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價格認證工作風險成因及防范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價格認證機構面臨著很多新問題與新挑戰,價格認證風險也尤為突出。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價格認證風險的分類以及風險成因,然后提出了防范價格認證風險的對策,以進一步提高價格認證質量。
  關鍵詞 價格認證 風險 成因 防范對策
  價格認證工作是直接服務于司法、行政執法、紀檢監察等領域,具有極強的政策性與專業性等特點,時限要求嚴格,利害關系大。[1]隨著價格改革不斷深入,由此產生的價格確認風險也更為突出,極大影響到價格認證工作質量和效率。價格認證風險是指價格認證機構在開展價格認證的過程中對扣押物品價格認定結論差異,其認定結論將直接影響犯罪嫌疑人“罪與非罪”以及公檢法機關“量刑定罪”的依據。對價格認證機構來說,這種風險是很難消除的,一方面是由于價格認證自身原因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提出機關提供資料信息有誤造成的,因此在結論書中限定條件及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中應約定雙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梢?,有必要加強對價格認證工作風險成因進行分析,加大防范力度。
  一、價格認證風險分類
  (一)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在受理案件的過程中因為操作不夠規范而引起的風險。這主要表現為:一是未按規范要求填寫協助書;二是在未達到受理條件就對案件進行受理認定;三是超出價格認證機構的認證范圍,如價格認定機構只對價格不明或價格有爭議的,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有形產品、無形資產和各類有償服務進行價格確認;四是現場勘察實際標的與協助書內容不一致,沒有即時要求提出機關確認并書面予以明確。此外,也可能是工作人員缺乏工作經驗,沒有遵守回避原則,或未進行現場實物勘察,直接憑工作經驗開展價格認證工作。上述情況均可能造成操作風險。
  (二)固有風險
  這是由于價格認證條件不確定性造成的一種風險。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工作人員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價格認證機構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均可能造成固有風險。
  (三)干預風險
  干預風險包括內部干預風險與外部干預風險兩種。前者主要源自價格認證機構的領導層做出了不正確的指導意見。后者主要源自外部單位憑主觀意愿去干擾價格認證工作。
  二、價格認證風險的原因分析
 ?。ㄒ唬逃酗L險認識不足
  價格認證工作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固有風險,大多是由自身工作性質引起的。比如,外部市場環境變化迅速可造成對涉案物的價格判斷失誤,使結果不合時宜。這主要與市場價值規律有關,并且很難避免,容易形成固有風險。在我國價格認證工作才剛剛興起,發展時間較短,一般借助行政力量加以規范與指導。目前,價格認證內部發展規律與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一個系統有效的機制,因此,對固有風險的識別能力差,容易導致價格認證公正性不足。另外,價格認證機構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以及地方經濟環境缺乏足夠的認知,也容易造成價格認證對外在風險防范的弱化,難以有效識別外部風險。
 ?。ǘ┤狈∪姆芍贫?
  由于我國價格認證工作起步較晚,因而在該領域的實際工作經驗也相對欠缺。同時,與之配套的相關法律制度也不夠完善,1998年5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該法律條款沒有一條有關價格認證職能,因此缺乏相關法律作為有力的依據支撐,則容易同其他部門的評估依據產生抵觸,進而引起價格認證風險。國內不同地區價格認證的立法進程不一,不少地區還沒有出臺《價格認證操作規程》《價格鑒證管理辦法》等等,目前全國價格認定工作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價格認定規定>的通知》的規范性文件開展工作,但是規范性文件適用范圍過窄,法律效力不高。
 ?。ㄈ┕ぷ魅藛T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價格認證這項工作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對價格認證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業務水平均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不少工作人員對復雜的社會經濟環境的信息獲取能力有限,不能對市場變化保持較強的職業敏感性,從而對涉案物價格結果脫離了市場環境與基本價值規律。價格認證必須按照客觀公正原則進行,人為干預則不能達到這一效果。如果價格認證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極易受到外界干擾,從而引起價格認證的廉政風險。另外,認證人員對價格認證方法理論等專業知識掌握得不扎實,工作經驗少,也會影響價格認證結論客觀、公正。
  (四)價格認證人員操作規范性有待提高
  價格認證工作涉及多個環節,各環節操作如果有誤都會造成價格判斷的準確性,從而會誤導市場調節價的使用者。就受理環節而言,若價格認證對象范圍模糊或達不到相關要求就直接受理,導致不當受理。資料填寫不完整或不規范會對價格認證的執行產生影響。協助書中關于雙方權利義務的界定模糊,容易引起后續糾紛。就審查環節而言,不當干預可導致審查失效,向價格認證人員送禮等行為會影響價格認證結果的公正性。對重要數據與核心資料沒有嚴加保密,使得信息泄露,被他人用于謀求不當利益,直接損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決定環節而言,若沒有形成集體審議制度,或內部審核機制、復核審議等制度未落實到位,將造成對重大、疑難事項的價格認證出現失誤。
  三、價格認證風險防范對策
 ?。ㄒ唬娀瘍r格認證風險防范意識
  價格認證機構作為此項工作的主要參與者,一定要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對固有風險的識別水平。通過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促使后續價格認證工作的改進,消除對價格認證懈怠的工作態度,避免造成顯失公允的不良后果。在熟悉關聯產業基礎理論的前提下,根據工作經驗與市場價值變動趨勢,提高對外部經濟環境的分析能力,預計市場波動可能對價格認證工作造成的潛在風險。
 ?。ǘ┩七M價格認證法律建設進程
  健全的價格認證法律制度是確保價格認證工作順利開展的法制保障。目前,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價格認定規定》是價格認定機構開展價格認證工作的基本依據。但這只屬于部門規章,在法律層面仍缺少明確的法律依據。因此,建議國家職能部門應加快這方面的法律建設,讓價格認證工作有法可依。與此同時,根據已經實施的《林木價格認定規則》《涉案侵權和偽劣商品價格認定規則》《被盜財物價格認定規則(試行)》等相關價格認證技術規范,結合市場規律與地區差異,進一步加以細化與完善,盡快形成一套標準統一、程序規范、方法可行,操作性強的價格認證制度體系。  ?。ㄈ┘訌妼r格認證全過程的規范化管理
  第一,受理環節。凡是不符合受理條件的一律不予受理。對滿足受理條件的,嚴格審核協助書上面對價格認證標的各項描述內容是否詳盡,是否合規。第二,實物勘驗環節。除滅失物以外,都必須遵循現場實物勘驗原則。由兩名價格認證人員與提出機關經辦人員一起對價格認證標的進行仔細勘驗,并對結果做好記錄同時有關人員應在勘驗記錄上簽字。對于專業性強的標的物,可由協助機關聘請專業機構參與查驗,出具技術認定報告,然后進行價格認證工作,防止由于專業知識不足而得出錯誤的認證結論。遇到滅失物品必須嚴格小心,要求提出機關明確物品規格、型號、基準日狀態等基本信息,在協助書內給予詳細說明。第三,市場價格調查環節。對每個認定標的進行市場價格調查,至少調查3家價格。若無法從市場上得到標的價格,可通過電子郵件詢價、異地詢價、委托專業部門詢價、網絡調查等途徑搜集所需價格,從而保證價格認證基礎資料的客觀性、真實性與公允性。第四,分析測算環節。選擇正確的價格認證依據、方法,選取合理的參數標準,仔細測算,對價格認證過程描述要清晰。在認證過程中若遇到不好把握的事項或潛在風險的事項,認證人員可通過結論書的限定條件部分進行限定。
  (四)提高價格認證人員的專業能力
  價格主管部門與價格認證機構要重視對價格認證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通過定期舉辦業務交流會、座談會讓不同水平的從業人員在一起交流,并選取典型案例進行專門講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價格認證機構要鼓勵價格認證人員主動學習,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主動學習不同商品、服務等價格認證方法以及相關理論,總結工作經驗,不斷提高對市場的認知與判斷能力。此外,強化制度的執行力,督促價格認證人員謹記職業道德規范,嚴格遵守公平原則,增強廉潔從業意識,抵得住外界的誘惑,能夠堅持公平公正地開展價格認證工作。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價格認證工作更加錯綜復雜。價格認證風險的存在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價格認證過程的不規范性、工作人員的業務素養不高等原因。為此,必須從上述角度加以改進,構建價格認證工作的風險防范機制,才能有效保證價格認證結論的準確性、公平性與客觀性。
 ?。ㄗ髡邌挝粸橛捞┛h價格認證中心)
  參考文獻
  [1] 陳明玲.試論價格認定工作風險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7,24(9):160-16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6976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