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方正斷陷白堊系-古近系沉積體系平面展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賈寶增

  摘要 :本文利用精細地質研究成果對方正斷陷白堊系-古近系沉積類型、沉積環境、砂體沉積模式的沉積規律行了全面而完整的認識,研究了細分等時地層單元的沉積體系平面展布特征。著重分析了白堊系層序Ⅲ與新安村組層序Ⅳ、層序Ⅴ的沉積體系的平面展布特征,為預測砂體和尋找構造圈閉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沉積類型 層序 展布特征
  一、概述
  方正斷陷地理上位于黑龍江省方正縣、通河縣、延壽縣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28°15'~129°15',北緯45°25'~46°10',面積約1460km2。沉積體系平面展布分析是研究儲層沉積學類型及分布的基礎。層序地層學提供了可供預測的儲層砂體發育模式,其低水位體系域和高水位體系域是儲層砂體相對發育的兩個單元。
  本文通過對方正斷陷鉆井的巖心觀察描述、室內鏡下鑒定、粒度分析,以及巖性、電性、沉積構造、地震相標志及構造背景等方面,把方正斷陷白堊系―古近系劃分為沖積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4個沉積相。
  二、沉積相標志及沉積體系研究
  1、沉積相標志
  沉積相標志包括:巖石學標志、沉積構造標志、電性標志。通過對研究區沉積相標志的識別,將研究區主要沉積體系類型分為沖積扇體系、扇三角洲體系、湖泊體系、湖底扇體系。
  2、沉積體系研究
  沉積體系是受一個主要物源活幾個位置相機、性質類似物源控制,并反映某一種沉積環境中一系列相帶組成的三維巖相組合。
  (1)沖積扇沉積體系
  方正斷陷沖積扇沉積體系主要分布在盆地發育初期的白堊系沉積時期,盆地內部接受沉積的區域面積較小而且分散,主要發育沖積扇沉積體系,沉積物以棕色礫巖、粗砂巖、灰色砂巖,粉砂巖為主。在測井曲線上,沖積扇呈微齒狀箱型或桶型;在地震剖面上呈亂崗狀,連續性從近端扇到遠端扇逐漸變好,順扇體傾向方向為發散的楔狀,順走向方向呈丘狀。
 ?。?)扇三角洲沉積體系
  扇三角洲沉積體系是方正斷陷最為發育的一種沉積體系。古近系沉積時期,氣候濕潤、湖泊發育,斷陷周緣物源沉積體系很快進入湖泊水體之中,形成了近物源、多期次、規模不一并廣泛分布的扇三角洲沉積體系單元。扇三角洲主要由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緣和前扇三角洲組成。
  (3)湖泊沉積體系
  湖泊相進一步劃分為濱淺湖亞相、深湖-半深湖亞相。方正斷陷古近系,湖泊相具有發育,其中寶泉嶺組一段下部主要發育湖相沉積。濱淺湖亞相帶發育席狀砂、灘壩砂等砂體。在深湖-半深湖區域,主要以暗色泥巖沉積為主。
 ?。?)湖底扇沉積體系
  一個完整的水進型的湖底扇垂向上自下而上由內扇-中扇-外扇,向上砂礫巖含量變少,泥巖含量增加,厚度也增大。通過巖心觀察與描述,在方正斷陷中識別出湖底扇沉積體系,主要分布在方正斷陷的陡坡一側或盆地中心。
  三、沉積體系平面展布分析
  結合研究區的勘探研究認識,本文主要分析含油氣層段白堊系頂部與新安村組(層序Ⅲ、Ⅳ、Ⅴ)的沉積體系平面展布特征。
  1、層序Ⅲ沉積體系平面展布
  白堊系鉆井資料較少,地震反射較雜亂,結合實際的生產狀況,白堊系地層,劃分至三級層序,未劃分至體系域。
  層序Ⅲ沉積時期,氣候較為干旱。方正斷陷主體的周緣發育了幾個規模不等的沖積扇,入湖后形成的扇三角洲大面積發育;斷陷西南部發育了幾個規模較小的扇三角洲;盆地的中部以濱淺湖沉積為主。總體構成了沖積扇―扇三角洲―濱淺湖沉積體系。(圖1)
  2、層序Ⅳ沉積體系平面展布
  低水位體系域+水進體系域沉積時期,斷陷東北部邊緣發育了幾個扇三角洲沉積水系,橫向上彼此聯結;其它地帶的扇三角洲沉積規模較小;在斷陷中部形成了小規模的湖底扇沉積,斷陷的大部分地區為濱淺湖沉積,總體構成了東北部水系發育的扇三角洲-濱淺湖沉積體系。(圖2)
  高水位體系域湖泊面積范圍較大,扇三角洲發育,較前期扇體規模減小。斷陷西北部扇三角洲發育,規模較前期未發生大的變化,斷陷右緣物源供給明顯減少,扇三角洲基本不發育。斷陷中部發育規模較小的湖底扇;大部分地區以濱淺湖沉積為主,整體為水系較發育的扇三角洲-濱淺湖沉積體系。
  3、層序Ⅴ沉積體系平面展布
  低水位體系域+水進體系域沉積時期,斷陷東北部邊緣發育了幾個扇三角洲沉積水系,規模較大;斷陷西南緣的扇三角洲數量少,沉積規模較小;在斷陷中部有小規模的湖底扇沉積,斷陷的大部分地區為濱淺湖沉積,總體構成了水系較發育的扇三角洲-濱淺湖沉積體系。
  高水位體系域沉積時期,湖泊范圍加大,扇三角洲規模明顯較少。斷陷東緣發育了一個較大扇三角洲沉積體系,扇體面積較大。斷陷西部邊緣發育了幾個扇三角洲沉積水系,規模較較小;斷陷西南緣的扇三角洲數量少,沉積規模無較大變化;在斷陷中部有小規模的湖底扇沉積;斷陷的大部分地區為湖泊沉積,其中在東北部發育水體較深的深湖-半深湖相,在西南部發育水體較淺的濱淺湖沉積。總體仍然為水系較發育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積體系。
  四、結論
  1、識別了研究區主要沉積體系類型,具體包括沖積扇體系、扇三角洲體系、湖泊體系、湖底扇體系,建立了各種沉積體系的巖性組成、沉積構造、地震、測井識別標志。
  2、研究了細分等時地層單元的沉積體系平面展布特征。著重分析了白堊系層序Ⅲ與新安村組層序Ⅳ、層序Ⅴ的沉積體系的平面展布特征,為預測砂體和尋找構造圈閉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胡望水,呂炳全,張文軍等.松遼盆地構造演化及成盆動力學探討[J].地質科學,2005,40(1):16~31.
  [2] 趙文智,何登發,李小地等。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導論。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9
  [3] 楊萬里,王志武,鐘其權等.松遼陸相盆地石油地質[J].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5.
  [4] 錢奕忠等.層序地層學理論和研究方法[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作者簡介
  賈寶增(1982-),男,助理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油氣藏儲層評價方面的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234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