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瀾滄江邊傣家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沐春涓

  
  穿街過巷上傣樓
  
  西雙版納橄欖壩內有5個保存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曼聽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由于花多果多的緣故,又稱花果寨。穿過孔雀園和植物園,向古寨深處走去。路兩側都是熱帶植物,高聳筆直的樹上結滿了還不夠成熟的果實,很是垂涎。紅的、黃的、紫的,叫不上名字的花開在綠叢中,眨著彩色的眼睛在和我對話。
  “那是小絨花、燈籠花,芭蕉樹和大肚子樹……”玉棒提示,而在靠近潑水廣場的路口處,有一叢直攀升到十五六米高樹干上的粉色花,緊密得如同一堵城墻,“那是葉子花”。有些陳舊、破損的竹樓空無一人,那是村委會商議大事小情的地方,有活動時就熱鬧了。附近依然是竹樓,樓下可以看到一個全身傣服的中年女子在傳統的織布機上織布……鏡頭隔著水溝和草地對準她,隨后看到,綠色的雜草中,立著一個聳出地面、有著半個切口的洞口向底處延伸,油彩斑駁中,看得出是以明黃色為基調,“那是水井……”
  玉棒家的竹樓出現。樓上懸掛著三個紅燈籠,樓頂的灰瓦上有緬式寺廟的標志性元素裝飾,還能看到電視天線和太陽能熱水器……“那就是我家”。這一路上我就沒跟玉棒說你做我的導游吧,玉棒也沒跟我說我給你當導游吧,可我們就走到這里來了。
  上樓。門口的臺階上,脫鞋,光著腳一磴一磴走了上去,很高。空間大得像展廳,地上鋪著地板,踩在上面忽忽悠悠的,有節奏感,不乏幾分愜意。
  桌子很矮,傣家人吃飯時席地,分上下兩層,利于擺放食品。我搬過一個小板凳,喝茶,然后轉悠樓上樓下。玉棒請來的表妹根據我點的菜名做飯。我和玉棒的小女兒開起了玩笑。
  美食,我喜歡那些名字好聽、味道好吃、顏色又好看的,不過有些東西名不副實,很傷胃口,特別是有些偏遠地區的特色菜,還是不習慣?!胺涯厦凇奔词怯梅炎龅尼u,是傣族的一道特色菜。制作時,將番茄放在火炭上燒熟,撕去皮,放在碗里,加上蔥、蒜、辣椒、芫荽和鹽等作料,用舂搗細拌勻即可食用。味道酸辣清香可口,用來蘸炸牛皮、薄荷、苦筍等菜,味道甚佳。
  穿傣裙,住傣樓,吃傣餐,和傣族一家子說話,我是實實在在做了一天傣家客。
  
  婀娜依然“小卜哨”
  
  
  潑水表演的大型露天劇場沒有人影,卻瞥見三三兩兩的人走進一旁的演出劇場。等我和玉棒趕過去時,里面的看臺上已經座無虛席,估計有一兩千人,三個小時前還人影稀落,這會兒冒出這么多人?!
  臺上翩翩起舞,鏡頭里是一水水靚麗年輕的容顏,鮮艷的傣族裙將她們發育很好的身材包裹的搖曳生姿,一招一式,一笑一顰都流瀉著青春嫵媚。坐在貴賓座的看客基本都是男士。目不轉睛,心無旁騖,我猜是被這異族風情的浪漫給迷住了。
  節目中間戛然而止,全體女演員,不對,這里叫小卜哨,站到觀眾席前,接受客人的評判?!叭绻阏J為哪個小卜哨最符合你心中美麗的傣族美女標準,你就給她戴上香包,投她一票……”場上呼啦一下子就騷動起來,舉著香包架子的女孩前后擠滿了掏錢的游客,10元一個,我看了一下多半是男士。一大排的小卜哨中,剛才還都在仰著下巴,挺著背的,一會兒又變了姿勢,原來,香包只集中地掛在了幾個形象更突出的小卜哨的脖子上……
  婀娜猶如舞蹈演員,多情猶如畫中美女,這些是人們想象中的傣家少女,想象的根源在于口口相傳的誤讀。光陰荏苒,時代更迭,一切都在變換著模樣,小卜哨們亦非昔日可以隨意觀賞,而早已進入商業時代。她們婀娜依然,美麗依舊,柔美窈窕,一副生動青春的面孔,如果你誤讀了她們的多情,那就免不了要受傷害,因為多情只是外地人的一廂情愿,只有在她們走下臺,走到人群中表演時,才會偶爾捕捉到那帶點多情的眼神,而那也只是職業的需要。
  
  美妙奇麗蝴蝶會
  
  繼續串寨。那棵塔包樹太吸引我了,還有滿地垂落的菩提樹的果實――黑色的小硬核。玉棒說,景谷縣城一座寺廟內塔包樹、樹包塔兩種奇觀并存,真是令人拍案叫奇。塔包樹附近有一眼水井。比較新,井口兩邊各立著一個門神,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藝術作品,圖案花紋蘊含宗教色彩。
  眼前一條小道延伸很遠,兩邊是茂密的綠色植物,看不到邊?!靶〉辣M頭是瀾滄江”,玉棒說。“哦,附近還有什么可看的?最后去瀾滄江……”“勐罕曼聽佛塔寺?!?
  
  紅色與金色的尖頂圍墻,紅的底兒,金的大象,孔雀羽毛和眼狀花紋圖案,構成佛塔寺的主體,圍繞著寺中心潔白素裹的白塔,祥和而安寧、素雅而奪目的氣質,令人遐想。這個佛寺就是她老公設計的。我去的閣樓也是她老公設計的……聽得出玉棒的自豪?;仡^很注意地最后打量了一下玉棒,這個傣族中年婦女,是傣族園和這個時代發展最合拍的見證人,是這里的真正主人。
  16歲的少年推著自行車迎著我們過來。他是潑水廣場路口上擺攤攝影的。在我和玉棒沒有任何察覺的情形下搶拍了數幅。我留了一個話把兒,如果我能在橄欖壩再見到他的面,我會考慮挑選幾張照片?!八麃砹恕庇癜粽f。一一惜別。玉棒的影子淡出我的視線,卻在我的記憶膠片中,一片檳榔和芒果樹,以及佛塔寺構成的傣族風俗畫面中定格,純樸、善良、勤勞。我坐在少年的自行車后座向曼乍古寨的瀾滄江邊趕去。天色在向黯淡轉換,我要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我預期的每一個地方。
  從一個伸向江邊的路口下去,踏過碎石路面,開闊的江面一覽無余。馮牧的散文名作《瀾滄江邊的蝴蝶會》就取材于這個古寨。江面寧靜悠遠,遠處一個小碼頭有人影和船影在動,落日晚霞掛在江水的盡頭,金紅燦爛。清風微拂,吹起我輕柔的藍紗,仿佛蝴蝶的翅膀在翩翩起舞。自由美好,與我的向往吻合,一切都會化作精靈,融入血液,滲進骨髓,孕育綻放。
  
  有些東西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有些東西又超乎想象。無論如何,我會記得那些自然、純樸、寧靜的所在,傣族人稱其為勐巴拉娜西――人間天堂,著名畫家丁紹光把它們畫在了紙上――美麗的西雙版納,而走進人民大會堂。我會以上面的這些文字,紀念曾經的時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052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