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活躍中學歷史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使得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在歷史課堂中,現代建構主義下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就是讓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引下利用信息技術,來自主動參與課堂,具有很強的探索性、自主性的教學活動。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營造一種和諧、活躍、開放的氣氛,應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們與網絡建立一種親密的關系,積極參與討論,以提高孩子們的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由原來那種被動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轉變,這種學習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主動和自由。
關鍵詞:巧用 現代信息技術 活躍 歷史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085-01
1.當今創新的中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回顧歷史,中國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也一直隨著中國的發展而變化著,教育方式應與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的發展相適應?!拔锔偺鞊瘢m者生存”這種競爭原則對于教育方式也一樣適用。人類社會從幾百萬年發展到現代,人類的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的變化又是通過勞動工具的變革而變化的。現代信息技術就是當代教育教學活動中最好的“勞動工具”,中國在崛起的大道上雖然走了許多彎路,但是到了二十世紀末,主動采用了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到了信息時代,中國逐漸強大了,成了舉世矚目的強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方式也在不同時期不斷改進、變革,作為新中國的歷史老師,我認為在當今中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是十分必要的。
2.巧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中進行有效合作探究學習
二十一世紀是世界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這就要求未來的人才應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創造性人才,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合作探究來完成。合作探究是歷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有效合作呢?這就需要教師善于發現學生不同的特長,因材施教,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們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長。
案例:在講授《全民族抗戰的興起》這一課之前,我布置了十三個探究任務,根據孩子不同的特長,把全班同學分成十三組,每一組完成一個探究任務。第二天一上課,我針對這十三個探究任務讓孩子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沒想到竟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姜雪燕、陳文等同學歷史基礎不是很好,但是在探究“1937年前中日國力如何?”這個任務時,竟然分別列舉出中日的國土、人口、煤產量、工業總產量、鋼產量、艦艇數、和飛機的數量的具體數字,從這些數據中充分說明當時中國與日本國力相比差距懸殊。全班同學都對他們刮目相看,這組數據讓同學們更加清楚:如果說全民族不團結抗戰,中國是很難打敗日本的。這就是探究合作的功勞,當然,在探究過程中少不了得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否則孩子們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查到這么充分的數據的。
3.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孩子們才能在課堂中發揮主動性,才能愉快地學習,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重點。使學生寓知于樂、以趣激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熱情高漲,有一種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的快感,師生的情感自然而然融為一體,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教師也輕輕松松地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在學習《探險者的夢想》這課時,我較多地采用了動畫情境,用多媒體打開《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先讓學生在圖中找到舊航路,然后導入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接著用活動的箭頭分別畫出哥倫布和麥哲倫的航線,讓學生消除了對這段歷史的時空距離,學生自然而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很快融入了這段歷史當中,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他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哥倫布為什么那么勇敢,那么執著???如果沒有哥倫布就沒有現在發達的美國,加拿大了嗎?我們也就沒有咖啡喝了吧?……當然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一定是深思熟慮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引導。最后我放映三幅世界地圖(分別是公元1年、公元1500年和公元1800年的三幅地圖),學生很快就能找出這三幅圖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隨著時間的前進,人們了解世界的范圍越來越多了,也就是說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逐漸融為一個整體了,這就是新航路開辟的最主要影響。孩子們針對這個問題又提出了許多想法,同學之間暢所欲言,你回答他的問題,他解決你的答案,隨后我引導他們得出了完整的答案。這節課的教學任務也就輕松的完成了。
總之,巧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把教師的教學設計空間延伸到無限,為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了條件,也可以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整合更加合理、有序?,F代信息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豐富了知識,增加了信息量,開闊了眼界,使歷史課堂的面目煥然一新。
參考文獻
[1]劉美鳳著.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3)
[2]桑新民著.“當代信息技術在傳統文化——教育基礎中引發的革命”[J].教育研究,1997(5)
[3]溫寒江,連瑞慶著《構建中小學創新教育體系》[J].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