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了新曙光 看到了新希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謝宗惠
近日,交通水運行業的幾位老同志圍坐在一起,暢談學習“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推進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精神的感想,他們是原交通部內河局局長馬希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院長梁應辰、原交通部水運司副司長關瑞華、原交通部內河局港口處處長榮顯潤、原交通部基建司建設處處長金樹森。
關瑞華首先發言,他說,現在黨中央、國務院已把發展內河水運擺上了議事日程,這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一定要把握好,不能錯過?,F在,國務院把發展長江等內河水運,提高到“對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調整優化沿江沿河地區產業布局、促進節能減排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高度,希望能盡快付諸實施,成為轉變目前內河水運被動發展的動力,讓內河水運的優勢充分施展出來。
榮顯潤感慨地說,國務院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內河水運發展問題,這是不多見的。從這一重大信息中,我見到了發展內河水運的新曙光,看到了發展內河水運的新希望。說實話,近些年來,內河水運的發展有令人引以為榮的突出成就,那就是長江口深水航道的治理,讓長江口航道由-7米開挖到-12.5米,這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工程啊。記得1982年我奉命到長江口接第一艘外輪進江,是多么困難啦。而今,千萬艘外輪暢通無阻的進出長江口,這是我做夢也沒想到的。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的目標,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我們應該認真領會和貫徹國務院發展內河的“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8字方針,抓住大好的機遇,把內河建設好,為子孫后代造福。
如今仍在第一線忙碌的梁應辰院士,是解放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水運工程建設的老專家,他說,國務院常務會明確地提出了發展長江等內河水運的目標,真讓我歡欣鼓舞,我這一輩子都在為發展內河大聲疾呼,今天,終于有了盼頭。
過去,一提到發展內河水運,人們不由自主就聯想到公路建設、鐵路建設以及民航建設,換句話說,他們每年投資都在幾百億、上千億,甚至數千億,而內河建設呢,連人家的零頭都不到,怎么建設呢?內河水運又如何發展呢?說實在的,我們做水運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感到壓力很大。
其實內河水運對相關省市的經濟建設是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如重慶市就是依靠水運,實現了大發展,我對重慶市的有關同志說,你們重慶市若沒有長江,僅是一個內陸市,而有了長江,就成了一個準沿海城市了,因為長江,把重慶與數千里之遙的海洋連在了一起。
近幾年,長江干線沿江七省二市在交通運輸部協調下,召開了多次發展長江“黃金水道”協調領導小組會,這個會開得一年比一年好,解決實質性問題一年比一年多,我相信,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的貫徹落實,長江“黃金水道”的建設將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熱情協助組織這次座談會的金樹森坦率地說,發展內河航運關鍵在開展航道建設。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如果你沒有路,或沒有好路,誰來走呢?我想,只要把航道建好了,就不愁沒有船來航行。
為認真貫徹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部黨組專題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提出了4條要求,其中有一條,我認為十分重要,那就是“切實采取措施加大水運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币驗椋こ痰那捌诠ぷ鳎情_展工程項目的最基本、最關鍵、也是最必要的工作,沒有規范而切實有效的前期工作,工程就無法立項,你想要開展的工程建設就無從談起,就是你手頭有錢也無處投放。因此,要想發展內河水運,就必須加大水運項目的前期工作力度。
年事已高的老內河局局長馬希德說,國務院常務會提出“處理好水運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合理布局沿江沿河產業,實現內河水運綠色發展”的要求,實質上,就是要求我們綜合利用水資源,發展內河水運的同時,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但僅靠交通運輸部一家是很難辦到的,多家“治水”也是難以實現的。我建議,發展內河水運必須首先要組織落實,絕不能再走“九龍治水”的老路;其次,一定要有資金的保證。
關于發展內河水運的建議,大家的話語就更多了。
關瑞華說,發展內河水運,一定要建立一個級別與層次很高的常設機構予以組織保證,最好是建立一個國務院發展內河水運的機構,以保證中央發展內河水運政令的暢通。
榮顯潤說,上世紀50年代,部里就考慮要在長江干線中游開挖兩沙(沙市、沙洋)運河,這條運河是將長江中游航道裁彎取直的重要舉措,是發展長江航運的有效辦法,但因種種緣故未能實現,實在可惜。我希望通過已經到來的發展內河水運的新曙光,照亮重啟開挖“兩沙”運河工程道路,為“黃金水道”發展添色。梁應辰說,現在,發展內河水運的形勢很好。發展內河水運,一定要在科技領先的基礎上進行,決不能拋開科技而盲目上馬,那將是后患無窮的。
金樹森說,發展內河水運一定要有法律法規的保證,《航道法》應盡早出臺。此外,發展內河水運的規劃一定要做好做細,要有超前的思路,要與相關的行業、相關運輸方式的規劃有機的銜接好,對已造成阻礙內河水運發展的情況,提出補救的辦法和措施,否則,國務院提出的發展內河水運的“暢通、高效、平安、綠色”10年目標,是難以兌現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533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