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新舊動能轉換下山東省智能制造發展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的基石,具有產業關聯度高、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等特點。在未來制造業發展中,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通過智能制造的轉型發展,國家工業可以加快向中高端發展得步伐,實現傳統工業發展向新的發展方式轉變,從而在新舊動能轉換的競爭大潮中獲取一席之地。本文旨在為促進山東省智能制造發展、實施好智能制造戰略提供政策建議,從而使山東省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獲取發展優勢。
  關鍵詞:智能制造;創新;發展策略
  一、國內外智能制造發展現狀
  目前,全球正處于科技一體化革命和產業互聯網發展得浪潮,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綜合來看,智能制造戰略已經引起全球各國政府以及社會團體的關注,極力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尤其是2011年開始,由于全球范圍的制造業低迷的困境,使得各國政府更是相繼進行制造業轉型,期望結合信息技術,提出轉型戰略,從而促進制造業的發展。
  德國在自動化以及智能加工方面一直發展較迅速,制造優勢明顯,2013年,德國又以立法的形式,出臺了《實施工業4.0戰略規劃建議》,以國家戰略的形式著重發展工業4.0。德國的工業4.0平臺成功入選2020年十大項目之一,針對該項目,該平臺獲得政府補助兩億歐元,并且還組建了協同創新體系,該平臺已經著重選取12個領域開展研究,目前已經有7個領域構建了標準化框架,而且基礎設施建設也有了明顯提升,均有針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議程。
  同樣是2011年,美國也提出了關于制造業的先進戰略,其后,在2013年,美國又將先進戰略進行重點研究,著力聚焦在先進的傳感和控制平臺制造技術,先進材料制造技術以及數字信息化制造技術三個方面。美國經過研究認為,先進制造業戰略實施的關鍵在于提出國家創新網絡計劃,排除基礎研究和產業化之間的壁壘。截至到2016年底已經建立了14個創新中心,這些創新中心按照企業進行管理運作,另外,從政府角度,在5到7年內,政府會根據情況給予1.5-3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提供他們完成初創期的自己需求,其后則任由其自由發展,優勝劣汰。
  相較于其他各國,日本的智能制造起步更早一些,早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就已經提出了柔性制造的策略;其后在1989年,日本又首當其沖的將智能制造戰略融入到了系統,形成了IMS系統,但由于互聯網發展較慢,所以系統不完善。2015年開始,日本的智能制造又一次實現突破,實現了互聯網模式的組織推進,2016年則再一次將信息技術與工業進行結合,構建了3D形態的模擬現實博覽會框架體系,實現了智能制造的飛躍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智能制造發展呈現兩大路徑。一是實體信息化,其推進的主體是工業企業,主要是漸進、改良、升級生產系統的智能化,是一種從下到上的路徑。二是信息實體化,其推進主體是互聯網企業,主要是由外及內,變革、顛覆、重構,商業系統的智能化,是一種從上到下的路徑。目前,信息實體化是企業應用較多的。
  二、國內外智能制造的政策借鑒與啟示
  (一)智能制造強國如美、德、日等國家在現有的市場條件下,結果本國發展實際,制定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政策,并達到很好效果。同時,我國政府從實際國情出發,針對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先后在發達的省市地區進行試點,并出臺了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得政策措施。這對加快山東智能制造發展得政策制定具有很好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ǘ﹪覒鹇孕孕屡d產業有七個,智能制造作為其中之一,相比傳統的制造業,有很大的區別特征。首先相比傳統制造業,智能制造的勞動密集型特征大大弱化;其次,職能制造會呈現資金更加密集、技術更加密集的特點;最后,智能制造業因為將智能產業與傳統制造業結合,還會呈現出知識外溢性的新特點。通過這些特征,可以看出企業要想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不僅需要企業內部資金的投入,還需要政府的鼎力扶持。山東智能制造要想“彎道超車”,更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盡管山東近幾年已經出臺實施了幾項跟智能制造相關的優惠政策,但相對于其他地區而言,力度遠遠不夠。結合這種現狀,山東省各級政府需要根據各地特征,來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從而推動山東智能的發展。
 ?。ㄈ┘夹g創新能力是企業創新發展得源泉,是提高智能制造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大智能制造強國憑借其創新理念,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的“金字塔頂尖”部分,優先占據主導地位,搶占了先機。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德、日等國家對智能制造技術扶持的重點是創新。他們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基礎科學研究、產學研等領域,通過開發新產品,使自己處于領先地位。這些智能制造強國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要掌握先進技術,才能夠實現智能制造的持續、科學發展。對山東政府而言,出臺相關技術創新政策就尤為重要。
  三、山東省智能制造發展現狀
  國家對山東省委以重任,山東省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建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這是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并且是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山東省積極行動,在2018年初就召開了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會,并發布《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規劃明確了山東今后要重點發展包括高端裝備等在內的十強產業。智能制造作為其中一個重點領域,它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山東省的整體發展戰略的實施。當前山東省已經具備了發展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礎。
 ?。ㄒ唬?智能制造相關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山東省是工業大省,除掉小規模企業,中型及大型工業企業大概有四萬家左右,這些企業每年都能創造10萬億元以上的GDP,每年產生的GDP都會占到全國GDP總量的10%以上,全省有接近一半的制造業企業設備先進,資本雄厚,只要進行研發和創新,那么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ǘ┲悄苤圃炝咙c多。山東省自古以來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通便利,吸引了眾多企業在這里投資。山東省重工業的發展規模也一直名列全國前茅,研發創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中,在全國乃至世界的智能制造業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有一部分產品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出口到各個國家。如,濟南二機床自主研發的大型快速高效數控全自動汽車沖壓生產線。這些優秀智能制造產品的研發不僅為智能制造的發展保駕護航,同時為智能工業的優化升級和創新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提供經驗。  ?。ㄈ┲悄苤圃煲延谐醪匠晒?。國內領軍制造企業海爾集團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生產智能化升級,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互聯工廠體系,清華大學在2016年成為其智研院的一員,為海爾集團最新技術研究及人才供應提供支持,從2015年《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來,山東省共有27個智能制造相關項目達到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并且獲得新模式應用得稱號,位于全國前三名。
  縱觀山東省的智能制造業,同本省往年指標進行縱向比較,得出其綜合發展水平處于上升階段;倘若與同期外省相關指標進行橫向比較,卻會發現山東省較智能制造大省的發展速度還是比較遲緩。究其原因,山東省在以下三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短板:一是政府的重視程度需要加強,加大力度對智能制造業的經濟、稅收、財政等方面進行扶持;二是重視智能制造業的高新科技、設備的引進問題,只有技術強、硬件強才能走在智能制造行業前端;三是對高水平成熟型科研人員的吸引力低,若沒有科研人員在一線做研究,空有高新設備也是效率較低的。
  四、對策建議
  由上述國內外的發展情況和對山東省的現狀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們可以從不同主體來為山東省智能制造的發展出謀劃策。
  (一)企業方面
  1.總體規劃,逐步實施,科學與技術并行。智能制造系統和工廠的建設是一個持久戰,我們必須首先制定總體規劃目標,還要制定分期目標,對重點領域重點分析。首先,應制定為期5-10年的戰略規劃,明確企業在所在領域的發展前景、戰略目標、市場地位。其次,找出企業在長遠發展得戰略規劃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并結合企業的發展實際,分階段分目標的進行改進。
  2. 合理分配資源和效益。未來的智能工廠主要目標是實現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這就需要更高端或更精準的設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那么合理分配資源和效益尤為重要。同時,在建設智能工廠的過程中,各環節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不能盲目建設。在考慮自身發展現狀的基礎上,企業應結合現階段的技術、經濟和能力水平,穩步提升技術和設施。
 ?。ǘ┱笇?
  1.定義主攻目標及方向
  根據山東省的實際情況和當前智能制造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通過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為核心,加快建設智能制造企業試點,助推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智能車間建設,將產品研發、生產、管理、銷售等產品生命周期引入智能制造技術,實現產品智能化。從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城市智能制造水平。
  2.建設智能化平臺
 ?。?)企業交流平臺。建設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核心的交流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和相似企業集聚,從而形成資源整合、人才整合、技術整合。資源的合理配置不僅能夠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還能發展成為產業集群或工業園區,不僅能夠解決目前企業發展得問題,還可以擴大企業的發展空間。而隨著企業的規?;?、智能化,傳統產業也能向新興產業轉型升級,從而實現地區高質量發展。
 ?。?)建設中小企業孵化平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方式靈活、組織結構簡單、生產規模較小,但抵御風險的能力差。中小企業孵化平臺的建設,可以為中小企業帶來技術創新、人才引進和資金支持,帶動一批潛在的企業實現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的監管體系,實現智能制造升級,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進而提高整個行業和地區的智能制造發展水平。
  (3)公共服務平臺。為實現企業智能制造提供急需人才和技術支撐,省級政府應設立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國內外智能制造的最新業態、行業動向、科技信息、人才需求以及技術引進等。
 ?。?)建設智能制造開放式創新平臺
  目前,針對智能制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業界尚未統一定論。但開放創新平臺的建設由來已久。比如海爾、美的企業的開放式創新平臺,在提高產品實用性、耐用性的同時,還提高了產品的智能化,為智能制造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活力,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通過構建開放式創新平臺,可以注入各種創新資源、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形成創新資源網絡,促進我國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發展。
  3.打造山東智能制造品牌
  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發展得第一動力。結合山東省資源稟賦和地域優勢,以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為契機,重點培育一批符合發展條件、自主創新能力好、產業聯動性強的企業作為智能制造試點。一方面,完善發展智能制造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另一方面積極利用產業互聯網信息技術和資源,打造山東省智能制造生態系統,創造具有山東特色的智能制造品牌。
  4.培育智能制造創新人才工程
  為了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項目,滿足智能制造企業的需要,在山東現有的人才政策基礎上,應著力培育智能制造領域的技術創新人才,建立多方位、多層次的人力資源開發體系。首先,應充分利用山東省的教育資源,通過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職能培訓等開展智能制造專業課程,培養一批應用于智能制造技術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等方面的人才;其次,鼓勵先導性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通過人才培養基地,開展"訂單式"培訓,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基地;再次,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申請政府補貼等方式,吸引社會團體、智能制造團隊進入,創造良好的人才聚集環境,不斷加強對智能制造業發展得人才支持。
  發展先進制造業、運用先進的智能制造技術已成為全球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智能制造技術是一種動態技術,是利用科學的系統工程技術對各項技術的有機整合體。主要是通過吸收高科技成果,轉化到產品的各個領域,并將它們整合為一體,實現高品質、高效率、低消耗、清潔、靈活性,從而提高制造業總體效益。智能制造技術是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運用新的科學技術手段來研究和繼承它,以及應用新的科技成果來改造和豐富它。
  參考文獻:
  [1] 周佳軍,姚錫凡,劉敏等.幾種新興智能制造模式研究評述[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7, 23(3):624-639.
  [2] 孟凡生,趙剛.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發展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8(1):66-72.
  [3]肖靜華,毛蘊詩,謝康.基于互聯網及大數據的智能制造體系與中國制造企業轉型升級[J].產業經濟評論, 2016, (2) .
  [4]蔣明煒.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工廠[J].中國工業評論, 201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86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