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際貿易格局分化與國際貿易秩序演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現如今的國際貿易格局正處于不斷分化的過程中,且開始不斷趨于多極化發展,主要表現為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國際貿易分化致使多邊貿易規則不斷趨于弱化,使得不同規模、層級的貿易得以共存,推動了雙邊貿易協定的制定。本文主要圍繞國際貿易格局分化及國際貿易秩序演變展開了探討,同時,也提出了一些相關的有效策略,以期為有關研究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國際貿易;格局分劃;秩序;演變;有效策略
隨著國際貿易交流合作的進行,國際貿易秩序逐漸變成了國家貿易的標準原則之一。發展中國家進步速度不斷加快,國家貿易格局逐漸由以美國為核心的一極化轉變成多極化。同時,世界貿易組織內部成員數量有所提升,協議內容也基于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而改變。所以,理應注重有效明晰和理解國際貿易的格局分化及秩序演變,有助于更好地適應全新的國際貿易格局,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一、國際貿易格局分化分析
1.國際服務發展
國際貿易的格局分化,使得服務貿易也變為了其中關鍵的構成部分之一,發展速度極快。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服務貿易總額已達至四千億美元,發展至今,已高達五千億美元,漲幅極高。這使得服務貿易的整體地位產生了較大變化,各國對如何有效發展服務貿易提起的重視也越來越高,尤其是發達國家。具體表現為,歐盟服務貿易出口的總額度占據比例已接近貨物貿易,美國服務貿易照比其他貨物出口貿易明顯較高。我國近年來對服務貿易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逐漸開始注重提高其在整體對外貿易中占據的比例,但照比發達國家而言依舊具有一定差距,這代表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相對緩慢。發展中國家及發達國家的服務貿易發展具有較大差距,是國際貿易發展格局分化的結果。
2.發展中國迅速崛起,發達國家整體地位下降
國際貿易格局分化的又一表現為,發展中國家及發達國家實力的對比產生顯著變化。工業革命的發生,將世界變為差異明顯的兩方,一方為發展速度急劇提升的發達國家,一方為處于附屬地位的發展中國家,這兩方在國際貿易中占據的位置也存在較大差異。二戰過后,國際貿易陣營逐漸分化,發達國家優勢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兩者比例為70.3比29.7;八十年代,兩者比例為69.1比30.9,1995年開始,此狀態被徹底打破,發達國家占據比例開始不斷下滑,發展中國家占據比例開始逐漸提升,截止到2015年,雙方基本持平。同時,另一較為明顯的變化即為貨物貿易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貨物貿易中占據比例逐漸增加,截止到2015年,已高達百分之八十五?;诟窬址只慕嵌榷?,雙方國際貿易額逐漸趨于一致,發展中國家貨物貿易的占比卻逐漸突出。此類分化與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多邊貿易規則存在的關聯較為密切。
二、國際貿易秩序演變探討
1.發展中國家貿易在秩序重塑
此類演變具體指的為由中國帶頭的發展中國家貿易秩序開始遵循多邊貿易規則,針對各國家及區域單邊貿易進行的管理也開始遵循區域貿易規則,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腳步的加快,我國可以迅速認清形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推進了我國各方面建設的完善及優化進程,也促使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此時,我國在國際貿易秩序中獲取了主導權力,基于總體層面而言,發生此類變化的關鍵原因在于:第一,從國際市場角度進行分析,經濟全球化發展腳步勢必會不斷加快,國際貿易的發展勢必會愈發順暢,區域經濟發展日益密切化,推動了國家產業的變化;第二,新興經濟體發展速度的加快,例如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及工業化進程等,推動了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市場中的發展。同時,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促進了多種新型產業的發展,產業升級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對促進我國貿易市場的發展存在積極影響。
2.單邊主義演變為多邊主義
二戰過后,美國總體地位快速上升,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日益穩固,國家貿易的發展受美國發展影響較為明顯,即便隨后較多歐洲國家也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發展,但均無法否認美國在其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經濟方面給予的支持,這也加速了單邊主義的出現,即美國一家獨大。單邊主義的出現及發展,加速了美國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國家的發展,中國及歐洲各國迅速發展起來,使得單邊主義日益弱化,催化了多邊主義的產生,將世界貿易秩序的變化更為顯著地突顯了出來,美國以外國家的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在國際市場中的各項權利日益擴大化。
三、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格局分化及秩序演變的有效策略
經濟全球化發展腳步越來越快,國際貿易逐漸成為了可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實力及國際地位具有了顯著提升,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國際貿易經濟中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之一,但在具體進行貿易發展時也需要依靠世界貿易環境的作用。
1.團結周邊區域設計發展新規劃
基于經濟危機的影響,東南亞地區經由總結經驗的方式,探尋及創新出了多種有助于經濟發展的新型策略,并建設起了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初期主要包括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隨后,新西蘭及澳大利亞等國家加入其中,經由該貿易區的建立,東南亞國家間的經濟合作日益密切,發展速度呈現出了顯著提升,使得相應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各國間產生貿易摩擦問題的可能性。但同時,由于該貿易區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所占據的世界貿易格局比重較少,由于管理制度缺乏完善以及管理實效性較低等問題的影響,作用逐漸降低,進而無法將形成區域組織的功能發揮出來?;诖耍覈鴳〗逃?,積極認清形勢,深入貫徹和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進程,以帶動國家整體發展,促使亞洲地區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影響力日益提升。
2.深化改革開放成果,加快雙邊貿易發展腳步
歷經四十多年,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已經發展為一種新常態,基于該背景下,我國應重視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以促使我國對外貿易貨物的總數大幅度增加。同時,積極開展產生升級轉型及結構調整操作,進而確保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趨于科學化、合理化,有助于推進內部經濟的穩定、有效發展進程,促使我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對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存在積極影響。 我國現下開展的對外貿易具體以針對美國實施的貨物貿易為中心,如此一來,有必要對促進對美國貿易關系的優良發展提起高度重視,使得我國市場對美國貿易關系的依賴性不斷提高,使得雙方貿易關系不斷加強?;诖祟惽闆r下,維持雙方優良的貿易關系十分重要。但我國現如今處于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倘若忽視自身貿易實力的轉化,提升貿易實力,但對外關系弱勢,依舊會導致我國對外關系日益弱化。因此,具體發展對外貿易時,理應注重遵循貿易雙方互利互惠的理念及原則,將自身的優勢良好地發揮出來,以確保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及地位,有助于強化國際互動關系。
3.積極維護多邊貿易秩序
推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進程的主要載體即為WTO,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快,和經由WTO制定的多邊貿易秩序間的關聯日益密切化。我國有效發展對外貿易的基礎即為遵循多邊貿易秩序,同時,經由有效利用WTO制定的國際貿易相關規則方式,可確保我國利益得到更好的維護,降低貿易摩擦出現的幾率。參與進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國參與進新國際貿易秩序的愿望得以實現,這為促進我國解決國際貿易糾紛的實效性提供了優良的制度保障。基于多極化格局的產生,世界貿易組織的職能弱化,所以,我們理應基于國際貿易新格局的角度上,積極維護多邊貿易秩序,在多邊貿易談判中將自身的力量有效地發揮出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國際貿易的秩序演變及格局分化,我國應以主動、積極的態度面對,積極探尋及創新出多種有效的國際貿易發展策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以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所以,有必要實時關注國際貿易的發展狀況,權衡利弊,將自身利益與國家貿易秩序聯系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尹紅,陳利強.破解中國自貿試驗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難題研究[J].海關與經貿研究,2018,39(05):66-80.
[2]王麗麗.“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國際貿易專業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18,47(12):61-63.
[3]李華.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197-198.
[4]石良平,王素云.互聯網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機理分析:基于31個省市的面板數據實證[J].世界經濟研究,2018(12):48-59+132-1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30853.htm