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實驗活躍化學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實驗是初中化學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部分既可以與化學教材中的課本知識相聯系,又可以與學生的課外實踐相聯系。鑒于此,本文探討了初中化學中實行趣味實驗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研究了如何以趣味實驗豐富化學課堂的方法,以達到活躍化學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實驗;教學;氣氛
作為一門基于各項實驗的科目,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能夠優化初中生掌握化學概念及其現象的程度,有助于初中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高效率的學習方法,進而鞏固化學的基礎知識。伴隨新課改的實施,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將迎來全新的機遇及挑戰。《普通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也指出: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只有敢于創新實驗教學,才可以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在倡導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學校更關注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所以,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單純的學習理論知識,化學課堂必然是索然無味的。靈活的使用趣味實驗,化學課堂就會變得更為活潑、輕松。在實驗的探究過程中,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僅得到了鍛煉,其合作意識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以為他們今后的成長鋪路。本文從創新實驗教學的角度,談談如何利用趣味的實驗活躍初中的化學課堂進行了一些探討,僅供參考。
一、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中重要性分析
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好壞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化學知識的掌握和探索,新一輪的教學改革更是在此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征可知,初中生對不熟悉的一切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而這一特點也與趣味化學實驗的興趣點是相符合的。以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幫助其在化學學習過程當中樹立良好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傳統的化學課堂,其授課方式主要是填鴨式,以灌輸的形式向學生講解化學知識。教師是整節課的主控人物。雖然教師在舞臺上講得眉飛色舞,但學生聽得卻一知半解。沒有理解化學的精髓使得化學課堂的效果并不好,長此以往,本身就難度系數較大的化學知識,學生學起來會特別費力,很容易激起學生厭學的情緒,進而陷入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但使用趣味性的化學實驗,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在趣味化學中教師以學生善于接受的生活片段入手,讓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而感知到與之相關的化學知識,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將課本與生活實際做到完美的結合,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知識是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
當然化學實驗結果并不一定全是成功的,即使是失敗的也沒有關系,學生可以總結失敗的經驗,學會反思,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進行醋和小蘇打的系列反應教學時,教師可以準備食醋和小蘇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二者之間混合會形成什么反應,觀察其現象,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得相關的知識。
二、培養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對化學有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人類探索的首要條件,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好奇心是推動學生探索化學知識的先決條件。在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過程中,好奇心的驅使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它是學生創新行為形成的內在動力。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曾經說過,他并沒有比別人更多的天賦,只是對一切事物有著比別人更多的好奇心而已。學生只有對一種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的時候,才會有創新思維。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就是因為某些人對一些事物或者現象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才去探索、研究、實驗,最終才有了很多對我們現代生活有著重大影響的發明和創造。正因為牛頓對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產生了興趣,才有了后來的萬有引力;萊特兄弟對于鳥的飛行產生了好奇,才有了可以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飛機。如果沒有這些人對于新生事物的強烈的好奇心,就不會有創造性的思維意識,更不會有這些改變世界的發明創造。因此,我們要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和探索問題原因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中教學策略分析
(一)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
使用趣味化學實驗,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場景聯系到化學知識,善于發現問題。比如在進行新知傳授時,教師可以提前先布置好與之類似的生活場景的觀察作業,讓學生在觀察中,產生探索的欲望。之后,再引導學生預習新課。這種課堂形式較之于傳統課堂而言較為靈活,而且很容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例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解暑圣品就是可樂和雪碧。而這兩種飲料的顏色是不同的。淺褐色的是可樂,透明的白色液體則為雪碧。教師可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杯中,進行混合,其混合液的顏色與可樂的顏色類似。之后再向裝有混合液的燒杯中加入硫代硫酸鈉粉末。輕輕搖晃燒杯,就可觀察到神奇的一幕。溶液的顏色由淺褐色漸漸變為無色,這種實驗就可以讓學生在靈活的掌握化學方程式的同時又可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ǘ┳⒅貏撛煨运季S的培養
在一切發明創造中,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創新能力的基礎。對學生開展創新教育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要培養創造性思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展開聯想。對于學生提出的想法和問題,教師要給予肯定,對于有問題的地方,教師要正確引導并注意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是要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和動手實驗的能力。認真細致的觀察是所有科學新發現的基礎,實踐是把學生的創新意識轉換為真正的創新能力的過程。這兩個環節要求學生從認真觀察開始,通過實驗把想法變為行動,最終發現共同現象或不同現象,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創造性思維。
許多發明創造是在不斷的堅持下,在偶爾的機會當中出現的,有時一個不小心的疏忽就可能導致與成功擦肩而過。法國著名的化學家巴拉爾發現了溴,這讓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后悔不已。這是因為在巴拉爾發現溴之前,化工廠就曾將一瓶液體送給了李比希,可是李比希沒有重視起來,他并沒有進行細致的分析就說這瓶液體是氯化碘,而實際上這瓶液體正是巴拉爾發現的溴,李比希就是這樣失去發現溴的機會的。所以說,無論做什么事情,尤其是做科學研究這樣的事情,我們必須要有嚴謹的作風和堅持不懈的態度。 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還有一方面可以進行培養。學生在與生活場景相類似的模擬場景中,用化學相關的思維去思考生活現象培養,并提出相關問題。這些問題并不是學生胡亂猜想和憑空捏造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論作為支持,因而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具有創新思維的有趣實驗的剖析時,需要注意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探索問題,具有研究的價值,再去做實驗探討問題。
?。ㄈ┮匀の秾?,注重實驗結果分析
引入趣味性化學小實驗,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善于探索問題、思考問題、創新思維的能力,而不是僅僅讓學生了解實驗的規則及操作流程。因而在選取實驗時,要著重注意實驗的趣味性,以趣味導入,讓學生愿意動手去操作。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學生可以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去做實驗進行分析,觀察實驗現象,從而使得化學知識深深的印在學生的腦海當中。在實驗分析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匯報結果,并在學生匯報之后,教師要對其進行適當的總結與提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舉個例子來說,在氧氣教學中,課本中給出的實例是二氧化錳催化劑在過氧化氫溶液中的快速反應,產生了氧氣,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還有何種方式可以產生氧氣?通過搜集資料,可知電解水、加熱高錳酸鉀等方式都可以制備氧氣。但這些方法對環境要求高,產生的氧氣純度較弱,不適合做實驗分析。
四、結語
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靈活的使用趣味性的小實驗,不僅可以調節化學課堂的氛圍,使之變得更為活躍,還可以提升整個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化學實驗學習來說學生趣味性的課堂十分重要,能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教師應該重視起來,積極關注,做好課堂教學的優化設計,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給出指點和引導,幫助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在輕松快樂中學習知識,爭取在提高化學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其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小靜.趣味實驗活躍初中化學教學氣氛[J].考試周刊,2018(05):158.
[2]賈克軍.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運用的有效策略[J].中華少年,2017(15):178—179.
[3]王英.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7(4):88—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