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風險及其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周景冉
提要企業并購可實現企業間資源合理、有效地配置,使企業規模迅速擴大,產生協同效應,達到盈利最大化的目的,但企業并購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本文通過對企業并購中可能出現資產不實風險、財務風險、職工安置風險以及文化整合風險的剖析,提出完善企業價值評估體系、多渠道融資、并購支付方式多樣化、建立企業文化等若干對策。
關鍵詞:企業并購;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
企業并購作為資本經營的核心內容,已被國內外企業廣泛采用。并購有助于企業整合資源、規模擴張、增強競爭力,實現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同時并購也是一項充滿風險的產權交易活動。
一、企業并購風險的原因
目前,在企業并購操作過程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風險,如資產不實風險、財務風險、職工安置風險、文化融合風險等,這些風險的存在將導致并購失敗。
(一)資產不實風險。資產不實風險是企業并購中的最大陷阱。信息不對稱使收購方對被收購企業財務及經營的狀況了解有限,被收購方可能存在虛計資產、虛增利潤等行為,有未披露的未決訴訟、未決仲裁、債務擔保、產品質量保證等關鍵信息,導致并購方可能高估被并購方價值,做出錯誤的并購決策。
(二)財務風險。企業并購需要大量資金,僅靠內部積累難以滿足,因此企業還需進行外部融資,外部融資有股票融資和債務融資兩種形式。我國對股票融資做了嚴格規定,要求比較苛刻,發股前準備工作時間長、手續復雜,不利于搶占先機,同時股票融資會增加新股東,削弱原有股東對企業的控制且籌資費用高。所以,并購方往往更傾向于采用負債融資方式,但是如果企業舉債太多,負債比率過高,將導致資本結構惡化。到期債務要還本付息,企業財務負擔較重。因此,企業融資活動必然帶來或增加財務風險,企業如果籌資不當就會對企業資本結構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陷入財務危機;其次,單調的并購支付方式也會增加財務風險,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在并購時選擇現金并購方式。如果并購方現金流量不佳或融資能力有限則會影響并購的規模,甚至可能使并購計劃擱淺。
(三)職工安置風險。并購方要安置被并購企業員工或支付相關成本,還要面對富余職工負擔是否過重、再崗職工的熟練程度、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及并購后關鍵崗位的職工是否會離開等風險。如果那些擁有專門技術、掌握核心業務、控制關鍵資源、并在某個方面不可替代的被并購企業核心員工一旦離職,將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而且空缺的崗位一時難以找到合適人選,就算找到了,其招聘成本和培訓費用也很高。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當,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和業務流失,增加其管理費用和經營成本。
(四)文化融合風險。作為并購雙方兩家企業原本可能并不相關,彼此間在組織功能、技術、管理制度,特別是企業文化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一旦合為一體,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沖突,尤其是因功能重疊與文化理念上的差異而產生的人員沖突。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也會使并購陷入不利或者停頓狀態。
二、風險防范措施
在分析并購風險成因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降低企業并購風險。
(一)建立完善企業價值評估體系。為防范和規避并購中資產不實風險,我們必須要盡快建立完善企業價值評估體系,對企業資產進行準確的評估,確定合理的支付價格。一方面建立財務報表和產業分析評估體系。并購方通過對財務報表、財務指標及比率的分析,了解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其發展趨勢,還可以確定目標企業提供的數據是否真實,保證價值評估的準確性,對國家的產業政策、法律環境、產業狀況及產業結構的分析。根據國家規定的一系列指導性指標,并購方能夠定性和定量地了解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以及整個產業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采用恰當企業價值評估方法。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有市盈率法、凈資產賬面價值調整法、未來股利現值法等等??梢愿鶕煌脑u估方法建立相應的估價模型,并根據并購的發展對現有估價模型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并購方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分析研究。擬定的估價比較符合目標企業的實際情況,降低并購方可能遭遇的財務風險。
(二)多渠道融資,支付方式的多樣化。企業應多渠道融資,保持理想的資本結構。合理確定融資結構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資本成本最小化原則。企業既要將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的籌資成本進行比較,分別分析其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二是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保持適當比例的原則。在這個前提下,再對債務資本組成及其期限結構進行分析,將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入和償付債務等流出按期限組合匹配,找出企業未來資金的流動性薄弱點,然后對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期限、數額結構進行調整。
當前,一些發達國家采取換股并購、混合支付方式比較常見,且混合支付方式呈上升趨勢。企業應立足長遠目標,結合自身財務狀況,采用現金、債務和股權等組合支付方式。如果并購方發展前景好,并購后通過有效地整合可以獲得更大的贏利空間,并購方可以采用以債務支付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利用債務合理避稅,降低資本成本;如果并購方自有資金充足,資金流入量穩定,且發行股票代價較大或市場上企業的股票價值被低估,并購方可選擇以自有資金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如果并購方財務狀況不佳,資產負債率高,企業資產流動性差,財務風險大,并購方可采取換股方式,以優化資本結構。
(三)實現企業利益和員工需求兩個目標的一致。企業并購方要做到以人為本,一方面協調企業利益和員工需求之間的矛盾,實現兩個目標的協調一致,提高組織活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協調員工之間的關系,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從而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企業只有看重員工利益,給予核心員工優厚的經濟、福利條件,同時還要尊重被并購企業員工,開發多種經營渠道為富余職工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充分滿足員工個體利益需求,才能達到吸引、留住、使用人才的目的,增強企業內在動力,保證各項目標的實現。
(四)建立企業文化,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層應全面考察并購雙方的企業文化的類型和現狀,根據新企業的戰略和組織特點,對原有文化進行結構調整和系統融合。因此,企業并購方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企業價值觀、企業形象、職工信念和行為等入手,設計和構建一種全新的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隨環境變化而提升。加強管理人員的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使企業迅速適應經濟環境的變化。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西開電氣銷售有限公司)
主要參考文獻:
[1]孟華興,張偉東,楊杰.人力資源管理.科學出版社,2007.
[2]郜振挺,王曉耕.企業創新管理新模式.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6.
[3]徐艷華.企業財務風險探析.遼寧經濟,2007.3.
[4]章建平,陳娟.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中小企業科技,200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08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