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新契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一度成為輿論焦點麻疹疫苗陰謀論,現在已經通過衛生部的官方辟謠和廣大兒童的安全接種告一段落。
作為生物醫藥產業的一個典型產品,疫苗所受到的高度關注,充分體現出生物醫藥產業對于人類的意義。公眾覆蓋面極廣并且與人類健康直接關聯的特征,意味著生物醫藥產業天然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目前醫藥生物技術產品的產值在醫藥產業中所占比例不足10%,但由于傳統的新藥研制方法難度越來越大,研制開發成本不斷上升,成功率越來越低。因此。在世界較大的制藥公司中,目前有70%的項目使用生物技術開發。
可以預見,21世紀,整個醫藥工業面臨使用生物技術進行更新改造。從現實來看,與傳統醫藥產業相比,全球生物藥品的銷售額年均增速已經大大超出了全球醫藥產業年均增長,大型制藥公司的處方藥銷售中,生物藥品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
順應這一趨勢,國家已經將生物醫藥振興納入到“十二五”規劃中,作為重點扶植發展的對象。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科技部、衛生部、財政部等部委參與制定的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目前正在緊張制定中。各地方政府,對此也給予了充分的熱情,緊鑼密鼓開始了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的部署,如江蘇、上海、北京、四川等地政府,都已經將生物醫藥納入到正在實施的新興產業振興計劃中。
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核心是創新。
科技創新,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內核。只有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研發適應多發性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要求的創新藥物,形成以創新藥物研發為龍頭的醫藥研發產業鏈,才能大幅度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中國的生物醫藥需求,多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落后的狀況,卻未能得到根本的改變,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創新。低水平的重復仿制,讓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在國際市場上難以有所作為。
體系創新,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保障。生物醫藥屬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長周期”行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初期,需要一個涉及政府、科研院所、企業、銀行等多部門的完備體系支持,傳統體系和合作模式顯然已經無法勝任,為此必須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地方政府與銀行合作建立生物醫藥創投引導基金,部委與相關單位合作建立生物醫藥發展基金,科研院所和業內企業合作建立生物醫藥高科技產業聯盟,這些全新的嘗試已經開始在各地推進。其最終目的,將是建立一個以政策為引導,以資產為紐帶,以科技為內核,以項目為載體的生物醫藥產業良性發展體系。
本期刊物,我們以疫苗產業為觀察點,對其發展進行了縱橫比較和由點及面分析,并試圖通過這一代表性產業的報道,讓大家管中窺豹地對生物醫藥產業有所了解,把握其中的新契機。
本刊編輯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56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