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孫愛峰
摘要:并購是企業迅速實現對外擴張的策略,同時也是一項高風險的資本擴張活動。在影響并購的諸多因素中,財務風險是決定并購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加強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將對并購財務風險的含義及其種類進行闡述、并提出了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關鍵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風險管理
近些年來我國企業的并購交易在不斷發生,規模及層次不斷擴大,并購對于企業財務肯定帶來風險和影響。對指定企業的定價、并購融資和支付形成了并購財務風險的主要方向。怎樣更好地認定及控制并購財務的風險,成為主要并購企業所必須考慮因素。文章從主并企業單位的角度,解析了并購財務風險的動因及干擾因素,更對控制并購財務風險給出建議。
一、企業并購風險綜述
企業并購是企業間的合并與收購行為,簡稱M&A。并購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風險。并購風險指因為企業并購階段中信息的非對稱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生產管理活動復雜性及企業自身的能力有限性,從而致使企業并購以后不能達到預期經濟效益。按并購風險之成因,將其分為:產業風險,信息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政策風險,財務風險。因為各類風險因素的作用結果終會反映于財務信息上。故而,廣義財務風險為一種綜合性的風險,能看作是并購風險之最終表現形式。
二、并購財務風險的種類
從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形成原因來分析,導致財務風險的因素主要為定價抉擇、融資抉擇及支付抉擇。故而,可將財務風險分為三大類:支付風險,定價風險,融資風險。
?。ㄒ唬┲Ц讹L險
支付風險也可稱為流動性風險,指企業并購以后債務負擔加大,又缺乏短期內融資,從而顯現支付困難的狀況。在現金給付的企業并購里表現地尤其突出。往往并購資金數額是很大的。并購企業在短期內通過大量地舉債募集到現金后支付給目標企業。經常會使有些并購的企業很可能在長時間里都難從大量現金流出中緩過來,因而影響企業資金流動性。目標企業往往資產負債率很高,導致并購后企業的負債率大幅上升,資本安全系數降低。假使并購方融資能力欠佳,現金流安排地不恰當,流動比率就會產生大幅度下降情況,使并購方產生資產的流動性風險。2001年Dynagy企業并購瀕臨倒閉的安然公司付了16億美金的現金從而增大了公司財務的負擔,導致公司現金流減少,最后一無收獲。由此看來,并購企業在并購中的教訓最終會表現在財務失度上。
?。ǘ┒▋r風險
定價風險指在并購中并購企業對目標企業價值評估之不確定性,從而造成的價格遠離風險。合理的并購定位是并購成功的前提條件,但對目標企業進行合理定價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一是信息不對稱引起并購企業評估的風險。在并購定價抉擇中,因為并購各方有著信息不對稱性,并購方往往會高估目標企業價值,從而定價較高,致使支付增高成本。二是企業并購缺少可操作性強的有效評測指標體系。到當前為止,在并購理論和實踐中尚未形成操作性較強的企業價值評估指標體系。并購過程中人的主觀性對并購影響很大。并購很難能按市場價值規律來定價。三是缺乏健全的并購中介組織。在并購市場中,并購中介甚少,并購活動全過程需要企業自身負責。這樣就很難降低并購雙方的信息成本。并增加了并購的交易成本及新企業的整合難度。
?。ㄈ┤谫Y風險
并購里的融資風險主要指和并購資金及資本結構有關的資金本源風險。具體包括資金在數量上、時間上能否保證需要,融資方式與并購動機是否相符,債務擔負對企業正常的生產營造是否有負面影響等。通常融資風險主要表現為債務風險。它來源于兩個方面:并購企業的債務風險和目標企業的債務風險。并購需要大量資金,通常并購資金來源有兩種渠道: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通常內部融資(主要是權益融資)的籌資阻力小,無成本費用,但大量采用內部融資會占用企業的流動資金,容易產生資金鏈斷裂,增加企業財務風險。而外部融資(主要是債務融資)則會增加企業的資產負責率,加重企業在一定期間的財務負擔。排列不當會使企業陷入債務危機,從而導致企業陷入破產的境地。如在財務杠桿并購里,企業并購資金大部分是向銀行借款或是發行高風險高利率債券籌集而來,而償還這種債務的資金來源于目標企業的現金流。這種融資方法勢必會增大企業財務風險。尤其在目標企業現金流不像并購之前預測的那么穩時,企業會因較高的財務風險而陷入財務危機。此外,某些企業本身資產負債率已經非常高,再次舉債能力不足。即使舉債成功,也會在并購后因為企業負債過高,資本結構偏離正常經營狀況,導致財務惡化,甚至會致使企業破產。
三、企業并購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和方法
對于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和各種并購財務風險的情況,為增高企業并購的成功概率,防止和減少并購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采用以下具體辦法。
?。ㄒ唬┯行д归_資產和財務戰略組合
為了防止整合時期的財務風險,使并購一方在握有對方的經營管理權的基礎上形成有效及迅速的整合,可以從資產和財務戰略整合兩個方向下手。第一,并購后應實行資產債務組合,剝離低效資產,提高資產質量,形成企業資源的優化。當并購一方接手目標企業的債務時,一般可以按照“負債隨資產”原則承擔目標企業的債務,也可以在雙方協商的基礎上將被收購方的負債轉為股權。第二,并購后也應進行財務戰略性調整,為被并購方形成可行的業績評價考核體制,將并購雙方企業的經營戰略來整合,逐步調整并購以后企業經營的策略,增強企業生產效益,來使并購雙方企業一起發展。
?。ǘ┨岣咝畔⒌娜〉媚芰?,減弱企業價值評估風險
因為信息不對稱和收購方握有信息不完全已經成為企業價值評估風險產生的本因,所以,在避免惡意收購的基礎上,應在并購計劃制定時對被并購公司進行較準確的評估。并購方可以聘用有資格的投資銀行進行預測,考察被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了解掌握全面性、真實性的資料,來對被收購企業來合理和準確的評估。企業價值評估辦法主要有賬面價值法、現金流量法、市場價格法等,并購一方可以根據并購動因、信息掌握情況來挑選不同的評估方式,從而準確地評估企業的價值。
?。ㄈ┩卣谷谫Y的渠道,建立有效的融資結構
并購一方在確認了并購所需資金數額以后,就要著手準備資金的募集。企業在制定融資計劃的時候,應進行綜合考慮,拓展多種融資渠道。首先,政府等相關部門作為外部融資的組織者應增加企業的融資渠道,可通過建設各類投資銀行、建立并購基金和完善本地資本市場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其次,融資結構主要包括企業自有資本和權益資本、債務資本的比例結構等內容,因此,企業應遵循資本成本最小化原則,將以上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從而對被并購方的債務資本進行分析,調整企業負債的數額結構和負債期限。
?。ㄋ模┮罁杀Wo防范財務的風險
在并購行為的整個過程里面,各方有必要簽訂相關法律條文或合同,其中有相關文件、義務條款、保密條款和賠償情形等。因為在并購考查中往往不能深入到每方面和細節,所以必須通過法律協議保證并購的企業雙方利益,增大并購的正確性。在并購過程中,被并購方通常不會主動透露相關信息,甚至有刻意隱瞞或者信息造假的現象,這就要求并購方在操作中始終持審慎態度,掌握并分析準確的財務數據,進行合理財務運作和產業判斷,最大限度避免財務風險。
?。ㄎ澹┻x擇合理的支付辦法
不一樣的支付方式所產生的財務風險不盡相同,其風險轉移或分散地作用也不相同。并購方應該充分思考不同支付方式的支付成本和利弊,在此基礎上挑選合理的支付辦法,將潛在的風險化解或分散。第一,并購方應先估算并購后所帶來的收益率是否大于并購的資金成本率,再進行進一步的考慮。第二,在決策中應該保證支付方式風險做到最小,應該使并購戰略分析和并購方案風險抉擇評價系統更為詳盡和有可行性,在各種方案里面充分考慮企業的流動資產狀況,來減輕企業的債務負擔。
參考文獻:
1、錢海波.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分析與控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4(2).
2、王宗光,常文芳.企業并購財務風險及其度量模型探析田[J].財會通訊,2008(2).
3、孫韶華.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漸入佳近[N].經濟參考報,2008-12-30.
4、張楨.企業并購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貴州大學,2008.
?。ㄗ髡邌挝唬褐袊綎|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326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