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紀律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楊忠東

  摘要:高職院校的學生難以保證體育課堂的紀律。文章站在一線教師的角度,首先從外在顯性、內在隱性、人云亦云心理三個方面分析了學生頻頻違紀的原因。接著,提出興趣的指引對學生體育學習心理的動力推動作用。然后指出,成果展示,即教學效果最有說服力,是體育課堂紀律的保障。最后認為,勤補天窗可以消除“破窗理論”的消極心理暗示堵住“破窗心理”在體育課堂上的消極出口。要求允許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同時應正面引導,熱情
  
  一,追本溯源――頻頻違紀為哪般
  1)外在顯性因素:涉及教師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如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不感興趣,甚至是反感;教學內容進度欠妥偏難,學生無法完成;或偏易,學生覺得無收獲。沒意思;教師的講解聲音偏低,學生聽不懂或聽不清;教師的示范不規范,不成功;教師教學不負責,情緒低落,處理問題不恰當或不公正等。2)內在隱性因素:涉及學生自己的學習目的、方法、手段等。如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動機不端正;對學?;蚪處熡谐梢?,偏見:好表現與炫耀自己:怕臟,怕累,懼怕各種比較劇烈的體育活動:學生或師生之間存在固有的矛盾等。3)人云亦云的慣性:與“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有關。也稱之為“群體思維”。指高凝聚力的群體在進行決策時,人們的思維會高度傾向一致。以至于對其他變通路線的現實性評估受到壓制。有同學本身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對體育學習沒有主動性,存在可有可無的心理。對體育課堂紀律的漠然,不有意遵守,不刻意破壞,一旦有人牽引違紀,自己就會身不由己的跟從,并認為不是罪魁禍首而無愧疚感。對事后的懲罰,認為法不責眾。種種心理,其實反映的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個性的缺失和無明辨是非之心。
  二,興趣指引――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動力
  學生沒有學習的動機也會產生學習倦怠。學習動力是需要和學習目標及其誘因條件相結合的產物,是決定學生是否進行學習活動的動力因素,是推動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力量。它由學生個體的人生價值觀、各種非智力因素以及對其學習活動起促進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構成。根據筆者對所在學校的學生進行的一次隨機抽樣調查,有84,7%的學生認為自己的體育學習動力不足:只有4,35%的學生對上課的內容很感興趣,大部分的學生(84,78%)認為對上課的興趣“缺乏”:很少有人(2,17%)能在課余經常鍛煉以及閱讀相關的書籍。
  哲學家說:“大家回去按自己的辦法除去地里的雜草,一年以后,都到這兒來,說說效果,這就是我的作業,再見?!币荒旰?,弟子們陸續從各地來到這塊土地上,一年前荒蕪的土地已經長滿了綠油油的莊稼??墒?,老師始終沒有來,弟子們開始猜測“從不遲到的老師為什么沒有來?”大家結合一年前老師提出的問題,再看看這綠油油的莊稼,弟子們明白了:除去雜草的最好辦法是什么,用綠油油的莊稼占領;怎樣除去心中的邪念,用美德占領?將這個故事用來思考課堂紀律管理,怎樣使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讓有趣、有用、有價值的課堂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領學生興高采烈地走向體育教學課堂。
  三,讓成果說話――提高教學質量維持高職院校體育課堂紀律
  終身體育觀告訴我們,學生作為教師教育活動的對象是相對的,暫時的,而作為自身生活、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絕對的,長期的。體育課困其室外活動時間占大多數,于是一部分學生就覺得不需要講紀律,教師也主動放棄此陣營。但事實上。重視體育課堂紀律能夠培植并以期形成學生對體育課的認同感。
  維持好的課堂紀律從根本上講需要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以增強課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說,課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當然,從發展趨勢看,老師一呼百應、說一不二的時代應該過去,而且正在慢慢地而且,必將過去,我們挽不住也不能挽這必然逝去的夕陽。
  紀律讓學習活動有序和有效,培植并形成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培養集體團隊意識。這既是體育訓練活動中常常要求同組隊員所具備的。又是處身社會,借以立身處世的規矩。為了體育課堂變成安全、有序、引人入勝的場所,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必須得講紀律。最后,能保障高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換,因材旌教,揚長避短,全面教育,培養特長。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其體育學習的興趣,監督其持之以恒。
  四,勤補天窗――消除“破窗理論”的消極心理暗示
  1,何為”破窗”理論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曾進行了這樣一項試驗: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擺在中產階級社區,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布朗克斯街區。他把后者的車牌摘掉了,把頂棚打開,結果這輛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了。而前者擺了一個星期也安然無恙。后來,詹巴斗用錘子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這就是著名的“破窗”現象?!捌拼啊崩碚撁枋隽艘环睦戆凳咀饔玫膱D景,一扇破的窗戶,或者是一個臟亂的公共場所,容易引起人們的消極猜測:即使做了違法的事情,也不會有事;而完整的窗戶,或是有序的環境,則給人以積極的影響,它無言地告訴人們,別干壞事,有人在注意你呢!另外,“破窗”理論還揭示了“破窗”現象背后的從眾心理,只要有一扇窗戶破了,如果不及時修好,就會很快引發第二扇、第三扇窗戶被破壞,從而導致更惡劣的事件發生。
  2堵住“破窗心理”在體育課堂上的消極出口
  (1)一個前提:十個手指有長短,允許學生層次參差不平
  把觀察應用于課堂,是收集教與學活動材料的方法。由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表現、行為習慣等都存在著發展中的不平衡,產生體育課紀律的渙散性。應提高課堂組織協調能力。提高技能練習密度,分層教學。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要求,又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
  (2)正面引導:簡單粗暴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獎勵積極性的行為是維持紀律的課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對“破窗理論”,可以理解為該實驗揭示了人們的一種慣性思維:毀壞已經壞了的,完善更加完美的。我們應該采用“激勵、賞識、參與、期待”的教育方法,以期見賢思齊。體育教師因為專業及訓練特點的原因,往往脾氣比較火爆。處理問題不太注重方式方法。但是,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高校學生,切忌采用簡單或粗暴的教育方法。按照馬斯洛的需要理論,進八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有了被尊重的需求和發展的需求,以激勵、賞識為基本方法,以嚴格與寬容相結合為基本策略。在受教育群體中,一個都不能少。
  (3)熱情鼓勵:好標簽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
  根據“皮格馬利翁效應”,正確地運用心理暗示經常會產生奇特的教育效力。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心理暗示就好象給人貼了一個標簽,人的發展常常會如標簽上標明的那樣發展,當人自認為怎樣時,他的神經系統會傳達一個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人隨之發生相應的改變,這就是所謂的“標簽效應”。消極的標簽會給人消極的暗示,積極的標簽會給人積極的暗示。體育教師對學生充滿期待,自然就會在言談舉止中體現出來,無形中對學生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在出勤率、體育課堂的紀律保證率上就會大有提高。
  (4)果斷堅決賞罰分明。
  教學之初,教師就要向學生明確宣布要求學生做的和不允許做的行為。建立和一貫執行必要的體育課堂教學常規。未雨綢繆:前饋控制與反饋控制相結合。尤其是初始課,一定要狠抓常規的執行,根據“破密理論”,如果犯錯的人未得到應有的處罰,容易使其更有恃無恐,今后其行為將更難以控制。對其他學生而言。有消極心理暗示,將迅速擴散不良影響,滋長邪氣。應堅決果斷,破除“破窗理論”的消極心理暗示,除污鏟垢,決不手軟?!逼拼啊崩碚擉w現了前饋控制管理思想的同時,也包含了反饋控制的思想。其基本原理為,在不良結果發生后,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采取糾正措施,避免其第二次發生。正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體育教學中,懲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挫折型,二是否定型。在運用懲罰時,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懲罰的是違紀行為而不是人,一般情況下不搞集體懲罰。體育課堂上,教師對待違紀的學生,除了處罰得當的事后處理,更要未雨綢繆,警戒,有效地把前饋控制和反饋控制兩相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有備無患。賞罰分明,才可以強化學生關于好的課堂行為的印象。
  千里之行,確實始于足下。抓好紀律,成功體育課堂教育的一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174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