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外貿易動能轉換和新型競爭優勢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對外貿易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升級,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產業基礎和動力支撐,增強了經濟“韌性”?;诖?,本文以2007-2017年10年間湖北省17個州市的數據為例,運用matlab面板數據軟件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的主要區域處于舊動能衰退、新動能崛起的重要階段,居民需求方面,經濟發展的強化劑是居民基礎性消費,舊的傳統動能為資本的供給發揮著巨大作用,創新驅動力不強使得新舊動能轉化進程受到制約。
關鍵詞:傳統動能 動能轉換 產業升級 經濟發展
伴隨著外部環境惡化以及國內經濟發展面臨轉型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命題。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升級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產業基礎和動力支撐。隨著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提出,對于產業化發展扶持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注重新舊動能轉化的同時,需要按照現有的經濟發展規劃格局,將對應的產業發展朝著新興產業發展方向轉變。湖北省作為中部大省,經濟規模以及增長速度一直位列前茅,但是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湖北省仍然通過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等轉換掉傳統以資源和政府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
文獻綜述
隨著對外貿易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選擇關注于此領域,貿易與新舊動能、產業結構的研究成果也日漸豐富。在現有的主流研究領域中,貿易對經濟結構的影響主要通過三種機制產生作用(Grossman and Krueger,1991),即規模效應、技術效應和結構效應。規模效應指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經濟體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傳統動能會隨著規模的增加對生產產生更大的負面影響。技術效應則指隨著貿易的擴大,消費者的需求層級會相應提高,對傳統動能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從而迫使生產者向新動能轉化采用新技術進行生產活動。而結構效應則代表隨著一國對外開放度的提高,該國會將資源更多地集中于自身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該效應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則因國而異,取決于不同國家的開放程度及優勢產業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國內外學者們主要形成了兩大派別的觀點:一是國際貿易會減緩新動能在發展中國家的轉化。Copeland和Taylor(1994)在研究北南貿易時提出了假說,發達國家一般具有較高的改革意識,因而會實施相對更為高效的技術制度、嚴格的管理標準與懲罰措施,相應推動發達國家生產水平,發展中國家缺少機會進行出口貿易,沒有動力轉化新動能。國內學者公維才、王嫻嫻、劉岐濤、王磊(2018)通過對具體產業的國際貿易情況的分析,客觀證實了在我國國際貿易過程中傳統動能帶來的隱形問題。葉繼革、余道先(2018)從更加細分的角度進一步分析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二是認為國際貿易的技術效應會相應推動新動能轉換。Frankel(2002)認為貿易會帶來技術的升級,從而促進環保技術的更新使用,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Birdsall和Wheeler(1993)認為貿易為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的發展增添活力。Copeland和Taylor(2001)通過對118家中國公司的實證研究,證實了貿易會帶來技術進步,并且對環境的改善具有正面作用。國內學者李小平、盧現祥(2010)通過環境投入模型與凈出口消費指數,與中國的20個工業行業相關數據,得出國際貿易中使用新動能可以減少工業行業污染的結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們已經從不同角度對經濟發展新舊動能進行了研究,得出部分成果。傳統動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但新動能正在萌發成長階段,隨著對創新要求的不斷增加,知識、技術、制度和結構等要素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因此,需要對貿易動能轉換和新型競爭優勢進行深入研究。
模型構建
(一)變量選取
關于動能轉化的衡量,本文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選取指標,構建經濟發展動能指標體系。在需求方面,借鑒何其春(2012)等學者的做法,選取經濟對外開放水平、經濟發展規模以及基礎性消費這三個重要的經濟變量作為需求側改革的三個重要衡量因素。在供給側方面則分別從人力資本和資本投入供給、結構供給兩個方面篩選指標。在其它解釋變量的選擇上,考慮到GDP仍然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競爭優勢的有力指標,因此本文以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衡量湖北省各地區競爭優勢的代理變量。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07-2017 年十年間湖北省17地市(州)的面板數據為樣本,樣本數量為170個,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均來源于2007-2017年的《中國統計年鑒》、《湖北統計年鑒》、各地級市統計年鑒及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變量的描述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資本供給包括財政教育和固定資產兩項投入;結構供給=第三產業產值/第二產業產值。
表1中數據波動性大,因此為了減少異方差對數據準確性的影響,本文對所有變量進行對數化處理,如公式(1)所示:
其中,X1:經濟開放水平;X2:經濟發展規模;X3:基礎性消費:X4:資本投入;X5:資本供給;X6:結構供給。β分別表示各個變量的擬合參數,當參數為正時意味著該變量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區域競爭優勢,反之則不利于地區競爭優勢的改善。
實證設計
?。ㄒ唬﹩挝桓炞C
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方法通常有11種,根據文中假設,本文采用LLC(Levin-Lin-Chu,2002)檢驗、Breitung 檢驗(2002)、IPS(Im-Pesaran-Shin)檢驗(1997)和MW(Maddala-Wu)檢驗(1997)四種方法驗證單位根,驗證結果如表2所示。 為保證實證分析中為一階單整,確保穩健性的結果,本文采取了數據平穩性檢驗方法來驗證數據的可靠性。通過Eviews數據工具對不同變量序列進行分析,其中,含有截距項的結果值略大,變量在5%顯著性水平下都拒絕了平穩性的原假設。之后對非平穩數據進行一階差分,在1%水平下這些數據均通過單位根檢驗。
?。ǘ﹨f整分析
偽回歸可能發生在非平穩序列中,應該在實證研究中避免。協整的意義在于檢驗其回歸方程描述的因果關系是否為偽回歸,因為偽回歸會給研究帶來錯誤的因果關系,即自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平滑關系。當時間序列是非平穩時,如果線性組合是靜止的,則該組合反映了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性比率。本文在時間序列向量自回歸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時空結構動態建模方法進行理論分析,穩定關系是多元線性回歸的動態均衡關系,多元線性增長經濟學之間的動態平衡是相互影響并不斷演化。從協整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角度來看,自變量的變化在短期內會相互影響,但從長遠來看,相關效應的相關性不是那么穩定,沒有長期均衡關系。結果如表3所示。
根據檢驗結果的P值和ADF(t值)判斷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各個模型的序列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關系。
(三)結果分析
混合效應模型(mixed effects model)、固定效應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和隨機效應(random effects model)是方差分析的三種主要模型。其中,第一種模型的估計更有效。Hausman檢驗是在一致性和有效性之間做一個權衡,常見的是在工具變量估計中,TSLS估計量和OLS估計量的權衡,OLS效率更高(標準誤更?。?,但在存在內生性的情況下不一致,但是TSLS始終一致,但由于兩次LS使得標準誤更大,這時候權衡一致性和效率就可以借助Hausman統計量來做檢驗。Hausman檢驗確定了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模型拒絕了采用隨機效應模型的原假設,因此應該采用固定效應面板數據模型,如表4所示。
本文基于MATLAB軟件進行實證結果回歸,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從需求端來看,經濟開放水平與競爭優勢呈現正向的相關關系,并且通過了10%的顯著性檢驗,這說明經濟開放水平越高的地區,其經濟競爭優勢越強。而經濟發展規模變量也與競爭優勢呈現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并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這說明經濟基礎越好的地區,其經濟競爭優勢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基礎性消費變量與經濟競爭優勢呈現負相關關系,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湖北省地處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主要還是依靠投資拉動。從資本投入和資本供給的角度來看,不同模型的系數均為正,說明資本供給對湖北省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分析發現模型中資本投資指數的系數較小,說明投資效應逐漸減弱。模型中人力資本投資指數的系數大于資本投資指數,說明人力資本已成為湖北省及其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而從結構供給角度看,產業升級對湖北省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且影響系數較大。產業結構升級不一定帶來經濟發展,在保證本地區產業結構具備合理性時,相關生產要素才可以有效吸收和配置,有可能發揮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此外模型回歸結果顯示,R平方為0.88,這說明本文所選擇的變量解釋了地區新型競爭優勢88%的變化,變量的選擇及模型擬合的效果較好,DW檢驗也證明了這一結論。
此外,本文還進行了延伸研究,探討了全國對外貿易功能轉換與競爭優勢的關系。分地區來看,中西部地區的需求端變量的擬合參數要明顯大于東部地區,而東部地區供給端變量的擬合參數要大于中西部地區,這說明要想實現新型競爭優勢的區域協調發展,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制定相應的政策,對于中西部地區而言,帶動對外貿易需求端的發展則具有更高的效率,而對于東部發達地區而言,加強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實現發展結構調整則更有針對性。
結論
?。ㄒ唬┖暧^層面
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新動能取代舊動能,由過去的粗放式經濟增長逐步向環境與貿易相協調的方向過渡。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在此種背景下,一味追求擴大生產總值并不能帶來實際的促進經濟長期堅實發展的動力,因此我國應因時制宜,根據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調整側重點,當前,應著力于我國宏觀經濟的穩著陸,促進經濟以可持續且優質的方式進行發展,兼顧經濟規模的整體效應。這種過渡在實踐中還要求有關部門不斷完善相關法規的制定,并在實踐中制定監督懲罰機制,加大違反法律的機會成本,以外部的合理制約來矯正傳統粗放型舊動能時的經濟發展方式。避免相關企業通過法律法規的漏洞而采取投機舉措,以環境為代價獲取自身發展。
除此之外,還要求我國進一步提高科學技術水平與研發能力,加大相關產業的投入,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與金融發展水平,為經濟持續性穩健發展打下良好的科技文化基礎,并且提供充足的動力。將科技與監管二者相協調,促進我國出口商品的產業升級,增強議價能力,避免出口產品在國內產生高污染的同時貿易利益外溢,形成新型競爭優勢。
?。ǘ┪⒂^層面
第一,對于各個產業來說,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帶頭作用。行業協會作為行業的集成者,在獲取信息以及推廣信息等方面具有規模優勢,并且渠道更加豐富,因此行業協會應自覺規范并引領該行業的相關行為,在本行業中推廣優質企業的相關措施,促使該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對于行業內的企業,行業協會也能更加及時、確切地了解到企業生產貿易等基本情況,因此具有信息優勢,也就能夠更加有效地落實相關措施。并且行業協會也需不斷鞏固自身建設,增強作為行業集成者的向上游及下游的話語權。
第二,對于每個消費者來說,也應加強環保意識,意識到傳統商品對環境可能產生的不可逆的負向效應,從需求角度減少對傳統產能下商品過度需求,從而推動傳統生產企業的轉型。消費者對于相關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也應主動進行監督,促使相關部門加強對違規企業的關注與管制。 參考文獻:
1.黃曉亮.全球價值鏈、經濟深度調整與我國外貿增速變化的應對[J].商業經濟研究,2018(18)
2.張莉莉.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的對外貿易核心問題研究[J].價格月刊,2018(9)
3.楊艷紅,盧現祥.中國對外開放與對外貿易制度的變遷[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8(5)
4.唐海燕,李秀珍.加快轉變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思考[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0(4)
5.田澤,程飛.“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對外貿易—經濟—環境耦合關系與空間效應研究[J].軟科學,2018,32(7)
6.余梅.對外貿易中產品造價的合作博弈效益量標準控制模型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11)
7.張立新,王菲,王雅萍.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點及路徑——基于2002-2016年市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8(5)作者簡介丁巖(1981.10-),男,漢族,籍貫石家莊市,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經濟合作、國際金融。
投 稿 須 知
《商業經濟研究》創刊于1982年,是原國家商業部創辦的國家一級商業經濟類學術期刊,是我國商貿流通領域的重要學術陣地。期刊創辦30余年,為傳播商業前沿理論、促進流通創新發展、推動商貿流通變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業內和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力。多年入選北京大學《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獲得“龍源數字閱讀影響力TOP100排行期刊”、“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報刊先進單位”。2000—2014年曾更名為《商業時代》。本刊一直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貿易經濟類核心期刊”?,F為半月刊。
一、本刊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本刊特稿、商經理論、消費市場、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企業管理、農村市場、國際經貿、區域經濟、資本市場、商業文化、創新工場、產業觀察、宏觀視野。
二、來稿要求
1.投稿時發送電子版至本刊投稿郵箱:syjjyj@vip.163.com,郵件主題標明作者姓名和文章題目,電子版文章采用WORD2003或WORD2007格式,中文簡化字體。
2.來稿字數要求不少于6000字,附有關鍵詞,同時附有英文題目。應有200-300字的中文摘要,一般包括文章的研究方法、主要觀點和研究意義,鼓勵引用本刊文獻。
3.來稿請署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同時附有作者簡介。
4.文章如有基金項目資助,請在來稿中注明,如有多個基金項目,中間用分號間隔。
三、本刊聲明
1.本刊審稿期為一個月,凡被擬定錄用的稿件,本刊將以電子郵件的形式通知作者,逾期未接到通知即文章未通過審核,作者可自行處理稿件。
2.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來稿務必是未曾公開發表的論文,切勿重復投稿,請盡量不要采用信件投稿。
3.本刊嚴格維護知識產權法,使用防抄襲系統。凡投向我刊的稿件,編輯部將使用CNKI提供的防抄襲系統對稿件進行甄別。作者文責自負,凡因侵權引起的任何爭議,我刊不負連帶責任。
4.來稿凡經本刊采用,作者如無特殊聲明,即視作同意授權本刊及本刊合作媒體進行信息網絡傳播及發行。同時編輯有權對文章題目、內容進行刪改。
5.本刊曾查獲,有人在網上假冒我刊名義,私自向作者征稿和收費,在此提醒廣大作者,本刊從未委托或授權任何機構與個人代為征稿,謹防上當受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41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