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如何破解資金瓶頸問題的調研報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興旺,破解資金瓶頸是關鍵。為破解臨朐縣農業產業發展中的資金制約,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現對全縣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和電商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支撐情況進行調研,梳理問題,分析原因,提出意見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資金瓶頸;調研報告
一、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臨朐縣根據中央、省、市的一系列要求,以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為主線,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不斷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有效促進了我縣農業產業發展。截至2018年底,全縣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924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0家、省級30家、市級63家。全縣農民合作社共注冊商標65個,獲得無公害產品認證37個、綠色食品認證50個、有機食品認證28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7個。全縣家庭農場270家,其中種植業251家,畜牧業6家。全縣擁有省級示范農場 3家、市級12家、縣級40家。全縣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105家,其中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市級39家、縣級59家。全縣累計開設農產品網店近2000家、實體網批店100多家。2017年,臨朐縣成為山東省首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推進農業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
二、存在問題
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臨朐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多。雖然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探索開展了融資增信、貸款擔保、貼息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體制機制等因素影響,加上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在自身基礎、信貸政策、資金整合等方面仍然存在限制,融資難、資金分散、效益不高等問題凸顯,資金缺乏成為其發展中面臨的最大瓶頸。
?。ㄒ唬┙洜I主體自身問題導致資金積累能力弱。
一是基礎薄弱問題。多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處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獲取資金的主要途徑是靠社員自籌、外部股金和自我資本積累,無法聚集大量股金,發展能力弱。二是發展不規范問題。除龍頭企業外,其他新型主體的規模和實力都比較小,大多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以我縣的合作社為例,除示范性合作社外,其他合作社大多數規模較小,抵御風險能力弱,無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部分合作社是空殼社和掛牌社,沒有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有名無實。三是一些經營主體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賬目不清,自身盈利水平不高,在資金積累上存在嚴重障礙。
(二)農業融資難、貸款貴現象突出。
由于農業投入在短期內很難創造明顯的經濟效益,且投資風險高、利潤低,金融部門的投入熱情普遍不高,社會資本投入與農業發展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近年來,縣財政部門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以財政資金作引導,撬動金融機構逐步加大了對“三農”的支持力度,開發了“新農貸”等專門服務產品,對降低償還風險、優化審貸流程進行了積極探索。但實際操作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缺少有效抵押物,“兩權”抵押融資尚處在試點階段,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抵押價值較低,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約為每年1元/平方米,融資額度小,可用抵押質押的產品少,金融機構仍然顧慮重重。
(三)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缺乏配套支持。
一是涉農銀行辦理農村產權交易流轉需在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但由于該交易中心在臨朐僅設立一處辦事處,只可以進行業務受理,業務審批和產權抵押需到濰坊市區公司進行辦理,大大降低了貸款辦理效率。二是農村產權缺乏規范的評估體系,中介機構評估價值存在不公允的“失真”現象。三是統一交易平臺尚未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供求信息、價格及收益增長機制尚未真正建立起來,交易制度不成熟。四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住房、瓜果大棚等進行農村產權貸款出現風險后,沒有回購部門處理后續事宜。
?。ㄋ模┺r業信貸風險缺乏補償機制。
一是農業保險支持力度不夠,不能有效覆蓋農業生產經營風險,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很容易轉嫁為信貸風險。二是財政貼息、風險補償基金等機制尚未形成。三是政府出資組建專門性農業貸款擔保公司進展較慢。此外,農業項目的主管部門涉及農業、水利、林業、發改、國土等,農業項目設立比較分散。一些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仍存在騙取套取資金的想法,或者不按規定用途使用資金,導致資金使用效益不高。
三、破解資金瓶頸措施及建議
破解產業發展中資金瓶頸,應創新財政支農投入機制,加強與銀行等金融部門合作,采取融資增信、貸款擔保、貼息補助措施,發揮財政資金乘數效應,放大資金倍數,支持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健康發展。
?。ㄒ唬┮幏逗Y選扶持對象。
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對應享有財政扶持的家庭農場、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進行嚴格把關,防止一些并非家庭農場、合作社的涉農企業通過虛假材料注冊登記后進行政策套利,以獲取政府資金。對篩選出的扶持組織要定期檢查,實行動態管理,一旦出現虛假材料等信息,及時進行調整。
?。ǘ┩晟迫谫Y擔保增信政策。
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時,應結合全省農業信貸擔保在市縣和基層設立分支機構的機遇,適時加入,逐步形成全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風險分擔的擔保體系,破解新型經營主體擔保難、融資難問題。逐步擴大新型經營主體融資增信試點范圍,增強政策的示范效應。積極協調合作銀行,簡化審核程序,提供優惠利率,減少經營主體的顧慮。試點過程中,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可以選擇機制和政策相對靈活的金融機構。
?。ㄈ┻M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探討以PPP方式、股權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引入社會資本增加投入,為涉農企業提供資金、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積極對上爭取資金。認真研究上級財政政策,加強溝通聯系,及時搞好項目對接。加強與縣直業務部門協作配合,加大與上級有關部門溝通,爭取已申報項目早審批,已審批的,促資金早到位,力爭更多的支農項目列入省市支出預算盤子和項目庫,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四)加大涉農統籌整合使用力度。
積極對接中央和省級管理改革思路,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有關實施意見。改進資金和項目管理方式,優化支出結構,突出支持重點,統籌安排各級次、各渠道、各領域涉農資金,建立覆蓋各類涉農資金的“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促進涉農資金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15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