和突破。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化發展的過程,靜止的文化是沒有出路的。當企業生存發展的外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內部人財物及組織規模、制度產生了巨大變化,原有文化對企業發展已經產生阻礙作用的情況下,就必須進行企業文化的變革。
  三、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策略
  企業文化建設可以采取以下三種策略,其中提高企業家和員工素質是根本,樹立價值觀是核心,塑造企業形象是載體。
  1.提高企業家和員工素質
  在企業文化的培育實踐中,往往存在諸多的認識誤區,如有的把企業文化理解為企業的識別系統,請人設計了企業標識、產品包裝等就算好了;有的把企業文化看做用文化包裝企業的方法,一些企業盲目地認為企業文化是一副靈丹妙藥,企業中的一切問題都可以靠企業文化建設來解決;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卻因為企業文化的無形性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虛幻、無用的東西。凡此種種,歸根究底在于企業家對于企業文化認識的不足。領導者在企業文化的形成過程中,起一個倡導、推動、支持、配合、傾聽的作用,提高領導者素質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所在。作為當代企業家,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豐富自己的內涵;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創新意識、人才意識、誠信意識、責任觀念以及永續經營的經營思想。單單提高企業家的素質是不夠的,因為企業文化的巨大作用只有通過員工的積極推行才能發揮出來。因此,還要求企業堅持人本管理的思想,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營造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以提高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全面素質。

  2.樹立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企業文化是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以提高員工積極性為目的的獨特的文化現象和管理思想。價值觀深深根植于企業內部,它們是沒有時限的引領企業進行一切經營活動的指導性原則。企業價值觀的培育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其一是培育適應市場要求的經營理念。其二是培育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精神。一種好的經營理念是打開市場的金鑰匙,是樹立企業形象的推進器,也是企業創造好的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而企業精神則是企業文化的靈魂,是企業員工的價值所求,也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理念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服務活動中的指導性觀念,它來自企業家和企業員工對企業的存在意義、社會使命、發展方向和目標的認定,常見的企業經營理念有產品質量型、市場經營型、先進技術型、顧客服務型和抽象目標型五種。企業精神是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體現了企業所有員工的意志和利益,反映企業理念、宗旨、目標、價值觀的總體精神,其主要內容包括主人翁精神、敬業精神、團隊精神、競爭精神、創新精神、服務精神等。
  3.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它是企業內在的各種文化要素所形成的凝聚力、創造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綜合的集中體現。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可以得到公眾的信任,而且能激勵員工士氣,形成良好的工作氣氛。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有利于企業招募人才,保留人才,而且有利于企業帶動起精益求精,奮發向上,追求效率的企業精神。另外,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能增強投資者的好感和信心,容易籌集資金,而且它還能擴大企業知名度。優質的產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的根本任務,產品形象是企業形象的綜合體現和縮影,企業要堅持本著“質量就是生命”的經營宗旨,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在此基礎上,進而系統地塑造品牌形象,通過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深化顧客與品牌之間的聯系,建立持久的顧客與品牌的關系,最終構建起強烈的品牌文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 潘萍,劉艷紅.以優秀企業文化提升核心競爭力[J].當代經濟,2005,(9).
  [2] 林堅,章志平.企業文化對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J].當代財經,2005,(9).
  [3] 于風雨.企業文化與核心競爭力[J].商業經濟,2006,(1).
  [4] 孫慧陽.構建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J].商業經濟,2006,(2).
  [5] 歐家慶.基于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J].技術經濟,2003,(12).
  [6] 華銳.企業文化教程[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吳高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0346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