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會計改革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問題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加強國家治理體制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政府會計改革和政府內部控制改革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我國政府內部控制改革取得了許多成績,但對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政府會計改革之間關系的認識還不夠。近年來,為了充分發揮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促進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政府不斷進行行政體制改革。然而,作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單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從多方面來看都相對滯后。為了實現內部控制規范化的目標,近年來財政部發布了一系列的指導機構,但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了自身的預算管理,促進了法制管理,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政府會計改革
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管理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一樣具有契約性,具有節約交易成本、糾正不完全契約的優點。內部會計控制使行政機關按照政府會計準則和制度編制的財務報告具有較強的可靠性,保證了披露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內部控制是產生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基礎。政府會計改革與內部控制建設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政府會計改革與政府內部控制之間的聯系
成功完成政府會計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許多前提條件,需要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這就要求金融人才以金融轉型的心態接受改革。政府會計準則和制度一旦規范統一,就意味著不同行政機構原有的會計準則是統一的,信息化將取代簡單、重復、勞動密集型的財務人員會計活動。當前,金融轉型勢在必行。核心方向是以內部會計控制為特征的改革,要求財務人員從會計向監督轉變,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內容。行政機關有必要從內部會計控制的角度對財務監督在經濟、商業活動中的作用進行規范和預控,通過財務數據,實現物流量、數據流和信息流的一體化,以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這些準確的會計信息將增強各級政府部門行使權力的能力,構建科學的決策和治理體系。進一步加強委托黨政監察機關的組織、紀檢、檢察院,限制各級政府行為,促進各級政府組織變革,加強內部部門合作,進一步促進政府一體化,利用預算資源減少超支。
二、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ㄒ唬╊A算編制不精細,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公共機構目前的預算編制方法一般是根據前一年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終賬戶,結合當年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預算,而不仔細核準預算的內容。在實際執行預算時,沒有進行更嚴格的努力,例如預算項目和支出的任意增加或減少,預算收入準確。這也反映出缺乏規劃和科學的預算編制過程,提前預測缺乏預算資金,對預算的約束力形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制定下一年的預算時,往往需要先采用下一年的指標,然后增加相應的預算額度。這使得預算管理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很難發揮實際作用。
?。ǘ┴攧毡O督職能沒有充分的發揮出
由于單位人員規模和管理人員內部存在著共同的問題,如一個人負有多重責任,不符合職責分立等會計崗位劃分的原則,就會隱藏內部資金和資產的管理和保護。目前,許多行政機關實施“核準前核準”的報銷程序,這一標準的實施對財務人員參與到決策中,將自身的監督職能充分的發揮出具有一定的阻礙。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應該對單位的決策有參與權利,但現實中,財務部門只是核算和數據管理方面發揮作用。經濟事務的預控制和后審查,在經濟企業的實際核算中,缺乏原始憑證和相關業務憑證一般缺乏可比性,導致企業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不能合理保證估值的準確性,嚴重制約了會計監管職能的發展。在組織的財務工作中,還存在廣泛的不規則票務管理,延期付款和私人使用公共資金等現象。用過的筆記沒有及時取消。同時,由于近年來事業單位財務制度的頻繁改革,財務人員難以及時更新相應的新知識,適應單位會計改革的及時變化。
?。ㄈ┵Y產方面沒有細致的管理
集中采購制度的實施,對控制事業單位資產過多購置的現象有了良好的解決,但還是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例如,如果購買固定資產出現延誤,缺乏定期的財產清查系統,以及缺乏使用資產和托管人的明確責任,最終將導致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資產損失和損壞。仍然有許多資產尚未經過充分研究和事先決定,導致無法滿足購買后的單位需求或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導致資產閑置和浪費的想象出現。這不僅僅是對單位有形資產管理,也是管理單位本身無形資產管理的空白階段。例如,一些單位需要對專利和推廣方面進行資金的投入,但上述行為處于停滯狀態中,這就是資源的浪費。
三、改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對策
?。ㄒ唬娀A算管理的控制性作用
預算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預算編制過程的合理性,所以,需要對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的有效性進行提升,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并盡可能完善每個項目的預算。充分反映其高度的不確定性因素,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各單位應當按照核定預算,合理安排收支,嚴格控制預算的執行。經常舉行預算執行情況介紹會,以此來保證預算編制在實際的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對于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補充環節,必須注意審計,以確保預算的嚴格性。決算賬戶是年度預算執行結果的載體。最終賬目是否真實準確與績效考核是否能夠正確執行直接相關。在編制年度賬目后,應及時分析決算中預算的執行情況。應對預算執行良好,業績顯著改善的部門給予適當的激勵;預算執行能力差,不嚴謹等相關問題的部門應該給予處罰。
(二)加強內部控制管理的監督
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能否在內部控制的監督和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直接關系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進行所以,想要在事業單位中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會計制度,首先要保證會計崗位的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對崗位用人進行高道德標準的要求,同時,定期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行培訓和提升。
另一方面,事業單位應對經濟業務的流程和權限進行明確的規定,嚴格禁止審批,對重大資金業務實行逐步審批制度,強化財務人員在企業審批過程中的作用。財務人員應重點檢查經濟運行是否合理,相關程序是否完整。該單位的收入渠道也必須嚴格管理。財政部應嚴格監督業務部門及時發放賬單,并及時將相關業務數據提交財政部辦理交付手續。完善單位票據管理程序和制度,保證票據使用的規范化和合理化,將票據的使用嚴格的控制在合理的范疇之中。
?。ㄈ﹥灮Y產管理工作
在資產申請使用之前,事業單位應該對實際的使用需求進行調查分析,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防止浪費的現象出現。在日常的資產使用和管理工作中,每個環節都必須履行員工和管理者的具體職責。通過資產使用者,托管人和處置者等角色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資產的使用,儲存和處置得到正常監督。不需要使用或報廢的資產應根據相關系統進行調整,可對外出租或出售,將資產的使用效率提高。同時,需建立完善的事業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制度,將相關事宜進行明確的規范,分析資產使用的效果和效率。
四、結束語
總之,在政府會計改革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諸多問題,如預算編制粗放,過于武斷;財政部門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督職能;忽視對單位資產的監督,造成資產流失等問題。有效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一是加強預算管理。二是加強財政部門在內部控制管理中的監督作用;最后,重視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從而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能力,優化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為事業單位的良好建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歷雅萍.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創新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8 (20):113.
[2]張黎.淺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8 (09):73-74.
[3]高超,石戈.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及應對[J].納稅,2018 (20):111.
[4]荊新.我國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的結構與協調問題研究[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7,31 (01):20-27.
[5]唐大鵬,武威,王璐璐.政府會計改革與內控建設[J].會計之友,2017 (08):19-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3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