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高等教育經濟運行之資本運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蔣志勇

  [摘 要]資本運營,是指以利潤最大化和資本增值為目的,以價值管理為特征,通過生產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動態調整,對有形和無形資產進行綜合有效運營的一種經營實施。本文論證高等教育改革中如何引入資本運營這一最具增值作用的經濟手段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關鍵詞]高等教育 資本運營
  
  我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撥款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在教育公共支出的比例,而這項比例的增加與合理調整下的逐步降低是相背離的,因此,高等教育的發展不能完全依賴于政府而必須運用資本運營這一經濟手段加以改革,高等教育面臨的發展壓力來自于經濟,經濟的量變和質變是推動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最終動力。我國的經濟,正向著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發展,為高等教育提供足夠發展資金的渠道,理應是市場渠道,在高等教育的運行機制中引入資本運營機制,充分發揮其教育和研究職能的作用。高等教育中的研究職能,其中基礎研究是公共品,不能市場化,但在其運行過程中可借鑒市場機制,采取政府以招標的形式布置任務,高校以競爭的方式爭取研究項目和相應的經費,政府對項目的完成情況予以鑒定,并記入檔案(含高校能力、信用程度的評定);而其中的應用研究則以企業或社會團體、個人購買高校的研究成果的方式運行。此外,高等教育中的服務職能,除公益類服務以外,可以市場機制方式運行。如:政府根據社會發展的總體需要,制定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及其實施規范;高校根據社會的需要和法律、法規、政策的指導,制定自身的辦學戰略與戰術;受教育者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高校的具體情況選擇學校與專業,交費并選擇,獲取相應的教育勞務,確定自己在高校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對此負責。成功的例子有各類民辦高校,如江西南昌的藍天職業技術學院、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現更名為南昌理工學院)。
  
  一、高等教育改革中的資本運營理念
  
  近年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影響下,我國高等教育的運行模式正在由過去單一的“經費申請”向“經費管理”,“資源管理”或“資產管理”模式轉變,并已出現“資產經營”模式。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提高資產在運行中的流動性,也就是必須擺脫資產的實物烙印,當資產與實物分離,就成為了資本。高等教育的“資產經營模式”應該以資本運營為支點,轉升為“資本運營模式”這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等教育運行模式。這種模式是資本運營的一般規律與高等教育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它把高等教育的一切資源視為貨幣化的資本,決非實物化的資產,以資本經營手段經營整個學校乃至整個高等教育,絕非經營個別的資產,以獲取盡可能高的資本增值來支撐高等教育的生存和發展,實現高等教育效益最大化的運行模式。
  從高等教育的整體價值看,高等教育資本運營是實現高等教育事業目標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高等教育資本運營,可為實現高等教育的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最大限度地發展社會的知性和理性的教育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提供充足的經濟保證。沒有充足的資金,高等教育無法正常生存,更談不上順利發展,而教育發展的不利,直接影響到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進程。高等教育資本運營要以經濟規律和經濟手段提高高等教育的運行質量,使高等教育走集約化道路,既呈現可持續發展態勢,又為整個社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負責任。
  
  二、高等教育資本運營的具體操作思路及方法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價值導向,把高等教育的一切資源當作資本,建立“經營高等教育”的理念,像經營企業一樣來經營高等院校乃至整個高等教育,以求在辦學中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具體為:第一,以市場機制或準機制向社會的個人或單位、部門出售高等教育產品(教育勞務、學術成果及向社會提供其他服務),所得回報構成高等教育的主要經費支撐,受教育者應付的學費是其中主要部分。如:各高校開辦的MBA教育、成人教育、在職教育等。第二,活化存量資本使其成為營利資本,由此獲得的利益,構成高等教育的輔助經費支撐。如:高校的各種形式的租賃經營項目。第三,政府為獲得促進高素質人力資本外部性的增加而對高等教育的扶持及對其基礎研究的支持,以公共財政撥款的形式構成高等教育的另一重要經費來源。實現上述思路可從下面幾點考慮:
  1. 資本投入環節采取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投資機制,活化存量資產的價值,建立社會直接投融資機制;建立社會捐助機制;進行資本重組;建立民辦高等教育體系;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
  2. 資本增值環節的手段:改革內部管理體制;開展教育改革;建立校內風險投資機制;實行全面經營與成本控制。
  3. 增值資本實現環節中的運行手段:建立新的教育勞務價格制度及其配套機制;完善研究成果和實物商品價格制度;運行開發推銷技術等。
  4. 增值資本分配環節中的運營手段:建立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再投資機制。
  高等教育資本運營,作為一個新事物,它的產生和發展需要得到各相關方面的支持。確立高校自主經營權,明確投資者、經營者之間的權益關系,保證投資者的權利,保證經營者的權力。沒有自主經營權的企業,不可能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沒有自主經營權的高校,也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高等教育事業不應以賺錢為目的,但高等教育事業的運行離不開錢的支持,高等教育事業不能圍繞著經濟效益轉,但并不意味著高等教育事業可以不講效益。大量的經費投入,必須產出大量的、高能、優質的教育產品,否則就是對社會,對人民的不負責,甚至是犯罪。所以,走一條“以市場機制為主,政府扶持為輔”的資本運營新道路,不僅適合我國高等教育,對世界各國的高等教育也有普遍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雪峰:高等教育資本運營[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2
   [2]謝萬華 任允熙: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狀況與優化配置建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3)
  [3]楊德廣:改制是高等教育走出困境的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4]龐振超:民辦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高級論壇之“勇探融資路,敢為天下先”[J].民辦教育研究,2004.4.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785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