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紀秀明
摘要:現在我們國家的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都對“人師”的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觀念要更新,教學方法也要改革。在日常的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的實際,在實驗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齊頭并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學生主體、堅持實驗教學
一、在演示實驗方面做到
1、運用假設法,喚起學生積極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
2、運用對比實驗,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果
3、拓展演示實驗, 使知識面變寬,寓知識與實驗中
4、適當改變演示實驗,提高教學效果
二、學生實驗方面做到
1、細心指導,實施愉快教育
2、運用所學知識把一些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
3、布置一些課外實驗,培養學生的興趣
現在我們國家的教育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都對“人師”的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觀念要更新,教學方法也要改革。在日常的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的實際,在實驗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齊頭并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演示實驗方面做到
1、運用假設法,喚起學生積極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
2、在做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時,沒有照本宣科做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的方法。經過引導和討論提出三個假設(1)可燃物燃燒是因為有充足的氧氣(2)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著火點(3)可燃物燃燒是在充足的氧氣中,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的結果。然后學生討論得出結論。通過實驗自己去驗證自己的結論。使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得到了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運用對比實驗,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果
在做氧氣制法實驗時我采用了兩套實驗裝置:一種是正確的方法(即塞棉花),一種是錯誤的方法(即不放棉花),結果塞棉花制得的氣體是無色的,不放棉花的氣體是淺紅色的。啟發學生為什么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討論總結。而我隨手把少量的高錳酸鉀粉末放到了盛有水的燒杯中,結果不言而喻。然后試驗完畢,一種采用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的方法。一種是采用先熄滅酒精燈,后撤掉導管。結果是后者是水沿導管流入試管,試管炸裂,驚得學生目瞪口呆,。前者裝置完好無損。通過對比實驗把注意事項與實驗結合起來,增強了直觀性,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實驗的注意事項,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分析能力。
3、拓展演示實驗,使知識的覆蓋面變寬,寓知識與實驗中
再將完氧氣的化學性質之后,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既然氧氣能跟炭、硫、磷這么多物質反應,為什么在驗證空氣組成時,用的是磷而不用炭和硫呢?是不是可以用炭、硫代替磷這種物質呢?學生討論,然后通過自己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結論。
4、適當改變演示實驗,提高教學效果
如在講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對實驗加以了改變(1)取適量的過氧化鈉粉末用脫脂棉包好,用滴管滴入幾滴水(2)在大試管中放入過氧化鈉粉末,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用雙孔塞安裝好,右邊安裝有紅墨水的U形管,觀察現象(3)取大試管放入過氧化鈉粉末,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用雙孔塞安裝好,右邊安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在出口處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觀察現象(4)在(2)所得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觀察現象。從而得出結論。提高了教學效果。
以上只是培養了學生的動腦能力,并沒有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不能使學生的動手和動腦能力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學生實驗方面進行了探索
細心指導,實施愉快教育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練。學生走進實驗室,往往感到手忙腳亂。實驗步驟能熟記,自己操作時丟三落四或者把實驗順序做反。針對這些情況我沒有采取厲聲斥責,而是采取了如下做法:如制取氧氣完畢時個別學生先撤掉酒精燈,后撤導管,針對這種情況采取“視而不見”,等水倒流進入試管,讓學生觀看并討論原因,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把步驟做反了。再比如用高錳酸鉀制氧氣時有些學生忘記了在管口放棉花,結果水槽中的水呈現了紅色,我采取了下面的做法,在盛水的燒杯中放了一點高錳酸鉀粉末振蕩,接著拿起了一小團棉花、、、、、、、、、、此時無聲勝有聲,學生們頓時恍然大悟,明白了怎么做。即達到了目的,又培養了師生感情。所以教學也是一門學問。
運用所學知識把一些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實驗有很多弊端,總是將原理、目的、器材、操作步驟、結論事先告知學生,然后按部就班開始操作,學生根本體會不到發現問題并解決實驗結論的樂趣。因此適當改進實驗方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講完實驗室制乙烯實驗時,我先做,讓學生觀察現象,本來乙醇、乙烯、濃硫酸都無色,為什么在實驗中液體變成了黑色呢?乙烯本來是無色氣體,為什么在實驗過程中聞到了有刺激性的氣味?學生討論探討,完成結論。接下來運用所學知識驗證你的結論。下節課到實驗室驗證你的結論。還有就是講完碳酸鈉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時,觀察現象?為何不同?接著探討兩瓶無色液體一瓶是鹽酸一瓶是碳酸鈉,不用其他任何試劑如何加以區分?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即達到了鞏固知識,又達到了提高能力的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事在必行,高中實行了新課改,在化學學科中重點強調探究性教學的重要性,電腦的普及,多媒體的運用,都擺在了我們的面前,要求教師在各個方面都要提高自己,所以教師一定要倍加努力學習,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23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