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術創新的組織結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程書雅 牟新瑩
?。壅?要]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能夠保持持續不斷創新能力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立足。只有與技術創新相協調的組織結構才能更好的實現創新。本文從企業技術創新入手,分析兩者的關系并列舉了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幾種技術創新組織。
?。坳P鍵詞] 技術創新 組織結構 技術創新組織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保證這項國策順利進行的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作為主體之一的企業要積極開展技術創新。企業所選擇的技術創新戰略又會對組織產生影響。有記載,20世紀80年代,美國公司高技術創新中有50%~70%的失敗源于組織結構模式和技術創新戰略不協調。
對于組織結構和技術創新的關系研究,比較有名的是瓊•伍德沃德和阿斯頓大學工業研究所的研究,但相對比較零散,不夠系統。目前,學術界對組織結構與技術創新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緊密關系已達成廣泛共識,認為組織結構與技術創新之間相互匹配,才能實現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和企業核心能力的增強。
一、技術創新的特征
尼爾•凱提到,企業中的技術創新活動具有無特征性,時滯性,不確定性和代價高昂四個特點。一項技術創新,在初期,其產品特征并不明顯,極易被別人模仿;從取得成果到投入市場推廣需要經歷很長時間;技術創新的成果能否推向市場及推向市場能否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每一次技術創新都需要大量資金做后盾。隨著社會發展,這套理論中的不確定性和成本的比重在增加,而時滯性卻在減少。
信息時代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信息,知識和人才,而且技術的改進和完善速度也在加快。技術創新對員工知識積累和創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現代技術創新又呈現出開放性,學習型,變化性的特征。
二、技術創新對組織形式提出新要求
現代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競爭的日益激烈,迫使各個企業尤其大中型企業,絕不可能只依靠單一的技術創新戰略作為其長期發展戰略,這就要求企業進行創新能力的整合?,F代企業多表現出以下特征:
1.適應性
組織的適應能力體現了組織的柔性。組織結構根據技術創新戰略的改變而做出相應調整,而這種適應性多通過臨時團隊,工作團隊和項目小組的形式表現出來。
2.開放性
企業必須要對市場變化的調整做出敏銳的反應,因此組織的開放程度也就決定了組織內部部門之間和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可穿透性。組織的開放程度越大,就越會提高創新的速度。
3.扁平化
組織結構趨于扁平化,使得信息傳遞的速度增加。信息傳遞的效率高,不容易產生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且權力下放基層,有利于適應瞬間萬變的市場競爭的要求。
4.學習型組織
技術創新給企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構建學習型組織是技術創新給企業提出的又一
要求。
三、企業技術創新組織的主要形式
1.內企業
企業根據特定的技術開發特點,允許并鼓勵本企業員工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離開本崗位,創建科技小公司,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創新活動,并且利用公司現有條件進行創新的組織形式。從事創新活動的員工為內企業家,內企業家進行創新的風險和收益都在本公司內,由內企業家創建的組織叫做內企業。
2.創新小組
技術創新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創新規模較大,任務繁重,則就需要一種人數較多,活動范圍更大的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小組也被稱為“開放的靈活的組織”,因為這種組織在客觀上能夠滿足技術創新在信息交流,分權及創新職能連接方面的要求。
3.新事業發展部
這種組織是大企業在涉及到重大的產品創新或工藝創新,為了開創事業而單獨設立的組織結構。因為每一項大的創新活動,企業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這種組織結構也被稱為風險事業部。
風險事業部擁有很大的決策權,只受企業最高主管領導,是永久的,獨立于現存運行體系之外的分權組織,是企業進入新的技術領域和產業領域的重要方式之一。
4.技術中心
技術中心是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的企業集團從事重大關鍵技術和新一代產品研究開發活動的專門機構。企業技術中心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參與企業技術開發戰略,通過對重大關鍵項目的自主研發或引進,并且將其開發成具有市場前景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和專有技術。
技術中心采取矩陣式組織結構,且其中大部分實行項目負責制,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共同組成一個跨部門課題組。課題組成員要根據需要對項目進行調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中心應定期對項目進展進行評估,及時反饋控制。技術中心要與企業內部其他技術開發結構和職能部門保持較好的溝通和配合。
5.動態聯盟(Virtual Organization)
動態聯盟不是法人實體,是由一些獨立的經濟實體基于某種共同的目標而組織起來的一種靈活的臨時性聯盟。
一家企業如果率先意識到某個新的市場機會或者掌握了一項關鍵技術,該企業就會聯合其他有關機構形成一個一體化的臨時組織,動用彼此的資源,對機會做出敏捷反應,共同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整個過程中的風險和利益則有聯盟中的各個成員共同承擔,當目標實現后,聯盟瓦解。
聯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可以進行多方面優勢資源整合,提高了資源和資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了風險,提高了對市場機遇反應的敏捷程度,但聯盟中的成員要互相信任,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現代溝通網絡做好各成員之間的信息交換。
參考文獻:
[1] 傅家驥,技術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11
[2] 陳壽雨:淺談組織結構與技術創新戰略關系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546),
[3] 師永志;直線制能式組織結構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J].企業管理,2010(52)
[4] 丁海峰;技術創新對組織結構化的影響[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第18卷,第一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74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