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認定工作風險成因和防范措施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價格認定是維護公共利益,推進各項行政工作順利實施的有力保障,但當前價格認定工作中存在一些價格認定受理流于形式,認定依據不準確,價格認定實物查驗不仔細等問題,導致價格認定結論不準確與客觀事實不符。因此,為了有效防范價格認定工作中存在風險因素,提高價格認定工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本文以下主要針對價格認定工作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并在總結風險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防范優化措施。
關鍵詞:價格認定工作;風險因素;防范措施
價格認定工作承擔著促進社會經濟建設,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職責,但價格認定機構在價格認定事項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由于價格認定依據不準確,收集資料不完善,實物查驗不仔細等,導致了實際價格認定缺乏準確性。因此,為了消除潛在的風險因素,價格認定機構應樹立價格認定風險意識,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對待財物價格認定工作。同時還要增強價格認定程序和規范意識,努力提高價格認定工作質量,通過嚴格遵守行為規范和操作規程,全面消除潛在的工作風險。
一、價格認定工作存在的風險隱患
?。ㄒ唬﹥r格認定受理流于形式
價格認定工作受理環節中,一些價格認定人員工作不嚴謹,受個人主觀意愿影響,擅自降低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標準或者在查閱相關資料過程中審查把關不嚴,受理不符合規范標準的案件,從而為后續工作埋下了安全隱患;其次,價格認定依據不準確,收集資料不完善,影響了價格認定結論的真實性與合法性。因此,無論是提出機關的相關資料,還是相應的法律法規,都對價格認定過程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和作用,由于一些價格認定人員忽視了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導致價格認定結果缺乏嚴謹性和準確性。
?。ǘ﹥r格認定實物查驗不仔細
價格認定工作過程中,一些價格認定人員沒能認真核實提出機關提供各項資料,導致認定結構存在結論偏差的風險隱患。其次一些認定人員,雖然到達現場核實,但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沒能按規定做好相應記錄和資料收集等,導致價格認定結論結果不準確。
?。ㄈ﹥r格認定方法選用不科學
價格認定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選擇的認定方法不科學,主要表現在不熟悉認定方法的定義,不認真考慮和分析認定標的特點,盲目的套用認定方法,如果認定人員不結合實際條件采取統一的方法,會導致的認定結論出現失誤。其次,在價格認定工作中還存在測算說明或技術報告不嚴謹,思路不清晰的問題,一些在認定人員不能正確選用認定過程中數據參數,以及不能清晰的反應價格認定結果的清晰過程。
二、價格認定工作防范措施研究
(一)全面強化價格認定風險意識
價格認定包括了多個環節,爭議眾多。因此,價格認定機構和認定工作的時效性、權威性和公正性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司法機關的涉案財物價格認定,最終的認定結果直接關系著嫌疑人的罪行判定,必須要謹慎處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價格認定工作也可以看作是“罪刑相適應原則”的一種實現途徑,是司法和行政執法程序在價格領域的一種發展。假如價格認定結論出現失誤,那么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的工作也會出現失誤,價格認定人員必然會因此而被追責,面臨處分。所以,價格認定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要根據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活動,確保認定方法的科學合理,認定結果的客觀公正,維護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執法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同時也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這也要求價格認定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風險意識,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
?。ǘ┰鰪妰r格認定程序和規范意識
價格認定要嚴格遵循國家標準規范,以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為依據,其中《價格認定規定》和《價格認定行為規范》的出臺是價格認定程序和行為重要規范標準,對于提高價格認定業務質量和公信力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也是價格認定部門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主要方式。所以,強化價格認定人員的學習力度,充分了解程序規范意識,是提高價格認定人員的風險防范能力的必要手段。
?。ㄈ┤嫣嵘齼r格認定工作質量
價格認定工作必須要客觀公正,切實做到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價格認定工作質量的高低體現在認定結論之中。價格認定結論是否做到客觀公正取決于價格認定人員是否在價格認定過程中按照規章制度推進工作,嚴格把控每一道程序,選用合適的認定方法。此外,避免價格認定文書的簡單化和格式化也是提高認定結論質量的關鍵因素;第二,價格認定人員應當保障價格認定質量,遵守配套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自身的審驗以及撰寫水平,從源頭入手把控價格認定質量。同時,貫徹落實案件兩級審核制。重大案件集體審議制,杜絕受理不規范以及審核不嚴謹等問題的出現,嚴格管控價格認定質量的相關影響因素,降低工作風險。
(四)持續健全完善價格認定制度機制
抓住建立規范化價格認證中心的機遇,加快推進各項配套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法律體系,為價格認定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確保價格認定工作有章可循。在進行價格認定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不斷發現問題,并且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和防范措施。此外,提高風險自治意識、完善崗位管理制度、加強內部審議等補充措施也是完善相關制度的重要途徑之一。完善健全的制度保障體系能夠有效降低價格認定風險。
結語
綜上所述,價格認定工作風險隱患主要原因在于價格認定受理不嚴或流于形式,價格認定依據不準確,收集資料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一些認定機構認定意見不明確造成了價格認定結果必然不準確。由于價格認定涉及技術復雜,涉及面積較廣,價格認定人員應嚴格依據法定程序和科學方法,不斷提高價格認定工作質量,并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機制,切實做到有章可循,消除價格認定存在的潛在風險。
參考文獻:
[1] 鄭立彬.依法進行價格認定?鑒定及復核履職風險防控的經驗與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5(23):191
[2] 江紅莉,劉麗娟,程思婧.系統性金融風險成因、測度及傳導機制——基于文獻綜述視角[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472(11):53
作者簡介:
李國芳(1975.10-),女,漢族,山西翼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價格認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15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