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努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競爭優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本刊編輯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推進“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經濟工作,對于戰勝國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保持來之不易的好形勢,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意義十分重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雖然我們面臨著保增長的繁重任務,但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大方向不能動搖。必須堅持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有機結合起來。要以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國內生產能力,形成發展新優勢;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三次產業協調性為重點,優化產業結構;要以推進城鎮化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為重點,改善城鄉結構;要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優化生產力布局為重點,調整地區結構。
  近年來,北京市以高新技術、現代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在產業結構快速調整的同時,區域經濟格局也不斷變化。按照西南部地區在北京城市功能分區發展中的定位,整合區域特色資源、調整產業發展結構,推動首都西南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通過提升首都西南區域的城市定位層級,建設“城市副中心”,同時重點打造京西中央商務區,從整體上改變西南區域的整體形象,使其成為奧運后北京新的發展空間,承載北京中心城區已經趨于飽和的城市功能,推動北京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情況表明,科學進行城市的產業升級和布局調整,會有效促進城市和城市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有專家指出,城市主導功能優化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不斷尋找并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實現城市的持續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是推動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城市產業結構的持續升級不僅促進城市發展能力的增強,而且是現代城市化的重要推動力,產業結構的升級促進城市化模式、城市地域形態的有序變化。另一方面,產業結構的升級變化離不開城市空間擴展、城市新區開發、城市職能體系變化等城市化諸多方面的空間支撐和需求拉動。
  中央要求,越是在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的時候,我們越是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做到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我們所謀求的發展必須是講求質量和效益的發展,必須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保持增長速度和提高質量效益相統一,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努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競爭優勢。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0236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