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業的新機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疾風知勁草。本輪金融危機,對于所有的產業,都是一次大考。整體經濟環境受到系統性沖擊之下,仍體現出強大生命力的高增長產業,應當將其視為趨勢性機會給予充分重視。軟件業,就是其中的代表。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陳英日前表示,盡管金融危機還未消退,我國軟件與服務業上半年依然逆勢增長超過20%。有關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我國軟件產業的年均增長率為38%,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有所放緩,增長率降為29.8%,但依然是所有產業中發展最快的。
中國經濟為軟件業提供了持續高速發展的機會。從總量來看,中國擁有世界上5%的電腦和15%的移動電話,這些智能化設備的運營都需要各類軟件的支持,市場規模巨大。而中國的軟件服務產值只占世界總量的0.2%,從發展上看,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和傳統企業向信息化全面轉型,對于軟件的需求將不斷擴大。從世界的經驗來看,本土軟件業更容易滿足本地化需求和貼近客戶業務。基于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軟件業正迎來持續快速的發展空間。
商業模式創新帶來新機會。隨著軟件應用于經濟運行各方面,其服務的內容和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帶來了許多新機會。
服務外包是特別值得重視的領域。以中國東軟BPO業務為例,東軟在大連、沈陽、成都分別建立日語、韓語、英語面向全球的呼叫中心,通過一站式的服務使得客戶可以通過電話,通過郵件,通過網絡來實現相應的接入,通過標準的坐席管理實現客戶的前臺幫助,以及其他業務的外包。軟件服務全球外包的模式,最初階段主要是基于勞動力成本的考慮,時至今日,專業化分工和服務質量已經成為外包服務的主要標準,其附加值也在不斷提升。
通過License moded方式實現盈利,是另一種創新。軟件商針對某個特定的行業或群體開發針對性的應用軟件系統,用戶向軟件開發商支付費用,以租用的方式將其嵌入到電腦系統或者移動終端當中,以節約自己一次性開發和后期維護的成本,提高運營的效率,成為當前流行的軟件開發應用模式。廣泛應用的,如醫療、紡織等特定行業的ERP軟件。
創意性為小公司帶來發展機會。美國最近的一起判例值得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美國得克薩斯州南區法院判定軟件業巨頭美國微軟公司Word系列軟件中所含有的自定義XML(可擴展組合語言)功能侵犯了加拿大i4i公司的專利權,要求美國微軟公司支付i4i公司總額為2.9億美元的賠償金,并頒發了永久禁令。該禁止令將在60天內生效。遑論其螞蟻扳倒了大象的法律層面意義,從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出這樣結論:規模和實力在軟件業中不代表一切,作為一個具有高度創意性產業,小型公司乃至是小型技術團隊,都有許多機會在某個局部做到領先,并使商業利益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和維護。
互聯網的發展可能為中國軟件業帶來世界性領導機會。李開復博士就此發表過觀點認為,美國之所以在網絡和軟件如此強,很大的理由是美國在10至20年前有最好的條件――世界最多的計算機和世界最好的網絡。而今天,中國也有類似的條件。網上游戲、網絡文字傳媒、數字電視等,都是中國具有世界性優勢的市場。如果抓住Web Services這個契機,中國軟件業將可能在這一領域取得領導型的地位。
軟件服務業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已經是基本的共識?,F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抓住機遇。本期刊物,我們聚焦了中國軟件業的發展和長三角地區部分城市的軟件業發展策略,希望給到大家一些有益的參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457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