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優勢的物流發展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冬梅

  提要區域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基礎性服務產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介紹了滕州區域物流發展優勢,指出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區域物流;滕州;現狀
  中圖分類號:F253文獻標識碼:A
  
  一、背景
  隨著人們對現代區域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功能價值的了解,越來越多的區域經濟逐漸將目光轉向“第三利潤源”的物流。為了促進物流發展,2010年滕州市計劃投資6,000萬元,實施好東木路、港口貨運專線、東朱路與濟棗路連接線等道路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50公里,確保物流發展的順暢。
  二、滕州發展現代物流的優勢
  滕州地處魯南地區,交通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長16.9%以上,城市道路基礎建設投資增長勢頭迅猛,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創造了較好的條件。至2005年全市公路里程8,138.1公里,以京瀘、日東高速公路為骨架、干支相連、銜接配套、運輸便捷的現代化交通網絡,通達國內各大城市,有利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全市物流呈現出國有、集體與個體私營、股份制及外商投資等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私營物流運輸企業占物流運輸企業的90%,涉及的行業涵蓋了公運、批發、配送等各個行業。非公有制物流企業實現增加值占全部物流業總值的85%,從業人員占全部物流從業人員的86%以上。
  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實現549億元,增長15%;地方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實現22.7億元,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億元,實現228億元,增長30.5%;工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實現243億元,增長2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890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50元,增長10%。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縣(市)中列第22位。滕州物流發展的優勢表現為:
  (一)區位優越。滕州交通區位優越,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第三產業繁榮活躍。商貿流通不斷升級上檔,新型業態發展迅速,超市、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達到252家,大型超市5家,全市各類市場發展到180余處,年交易額80億元。
  (二)工業優勢。2009年工業經濟實現速度、效益同步增長,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實現950億元、112億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77家,總數達到578家。機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能源、食品醫藥、輕紡六大支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實現786億元、91億元,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2.7%、81.3%?!?511”工程快速推進,70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76億元。全年共實施重點項目53個,完成投資60億元;新引進項目33個,總投資90億元;40個項目投產或部分投產;工業增加值、利稅分別實現110.9億元、17.7億元,分別增長39%、37%。機械制造工業園入園項目達到19個,完成投資11.4億元,已建成投產7個,滕州被命名為“中國中小機床之都”;煤化工產業集群被列入省化學工業調整振興規劃;滕州被命名為“山東省童車童床制造基地”;鮑溝現代玻璃產業基地成為全省五大玻璃生產基地之一,西崗苯制品、大塢精細化工、級索太陽能、龍泉中小機床、荊河機床零部件、張汪板材加工、濱湖禽蛋制品等特色產業基地的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民營經濟繁榮活躍,新發展中小企業1,020家、個體工商戶1.03萬戶,被評為“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縣(市)”、“全國十佳全民創業示范縣(市)”。
  (三)農業優勢。2009年糧食高產創建成效顯著,小麥單產、總產均創新高,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蔬菜播種面積達到95萬畝,其中馬鈴薯65萬畝,“滕州馬鈴薯”被評為首屆中國農產品公用品牌價值百強,“滕州大白菜”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達到96個;水產養殖面積達到4.8萬畝,新建畜牧養殖小區110處,新增果樹種植面積1.2萬畝,新發展花卉苗木1萬畝;完成林地承包2.6萬畝;新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52家,總數達到791家;界河馬鈴薯、龍陽綠蘿卜、濱湖蛋制品和“蓮青山”黃瓜、“崔莊”粉條、“劉村”酥梨等農產品成功打入國內外知名超市。
  (四)服務業優勢。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4億元,增長18%;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91億元,增長25%。實施了42個過億元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78.6億元;總投資15億元的滕州倫達國際商貿城、總投資5.6億元的杏花村干雜海貨市場三期等項目加快推進;委托山東大衛國際建筑設計公司編制了總面積18.5平方公里的專業市場、物流及加工區域規劃,對現有市場按專業進行了歸市整合;全市專業市場發展到37處,其中年交易額超10億元的8處,大型超市發展到11家,現代物流企業發展到30家;新發展農村供銷超市連鎖店101家、豐谷農資連鎖店102家、各類農家店300家;滕州被命名為“中國食品流通基地”,被評為“山東省重點服務業城區先進單位”。滕州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微山湖濕地紅荷節、首屆馬鈴薯節、首屆干雜海貨調味品博覽會等節會,被評為建國60周年“中國優秀節慶城市”。
  (五)招商引資優勢。2009年全年組織7次大型外出招商活動,共引進各類投資項目410個,實際利用市外資金210億元,增長25.5%;實際到賬境外資金7,600萬美元,增長51.5%,引進世界500強企業2家、國內500強企業4家。滕州被評為“2009浙商(省外)投資潛力城市”、“中國2009年度最佳投資環境城市”、“2009山東最佳投資城市”。
  (六)重點項目優勢。截至2009年,全市共開工建設過億元重點項目97個,完成投資17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03%。總投資131億元的新能鳳凰(滕州)能源水煤漿加壓氣化多聯產、總投資20億元的滕州東方鋼簾線及金屬制品加工、總投資9.56億元的山東鑫泰數控設備精密機械加工產學研基地、總投資5.7億元的威達重工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總投資5.1億元的中塑聚丙烯合成紙(BOPP)生產線、總投資5億元的滕州機床廠重型數控機床、總投資2億元的山東雙林鋁塑復合建筑管材、總投資2億元的魯南同銳數控機床、總投資1億元的滕州美加駿灝環保塑膠電子產品等46個項目竣工或投產。
  綜上所述,滕州擁有豐富的農產品、充足的煤礦資源的開采、大量的商貿集市和多種形式的工業企業,為滕州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滕州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雖然滕州擁有良好的物流發展環境,而且物流業發展也相對較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缺乏統一的物流政策。滕州對物流體系的管理,基本實行“條塊分割”的辦法,使物流公司之間缺少有效的協調,每個公司自我發展,缺乏大物流的概念。從部門分工來看,滕州物流管理體制涉及流通事業發展局、商城管委會、經貿委、發改委、貿易、交易、信息產業、海關、工商、物價以及公安交警等多個管理部門,加上各部門管理范圍職權不明晰,部門之間協作難度大,制約了物流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規范管理。
  (二)缺乏合理的物流體系。目前,滕州的物流公司屬于“大而全”、“小而全”、“自成體系”,功能多以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等一般功能為主。物流職能形式單一,規模較小,沒有形成覆蓋整個滕州的物流網絡,無法有效組織大規模的物流服務。

  (三)缺乏專業化的物流人才。滕州物流的發展是基于滕州貿易的發達而發展起來的,由于物流規模大,不愁貨源,誰干誰賺錢,造成了在發展初期,出現較為普遍的不注重物流知識、特別是現代物流知識的學習現象。據測算,從業人員中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不到10%,接受過現代物流知識培訓的人員不到0.1%。
  (四)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體系。由于物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各自為戰,車輛空駛率高,物流設施忙時不夠用,閑時沒人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五)缺乏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存在功能簡單、功能層次低等問題。多數信息系統只有簡單的記錄、查詢和管理功能,而缺少決策、分析、互動等功能。面對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信息化已成為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滕州要走工業化道路,其實質就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達到互動并進,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基于優勢的物流發展對策
  根據物流業發展的新形勢,市委市政府適時推出了樹立“五個意識”、實施“六個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明確了物流行業的主管部門,把物流管理權向流通事業管理局集中,推動了現有流通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變。
  (一)改革物流管理體制。建議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組長,在全市范圍內集中管理物流業的發展,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物流業的發展規劃和政策,協調相關委、辦、局、行業協會、商會共同促進滕州物流業的系統規劃和發展。建立滕州市物流行業行政審批辦公室,集中辦理物流企業所必需的行政審批,將審批流程集中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
  (二)完善物流體系功能。完善資源整合,提高物流資源利用率。通過物流中心的規劃和建設,形成高效的、有規模效應的、能實現聯合運輸的物流支撐體系,發展多樣化、多渠道的物流方式,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務;大力推進 “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提高專業化程度;提高物流的組織化、社會化程度,打破“區域封鎖”,開展社會大物流。
  (三)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具有高素質的物流技術人才。建議市政府對涉及物流管理的相關人員進行物流知識的系統培訓,提高相關管理人員對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對提升商城檔次和競爭力、推動整個滕州經濟發展水平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貨運業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培養一批高素質、對行業發展研究深、看得準、勇于開拓的管理人才。
  (四)建立物流信息平臺。促進本地物流企業和其他各類企業信息接入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同海關、銀行、協會、學會、流通事業管理局、經貿委、交通局等專用信息系統的連接,逐步將本地物流信息平臺和其他地區信息平臺對接,特別是魯南蘇北的物流中心和青島物流園區信息網對接,爭取實現與全國物流信息平臺和國際物流信息平臺的連接。滕州物流信息平臺的數據處理中心建議設在河東區立晨國際物流信息處理中心。
  (五)樹立現代物流意識。走出把運輸、送貨認同為物流的誤區,加大宣傳力度,明確物流業重要地位,引導企業從根本上增強現代物流意識,改變“大而全”、“小而全”、“萬事不求人”的觀念,樹立現代物流經營理念。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指導企業積極重組,整合社會存量資源,改變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面,形成一個完善的、統一的社會物流體系。
  五、結論
  作為全國著名的商貿名城,滕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物流業發展優勢,物流產業已經成為滕州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優化生產力布局,有利于改善產業結構,有利于提高國民經濟綜合素質和企業經濟效益,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因此,形成有序的現代物流市場是快速和穩定滕州經濟的強有力的保障。
  (作者單位:河池職業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盾.現代物流管理.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2]陸江.滕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中國物流與采購,2009.17.
  [3]田清.物流產業經濟學.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0776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