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快樂家園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王 非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的轉變,住進“老年公寓”成了越來越多老年人的心聲。老人們在老年公寓過得是否幸福?老年公寓如何盡心照顧老人?記者在重陽節之前,走訪了陜西省首家被列入“全國愛心護理工程”試點單位的西安百歲愛心老年公寓。
讓老人住的舒心
如果你認為老人在老年公寓過著枯燥、沉悶的生活,那你就想錯了。老人們在老年公寓各有所為,其樂融融。
走進西安百歲愛心老年公寓,身體健朗的老人,一大清早就沿著院內的花園晨跑鍛煉。行動不便的老人們則在公寓樓前的草坪地上,由護工攙扶著一邊散步一邊聊天,有說有笑。
“住在這里舒服又安心,什么事都不操心,吃飯、洗澡甚至上廁所都有人服侍?!毙袆硬槐愕膹埓鬆斝χf道。這家老年公寓為老人們聘請了50多名護理人員、兩名職業醫生,專門照顧老人們的起食飲居。
“人到晚年最怕的就是孤獨,最需要的就是有能夠談心交流的人,老年公寓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環境?!闭f起老年公寓,已在這里居住了3年、90歲高齡的紀潔貞老人深有感觸?!霸谶@里,心煩了有老哥姐弟妹們聊天、打牌解悶,逢年過節的時候,有人來慰問,熱鬧一點不比家里差,我就把這里當成了家,女兒女婿和外孫們想我了,隨時都可以來看我。”紀老的家人時常來看望她,還經常帶些老人們愛看的京劇、秦腔光盤,引來許多老年戲迷觀看,讓老人們每次都能過足戲癮。
70多歲的李天壽老人退休前在企業工作。退休后,每月拿著一千多元的退休金,一直輪流和幾個子女一起生活。兒子媳婦都很孝順老人,可由于子女工作忙,家中總是只有老人一人守著住房。退休后整日滿大街的閑逛,打發時間,最怕寂寞的他因此非常想找一個能夠談心說話的地方。
2005年,李天壽在電視上看到了老年公寓的新聞報道,老人懷著好奇心到公寓里逛了逛,覺得條件很不錯,從此有了去老年公寓里生活的想法。當他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左鄰右舍以及親朋好友不住地勸阻:“老年公寓,不就是一些沒兒沒女、沒親人的孤寡老人住在里面,里面的人大都老弱病殘,年齡大小不一,飲食起居各不相同,你去那里,肯定過不習慣,哪里有家里舒服?”兒子媳婦也不理解,輪流勸說老人放棄這個念頭?!跋仍囎∫欢螘r間,好,就住下去,不好,就回來?!崩先隧斨鞣N善意的勸阻,還是住進了老年公寓。
原本只想試住一下,誰知一住就不想離開了。用老人自己的一句話,“從此以后就賴上了老年公寓不想走了”。 在老年公寓里,老人終于找到了可以談心的同齡人,“大家年齡都差不多談得來,還有專人照顧,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環境優美,肅靜,設備條件絲毫不比家里差;老人們在一塊有共同語言,沒有煩心事?!崩先说莱隽俗约旱男穆?。
營造舒適環境
2005年以前,西安市沒有一家老年公寓能夠專業接收無自理能力的老人,西安百歲愛心老年公寓院長劉洪義打破舊框框,他說:“不能把需要照顧的老人拒之門外,寧愿花大力氣、多支出、少收入,也要收他們入住公寓,解放老人的子女。”
于是,這家老年公寓首先在環境方面,側重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的使用條件,除傳染病、精神病類的老人以外其余一律接收、無一拒之門外。如今,老人們在這里安享晚年,當然離不開這些護工的細心照顧,也得益于溫暖和諧的公寓環境。
“一切以老人為中心,關愛老人要從小事抓起”,這是院長劉洪義經常強調的一句話。夏初有老人反映洗浴室的水忽冷忽熱,水溫很不好把握,公寓就把所有的蓮蓬浴頭更新檢修,護理人員先將水溫調節好放到水桶中再讓老人使用,讓老人既方便又舒適,再也不用為水溫忽冷忽熱而煩心了。
記者還發現每個浴缸旁都配有扶手,這是為了方便老人起身而特地制作的,還有樓梯的扶手,階梯的設計完全按照老人的特殊情況而特殊制作的,細心之處隨處可見。
有的老人因長期承受病魔折磨,喪失生存的信心,這時,護工既要細心照顧,又要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這種心靈的醫治需要耐心、科學性,一次不行、兩次、三次……有時甚至還遭到老人的誤解,他們雖含委屈的淚水,但仍舊面帶微笑。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護工的辛勤付出,換來了老人的微笑和健康,換來了家屬送來的錦旗。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這家老年公寓還定期組織老人參加戶外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陶冶老人的情操。經常會有秦腔自樂班來到這里為老人唱戲,著實樂壞了老年戲迷。
老人當然也有情緒低迷、悶悶不樂的時候,這時護理工的身影定會出現在老人的身邊?!拔覀兙褪悄銈兊淖优褪悄銈兊囊揽?,有什么事就說,我們都是一家人”,這是護理李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有著4年護理經驗的李麗服侍老人非常仔細,“這些老人子女都不在身邊,我們要做的就是比他們親子女更親”。80多歲的朱秀禪老太太剛來時,總是念叨著要回家,又哭又鬧。在李麗以及周圍老人耐心的勸說下,老人終于安心地住了下來。每當看見老人沉默不語、悶悶不樂時,李麗總是主動走上前去與老人交流談心,化解老人心中的不快。
在照顧老人物質生活方面,李麗儼然成了貼心管家。這不,今年夏天剛開始她就犯愁了,原來院里很多老人的記性都不好,一到夏天換洗的衣物多了且換洗的衣物都差不多又是集中洗滌,很多老人都不記得哪件是自己的了,這可急壞了李麗,不厭其煩地挨個讓老人認清,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總算認清了,于是李麗努力記住每件衣服的特征,誰的衣服舊一點,誰的衣服尺碼大一點,著實花了一番工夫,終于把每位老人的衣物記在了心頭。
老年公寓的劉洪義院長告訴記者,現在公寓里的老年人精神狀態都比較好。這些老人中,多數都是自愿選擇到老年公寓來的,他們都有幸福的家庭、子女也孝順。他們到這里來,就是為了享受老年生活,那種到老年公寓就是兒女不孝的舊思想,已經被這些老人拋得遠遠的了。今年西安百歲愛心老年公寓又在占地百畝的漢林苑,進行了二期工程改造,并即將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公寓設床位2000張,是集休閑、娛樂、療養、護理、旅游為一體的陜西首家綜合性老年公寓。
關愛老人生活
入住百歲愛心老年公寓的老人們,多數是年事已高或臥床不起的重病患者,這類老人大多需要喂飯、翻身、擦洗、處理大小便等又臟又累的服務工作,特別需要護工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細心。很多老人剛入院時全身帶著褥瘡,惡臭的氣味令人難聞,連家屬都捂著鼻子,遠而視之。面對老人痛苦的表情、難受的呻吟,這些護理人員不怕惡臭,耐心仔細地清洗老人的瘡口,及時更換尿布和尿袋。盡管汗水浸透了衣帽,勞累使他們身體疲憊,但看到老人們的身體逐漸康復,他們才落下心頭的巨石,顯得輕松和舒暢。
根據老年人的心理變化、行為退縮、敏感多疑等情況,這家老年公寓還開辦聊天室,疏導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加強與他們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和掌握老人的心理動態,使他們有健康的心理、堅定的生活信心,增強安享晚年的樂趣。
臨終關懷護理工作,不僅要治療病人的疾病,還要照顧到病人和家屬的精神需要。對于用藥物已無法治療的病人而言,愛是最好的治療。患病老人在精神和思想上的折磨是最大的障礙,這些老人往往會出現消極、自卑、恐懼等情緒。這時,護工通過各種方法,幫助老人們減輕病痛的折磨。更加關懷和體貼他們,鼓勵他們,使老人們逐漸有了戰勝疾病的勇氣。
西安百歲愛心老年公寓曾接收過一名患有腦瘤的老人,剛來時,老人不吃藥、不吃飯,無論怎樣勸說他就是不肯吃,并且把碗摔到地上,服務員就把地打掃干凈,重新送來一份熱飯,他還是不肯吃,又摔在地上,就這樣一連六次,老人深深感動了。自己子女沒有做到的,護理工做到了,而且不厭其煩,給他講人生意義,陪他聊天,給他讀報,使這位老人開始慢慢適應公寓的生活,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半年后,在臨終之前,他拉著護理員的手說:“是你們多給了我半年的溫暖,謝謝!”
據統計,我國目前60歲以上的人口已達1.5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1.6%,中國社會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西安市現住居民820萬人。其中老年人口有107萬,占西安市總人口的13.38%,空巢老人占2%,而老年公寓和社區福利院的床位已有上萬張,但仍然跟不上老年人口的發展速度。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的轉變以及經濟收入的提高,照料老人的責任必將由家庭逐漸向社會轉移,老年經濟必將姹紫嫣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04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