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制度與財務風險防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蔡海雄
【摘要】內部財務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機構成部分,現代企業管理中完善財務制度防范財務風險的基礎。文章認為,現代企業制度的財務管理模式應是建立以財務預算為前提,以資本管理和成本管理為重點,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等。
【關鍵詞】 財務制度 財務風險 防范 預算
財務風險是企業自始至終面臨的問題。增強財務風險意識,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是擺在企業管理者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課題。眾所周知,單位經濟活動業績的好壞、制度的有效,其根本原因取決于管理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制度控制就顯得很重要。加強財務制度建設,可以幫助企業完善風險管理,堵塞管理漏洞,避免損失浪費;幫助改善經營管理,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幫助正確決策,防范管理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一、財務制度與財務風險防范的關系
1、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
企業生產經營中各種矛盾結合體的綜合反映。一方面,由于市場的不確定性,企業只要開展經營活動,就會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風險總會伴隨著收益,凡是沒有風險的事情就可能不存在潛在收益,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收益。另一方面,企業內控機制、財務治理情況等也會存在較大的財務風險。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就是要客觀分析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不斷加強風險管理,使財務風險在可控的情況下達到企業效益最大化。
2、財務制度的發生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代表現代企業發展方向的公司制企業大量出現,并且其規模也不斷擴大。這使得企業組織結構龐大,管理變得越來越復雜,企業問的競爭也日益加劇。為適應這種要求,企業管理便著手研究與擴大規模、應付與競爭有關的資本籌集及公司的合并、分立等問題,財務管理活動規模擴大。為規范財務管理,人們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標準,這便是財務制度。由此可見,財務制度的建立是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3、現代企業中財務制度的地位
現代企業制度是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組建、管理、運營的規范制度形式。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是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F代企業制度的上述特點,對我國企業現行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財務管理是按國家統一的政策、法令和規章制度。同時現代企業管理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企業經營決策依靠財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通過價值形態對企業資金運動進行綜合性管理,滲透和貫穿于企業一切經濟活動之中,企業的生產、經營、購銷、調存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財務的反映和調控,企業經濟核算、財務監督更是企業經濟活動的有效制約和檢查手段??梢哉f財務管理作為―個信息系統和企業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一切管理的共同基礎。
4、當前企業財務制度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一些企業包括大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大多與財務制度缺陷有關。有的內部監督部門沒有履行相應職責,會計信息不反映有關經營風險,反而一直認為公司風險監控有效。有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存在問題,無章可循,因此難以得到職工的全面認可和積極配合。有的違章不糾,沒有追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責任人的責任,使企業管理出現舞弊的可能。另外,還有些企業財會人員素質不高,如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業務技能素質、工作態度等都不能滿足發展要求。這些都給企業財務風險的出現埋下了隱患。
二、完善財務制度,加強財務風險防范的措施
1、建立財務預算管理體系
預算化管理是當今信息社會對財務管理的客觀要求,企業財務預算是由企業最高權力機構討論通過的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決策和目標規劃的財務數量說明和責任約束依據。我們要充分重視以下幾項工作:搞好財務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強財務預警能力。著力于做好預測證券市場價格變化和企業現金流量變化預測工作,為企業融資和投資提供決策依據,使企業財務活動在籌資、投資、用資、收益等方面避免盲目性。圍繞目標利潤編制生產預算、采購預算、人工預算及其他各項預算。圍繞效益實績、考核預算結果,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積極采取措施糾正偏差。
2、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機制
?。?)掌握成本控制關鍵點,發揮財務部門抓成本管理的優勢。要發揮財務部門擁有大量價值信息的優勢,運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測定成本最低、利潤最大的產銷量,減少無產勞動;開展價值工程運動,尋找適合企業產品特點的既能提高產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徑。(2)拓寬成本考核范圍,建立以財務為中心的成本考核體系。財務部門要考核產品制造成本、質量成本、責任成本,還要核算產品銷售前成本、售后成本的后續成本;不僅要核算產品的有形成本,還要核算產品的無形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從側重簡化成本核算轉移到側重成本控制;推行責任成本制度,在企業內部劃小核算單位,設立責任成本中心,財務部門要客觀公正地評價成本中心的績效,實行成本否決制,使財務部門在全員和全過程成本控制網絡中發揮核心作用。
3、完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
企業應當建立起“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防、風險控制”的管理機制,特別應加強財務風險的預防和控制,通過制定應付風險的方案和措施, 以增強企業的財務應變能力,及時有效地阻止不利事件的發生,把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我國加入WTO后,機遇和挑戰并存,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復雜,更需要我們制定企業財務管理戰略,建立信息網絡,為正確進行各項決策的風險預防和控制創造條件。
4、優化資金管理體系
?。?)調整負債結構,大力組織低成本存款,使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有一個合理的比例。(2)優化貸款結構,提高資產質量。要加大對重點項目的資金投入,要逐步收縮總體生產能力過剩、經營效益不高、缺乏競爭優勢的傳統項目信貸總量。(3)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正確匡算和科學預測資金頭寸,靈活調撥資金,大力壓縮庫存現金,減少無息資產的占用,提高有息資產的占有率,發揮資金的最大效能。
5、加強財務人員控制
?。?)實行財務委派制:加強對基層財務工作的管理和監督,總公司向分子公司直接委派財務人員。被委派的財務人員對本單位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和監督。(2)會計人員崗位定期輪換制:會計崗位的設置既要符合本單位實際需要,更要符合內部控制的要求,真正做到不相同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崗位輪換制有利于會計人員全面熱悉業務、不斷提高工作能力。(3)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每年至少一次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以提高其業務素質。
總之,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更加嚴峻的挑戰。企業只有構建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財務管理模式,才能有效規避風險,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 企業會計制度和準則編寫組:企業會計制度和準則[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1.
[2]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3] 晉玉梅:正確認識現代企業制度下財務管理的特征[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4).
[4] 陳懷忠: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的制度防范[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200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48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